北京旧城风貌亟待保护旧城保护存诸多问题
“在名城保护核心区域,历史文化环境局部虽有所改善,但多年来旧城内一些风貌保护区整体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
——北京市政协调研报告
北京市政协常委会日前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古都风貌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案,调研报告指出,“十一五”以来,截至2009年底,市财政共计投入约40亿元,促进历史街区成片保护,共涉及5000多个院落。然而,北京古都风貌和文物保护存在诸多问题,包括部分文保单位被长期占用、地下文物保护不力等。
五大问题
■ 5%旧城承担50%的功能压力
仅占北京城市土地总面积5%的旧城却承载了城市总量50%以上的交通和商业压力,城市核心区功能过多,人口、交通、环境压力过大,旧城风貌保护和民生改善的难度越来越大。
■北京旧城胡同54年消失近半
市政协调研报告陈述了北京古都风貌和文物保护的现状。截至2003年,旧城内胡同与1949年相比锐减了一半,从3250条降至1571条,目前划入保护区的仅有600多条胡同,未被划入保护范围的胡同还在不断消失。而旧城一些胡同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居住增多,管理无序,可能沦为新城中村。
■地下文物因为建设项目受损毁
地下文物不断遭受严重破坏。建设项目很少主动申报地下文物勘探,2007年和2008年,北京共有4191项新开工建设项目,但只有97个项目进行了考古勘探调查,仅占总数的2.3%,致使大量地下文物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被损毁。
■大量超高建筑严重破坏风貌
文物周边大量超高建筑不断出现,“建设性破坏”相当突出,天际线和旧城整体风貌遭到难以挽回的破坏。
■ 54处文保单位存在安全隐患
数据显示,北京市级以上文保单位322处,其中中央单位等占用共90处。市文物局表示,有54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市政协提出五大建议
■“十二五”规划应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列为重要内容,明确旧城发展与其他区域发展在价值取向上的不同。
■严格控制规划,剥离旧城区内众多功能,集中力量建设新城,实现城市建设重点的战略转移。对平房保护区要梳理胡同、院落,恢复街区、胡同和四合院的原有风貌,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如何扩建和增加容积率上。
■把腾退被占用地上文物作为全市文物保护的一个突破点,列出被占用文物的具体清单,明确腾退的具体时限。建立占用文物“建新腾旧”的新办法,即当占用文物单位建设新工程项目时必须腾退其所占用的文物建筑,否则不予审批新建设项目。
■尽快制定《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规定》,同时将之列入立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性法规。
■加大对新东西城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上的考核力度。在事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大问题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古都风貌保护好的给予表扬,不达标的要进行问责。
京城会馆知多少
图为中山会馆精美的木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现存的会馆就有420家之多,但因长期缺少保护,大多数会馆都被民宅占用或者处于被废弃的状态。分析其中原因,一是因为北京的会馆大多建在胡同中,星罗棋布的会馆不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路线区域。由于分散太广,数目又太多,所以要进行综合的统筹安排非常难。其次,很多会馆都已经成为民宅或者是办公地点甚至是学校等,所以要进行拆迁等保护工作非常难。
北京,这座充满了古老与现代完美交融气息的城市,是多少仁人志士驻扎梦想的地方。“京城”二字,带着无限的庄重与期许,使它注定成为政治、经济乃至文化中心。纵观偌大的北京城,依然保留着许多具有古都风貌的建筑,它们代表不同的时代,带着不同的故事,依然屹立。而其中有一群特殊的建筑物,它们深藏于北京幽静曲折的胡同里,静静地呼吸着,述说着专属它们的历史——那就是京城的会馆。
会馆,是明清时期的特有产物。会馆建设的初衷是为了让全国各省各地到京的游子能够有一个安身之地。最初的会馆带动的是商业文化,这些会馆大多聚集在崇文区的胡同内。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痕迹渐渐褪去,许多会馆已很难看出当时的原貌。它们目前有的成为了民宅,有的正处于亟待修葺的状态。
