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京十二五规划首提重点区域向市民征集建议

admin 2010-05-25 来源:景观中国网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北京市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目前进入到《纲要》框架起草阶段,并将在明年北京两会上获审发布。

  北京“十二五”规划首提“重点区域”  包含中关村等四大专项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北京市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目前进入到《纲要》框架起草阶段,并将在明年北京两会上获审发布。 

  24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十二五”规划公众参与活动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印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十二五”规划是实现首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规划,北京将针对自身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发展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2010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之年。北京市将世界城市为长远发展目标,将城市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着重解决深层次矛盾和制约发展的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刘印春告诉记者,经过60年的发展,首都各方面发展都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在人口资源环境、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自主创新能力、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安全运行以及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十二五”规划将围绕这些关键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部署,推进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逐步解决。并重点研究如何加快首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稳定和扩大就业等热点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广受关注的住房问题也囊括在规划的目录当中。例如“‘十二五’时期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规划”。 

  与此同时,在此次规划编制当中,“重点区域规划”的概念被首次提及,其中包含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这个市级综合专项规划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以及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区域合作发展规划共4项专项规划。 

  “编制规划不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规划《纲要》的重点其实在于反映公众需求,因此我们将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听取公众建议,公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等方式参与到《纲要》的编制中来。我们将努力把‘十二五’编制成为凝聚民心、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的科学规划。”刘印春说。 

  北京就十二五规划向市民征集建议

  从24日起至8月30日,公众可通过热线、短信、传真、电子邮件、来函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为北京在“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发展建言献策。“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十二五”规划公众参与活动发布会,并公布了北京“十二五”时期需要研究规划的六大重点问题。 

  发布新规划解决九大问题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印春介绍,本市在人口资源环境、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自主创新能力、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安全运行、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十二五”规划要围绕这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谋划、部署,推进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逐步解决。

 

  “十二五”规划体系为“两级”、“三类”,包括市级规划和区县规划两级规划,总体规划、综合专项规划和一般专项规划三类规划。市级规划包括《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9个综合专项规划和56个一般专项规划,涵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十二五”规划体系编制目录中既有世界城市建设规划、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也有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就业发展规划、住房保障规划、人口发展和调控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 

  疏堵就业节地成重点 

  刘印春指出,“十二五”时期将重点研究如何建设节水型城市,如何节地、节能等问题,研究人口规模调控问题,研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将重点研究如何稳定扩大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研究未来5年的阶段性目标等。 

  与“十一五”规划对比,“十二五”规划增加了许多内容,如市级综合专项规划中,新增了世界城市、现代产业发展与重点功能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规划、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等内容。一般专项规划中,增加了房地产业发展规划、住房保障规划、城市绿色生态功能建设规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人口发展和调控规划等。 

  部分规划项目 

  1 体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 

  2 体现首都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城市发展战略 

  人文北京发展建设规划、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世界城市建设规划、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等。 

  3 体现社会和谐发展要求 

  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就业发展规划、住房保障规划、社会建设规划等。 

  4 体现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人口发展和调控规划、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能源发展建设规划等。 

  5 体现加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求 

  城乡一体化发展、永定河绿色生态建设规划等。 

  “十二五”时期需要研究规划的重大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重点研究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如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如何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如何提高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等问题。  

  增强城市运行保障 

  重点研究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建设节水型城市,如何节地、节能等问题。研究人口规模调控问题,研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垃圾治理等环境治理等问题。 

  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重点研究如何稳定扩大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如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多样化问题,如何加强新时期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等问题。 

  建设世界城市 

  深化研究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定位和方向,研究未来五年的阶段性目标、战略重点、实现路径。 

  提升首都综合软实力 

  重点研究城市品牌塑造和推介问题,研究传统历史文化的发扬和传播问题,研究首都文化与首都经济融合的方式方法、路径举措,研究发展多元、开放、包容的新型文化,提升城市的国际性、包容性和亲和力问题。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重点研究进一步促进城市四类功能区差异化发展的政策机制,研究加快新城建设问题,研究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率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问题,研究京津冀以及华北等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NextPage]
  解读:“十二五”重点问题 

  关键词:经济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不仅缘于经济危机 

  解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丰富,对北京来讲,在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加强加快。 

  此前有学者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后经济危机时代的问题。对于这一观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认为,如果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仅仅定位于此,是有误区的。 

  薛澜表示,就算没有经济危机,经济发展方式也应转变,而且更早应该开始解决。其实在经济危机前,中央和北京都有一些措施和政策,但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短时间内对经济增长可能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所以效果一直不明显。目前把其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说明了其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城市运行 

  为城市减压关键在于人口调控 

  解读:北京是资源能源对外依赖性很强的城市,今后一段时期,资源能源制约和环境问题带来的压力会更大。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人口问题是北京最大的问题之一。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首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北京面临的能源、交通、就医、就学、就业、居住、治安等突出问题,无不与人口规模、结构、分布及人口管理密切相关。  

  据估计,“十二五”期间,首都人口将突破常住人口1800万的关口,人口问题将比“十一五”时期更为凸显。汪玉凯认为,北京地位敏感,人口不能完全限制,也不能不考虑到巨大的压力。“十二五”人口调控规划的方向必须要发展卫星城市,建设多中心城市而不是单一的城市。通过资源环境、交通问题的协调,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 