静止的文物有了流动的文化便会越发鲜活地流传于世人之间。北京的会馆大多建在胡同当中,星罗棋布的会馆零星分散着。会馆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所蕴含的会馆文化更是包罗万象。北京的会馆不仅带动了商业的积极发展,还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在会馆传承的文化中,以戏曲文化和典型的建筑文化最为显著。北京的戏楼之所以发展得如此完美和迅速,是因为会馆的建设时期恰好与京剧的形成时期相吻合,它们基本属于同一时代的产物。当时的南城是京剧的发祥地,而会馆大多建在南城。由于那时流行堂会,这是北京文化的特质之一。无论红白喜事,在京城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物喜欢在会馆当中宴请宾客,观赏京剧是当时最高雅也是最时尚的接待方式之一。因此他们邀请戏班子演出助兴,而会馆当中添建的戏楼无疑是绝佳的选择。在所有同时代的戏楼中,坐落于虎坊路的湖广会馆的大戏楼,是北京戏楼的集中代表。
湖广会馆,是目前北京基本修缮完成并且向世人开放的会馆之一。重修后的会馆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整体建筑古朴幽雅、阁楼宽敞、雕梁画栋、曲径通幽,以其特有的古朴与典雅成为北京南城一道靓丽的风景。走进会馆的大门,仿佛踏入一个不同的古朴而华丽的世界。隔绝了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嚣,阳光优雅地洒在宽敞的庭院内。幽静的亭台楼阁,仿佛也因为小鸟的啁啾而热闹起来。步入会馆的大戏楼,无人的戏楼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梦幻的色彩。戏楼四周墙壁是经过仔细考察研究继而恢复的博古彩绘,雄伟宽敞的大戏台上方为“霓裳同咏”匾,抱柱楹联长达一丈六尺,上联写“魏阙共朝宗气象万千宛在洞庭云梦”,下联配“康衢偕舞蹈宫商一片依然白雪阳春”。台下观众席分为上下两层,古香古色的八仙桌整齐排列着。置身于戏楼中,依然能感受到前人对京剧的那份热情与喜爱。
根据资料显示,当时京城最大的会馆之一,是位于原宣武区后孙公园胡同的安徽会馆。安徽会馆与其他会馆很大的不同之处是,它是专供安徽籍淮军将领和达官贵人在京活动的场所。穿过曲折的胡同,终于找到了安徽会馆。但是目前会馆的整体情况不尽如人意,部分原因是因为会馆位于胡同当中,不利于保护和开发。从外部看,会馆基本已经成为民宅。现在会馆除了戏台的部分正处于施工修缮中外,还有一部分成为了学校。
尽管保存状况各不相同,京城每个会馆依然带着他们各自不同的色彩。当笔者来到位于珠朝街的中山会馆时,发现会馆也正处于修缮中。从整体布局来看,会馆的大门位于中部,大门基本已经恢复原貌。根据会馆相关负责人提供的信息,大门的修复过程中完整保存了大门两侧的石壁。步入大门,依稀还能辨认出当时中山会馆的岭南风格建筑。会馆分为前、中、后三座庭院,左右为跨院。由于建筑物长期得不到妥善的保护和管理,损坏较为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现存的会馆就有420家之多。但因长期缺少保护,大多数会馆都被民宅占用或者处于被废弃的状态。分析其中原因,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会长汤先生说道,一是因为北京的会馆大多建在胡同中,星罗棋布的会馆不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路线区域。由于分散太广,数目又太多,所以要进行综合的统筹安排非常难。其次,很多会馆都已经成为民宅或者是一些办公地点甚至是学校等,所以要进行拆迁等保护工作非常难。
尽管大多数会馆依然在幽静的胡同里沉睡,但是自始至终,它们都在不断付出,不断服务着生活在胡同中的老北京们。
悠悠宣南情
被列为“危改拆迁”地块的原宣武区“大吉片”胡同区一角,康有为故居坐落于这里的米市胡同。
所谓宣南文化,指的是以北京建城建都起源地、明清时代的京师宣南地域为生长土壤,以琉璃厂、天桥、大栅栏为代表,以民情、市情、乡情为纽带,表现为北京市民和各地游子的都市生活方式,见证北京城发展、凝结北京人智慧的京味文化。
“宣南史迹,源远流长。周封蓟城,金建中都。古都北京,始于斯也。”这是著名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的话,如今记录在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
宣南作为地名概念,最早出现在明嘉靖年间,外城设“八坊”,其中有一坊为宣南坊,辖区大致在现两广路以南到南二环,现宣武门至西便门一线以南至两广路大致为明宣北坊范围。俗话说:要了解老北京传统文化,首先就要先了解宣南文化。极富地域特色的宣南文化被誉为北京文化的源头、缩影与精华。
所谓宣南文化,指的是以北京建城建都起源地、明清时代的京师宣南地域为生长土壤,以琉璃厂、天桥、大栅栏为代表,以民情、市情、乡情为纽带,表现为北京市民和各地游子的都市生活方式,见证北京城发展、凝结北京人智慧的京味文化。宣南文化主要由6个部分组成:以营城建都的悠久历史为代表的京城源头文化,以文人荟萃及其重大文化成就为代表的士子文化,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厂甸庙会、天桥绝活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大栅栏老字号经营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化,以牛街穆斯林生活为代表的民族文化。
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包含了几代人对北京城深深的回忆和思念。最近,北京西城区与宣武区两城合并成立新西城牵动着大众的心。他们担心,两城合并后,博大精深的皇家文化将淹没代表民俗文化的宣南文化。
现任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刘洋在谈及未来西城区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时表示,新西城将从四个层面努力做好下一步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首先,新西城将高度重视文化、文物工作,从整体上对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宣南文化作为北京文化的一部分,当然包括在其当中。其次,新西城正在抓紧时间,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保护和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第三,象征着士人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宣南文化是未来打造北京文化的名片,新西城将会给宣南文化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使之与皇家文化交相辉映,大放光彩。第四,新西城正在组织相关方面的权威专家,探讨与研究如何更好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长期坚持开展文化、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宣南文化的对外宣传,使广大市民能够更深刻了解宣南文化。
关于发展宣南文化,政府将会努力实现“四个融合”。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有机融合;二是传统风貌与现代建筑的有机融合;三是传统休闲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四是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可以看出,合并后的新西城将实现宣南文化与皇家文化的和谐发展作为目标,将实现宣南文化的与时俱进作为目标。在这种目标的驱使下,宣南文化必定不会被湮灭。
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与呼声也将推动宣南文化继续发展。前门、大栅栏、琉璃厂等富有宣南文化气息的地方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一位驻足于老北京布鞋店的李姓朋友表示,虽然自己不经常买,但是这些鞋子带有老北京气息,值得纪念。而鞋店老板也表示,纪念价值吸引了大多数顾客。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业务主任刘维薇表示,大众对宣南文化的热情非常高。自2005年建馆以来,每年都有4万-5万人来博物馆参观展览,包括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每年,各级学校都组织学生去参观展览,体验老北京独特的魅力。而对于博物馆推出的活动,市民也积极参与,共同宣传宣南文化。
政府有激情,大众有热情,作为政府和大众结合点的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也有自己的实际行动。宣南文化博物馆开办了一系列活动,最大限度使大众加入到了解、弘扬宣南文化的队伍当中去。在每个大大小小的节庆日,博物馆都会举行活动。例如,在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以及6月12日国际文化节,博物馆举办了以老北京记忆为主题的“商业老字号展”和“老北京风情展”。刘维薇说,在这些展览中,现场有厂家为大众表演,比如现场为大家纳鞋底,千层底的老北京布鞋。大众可以亲身感受老北京文化。除了举办展览外,博物馆更是“送老北京文化上门”,推出了流动博物馆项目。浓缩了宣南文化的35块展板,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部队,走进千家万户,给中老年人送去儿时美好的回忆,给年轻人送去特色的北京文化,给大众搭建了通往宣南文化的桥梁,为他们建立了解宣南文化的平台。通过这个活动,大众可以更便捷地体验宣南文化、了解宣南文化、传承宣南文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不管行政区域如何改变,只要政府对宣南文化的激情不变,大众对它的热情不退,再加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积极参与,宣南文化必将在大家的努力下继续保持活力,不断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