  “重点发展高端产业、高科技和研发中心,提高门槛,而不是靠行政手段来调控人口。”汪玉凯说,用业态来调控首都人口,建立适度的人口调控机制。同时,完善法规政策的总体设计,加强政策协调,形成首都多元人口规划目标。从宏观上加强人口政策法规的总体设计,注重与人口政策紧密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住房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老龄政策、扶贫政策、户籍政策、教育政策、卫生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男女平等政策之间的协调,构筑首都多元化人口规划目标体系。 

  关键词:收入分配 

  发展民营企业利于高质量就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十二五”时期,面对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带来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分析,提出有效应对措施。薛澜认为,收入分配不仅是北京的热点,更是全国关注的热点。大家都在讨论一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不均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不公从第一次分配就已经开始产生,体现在行政垄断的行业,政府如何采取措施创造更公平的市场环境非常重要。其次在北京更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促进北京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稳定发展起来了,可以提供稳定的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收入分配问题就能解决一大块。 

  关键词:世界城市 

  塑造城市品牌提高软实力 

  解读:世界城市是北京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十二五”时期是首都软实力提升的机遇期,是北京城市品牌塑造和推介的关键期,要站在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高度,在重视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将更加重视软实力建设。 

  薛澜说,北京从硬件来讲,和国际上的大都市来比实不相上下,甚至还要领先。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软环境、软实力。这方面的工作是更难的,不仅仅是一个“十二五”规划就能解决,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也是越早考虑越好。 

  薛澜说,假设我们到一个城市去,首先感受到的除了硬件,就是这个城市的人文精神怎么样,办事效率怎么样,给人们提供的文化生活怎么样,这些都是软实力。人文环境也很重要,很多国外的城市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说英文,但在必要的公共场所都有英文标识,还有热情的公民可以引导你找到懂英文的人或地方,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关键词:区域协调 

  产业外扩解决经济发展瓶颈
 

  解读:薛澜认为,不同城区间的发展不平衡有历史原因,也有区位特点,相对较弱的周边区县,作为生态涵养区,是不能发展大型工业的,政府应就此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这个补偿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不是敷衍了事,他们为北京的整体发展做出了牺牲,应该过上和其它区县一样的生活,从制度上应给予保障。 

  另外还有北京与周边的地区协调发展。相对河北、天津,北京有更大的优势,包括各种智力总部等,但同时发展瓶颈也越来越多,包括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等。针对这种情况,北京自然会发挥辐射作用,向周围扩散,比如将厂子建在市外,在市内管理,总部提供技术支持等。  

  卫生:“十二五”落实新医改 

  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表示,在“十二五”期间,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推动落实医改方案。《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最终定稿将于近期揭晓。 

  提高效率和减轻负担是解决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的重要途径。方案提出,推进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在“十二五”第一年,全市启动市级公费医疗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准备工作。 

  同时,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八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24小时服务”试点,延长门诊时间到20时,提供24小时急诊和健康咨询服务等作为本市新医改的主要内容,也是“十二五”期间卫生部门工作的重点。 

  针对参与《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改革“十二五”规划研究》竞标的课题组所提交的规划研究设计方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副教授率领的课题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日前,该课题组负责人已得到北京市通知,正式承担“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改革"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 

  住房:解决28万户居民住房困难 

  据相关部门介绍,在“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后,本市于2007年开始建设保障性住房。2007年至2009年,本市共建设政策性住房2333万平方米,竣工229万平方米,共24.8万套;投放政策性住房10万套,约占全市住宅供应量的近四成,全市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比重提高10.4个百分点。 

  今年,本市进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和交付周期,准备开工建设和收购各种政策性住房13.4万套。本市将在2011年内基本解决28万户居民住房困难问题。 

  此次“十二五”规划首次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现了政府对居民住房问题的重视。在“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的保障性住房,并逐步完善保障房的管理制度,促进保障房循环。 

  社保:将出养老保险费补缴办法 

  市人社局相关人士透露,目前相关处室尚未将其“十二五”规划草案上报规划统计处。待相关草案基本成型,至少还需要约2个月的时间。 

  截至3月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908.5万人、957.6万人、693.5万人、764.2万人和350.9万人。下一步,本市将研究制定本市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延期缴费办法和灵活就业农村劳动力参保缴费办法;研究制定养老保险费补缴办法;积极开展接收中央在京出版机构转制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出台对个人骗取医疗保险基金行为处罚办法,加强基金监管。 

  在就业方面,本市将建立青年见习制度,鼓励和吸引青年人通过见习实现就业。研究建立覆盖本市所有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管理制度。  

  环境:环境建设打文化生态牌 

  24 日,刚刚挂牌的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吴亚梅向记者确认,将由首环办牵头启动市容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十二五”规划,目前已经启动前期立项工作。她表示,根据黄卫副市长的部署,首环办目前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制定“十二五”时期首都环境建设总体规划。 

  吴亚梅表示,环境建设领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十二五建设规划将重点围绕城市市容环境、生态环境、环境设施和环境秩序四个方面的工作展开,具体包括对北京市的环卫卫生保洁标准、城市工具即公共设施的摆放设置、地铁交通沿线的环境秩序等都将制定明确的规范和工作计划。“十二五”规划要结合首都北京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生态特点,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努力营造美观整洁、独具风貌的市容环境,清新宜人、富有魅力的生态环境,充分满足市民居住、出行、工作、休闲需求。 

  提醒:公众建言方式 

  活动时间
 

  5月24日至8月30日。建言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广泛征集建议,时间从活动启动到6月下旬; 

  第二阶段围绕“如何使城市更加具有创造力、更加和谐、更加高效、更加绿色”四个主题进行专题征集,并举办公众建言会。 

  联系方式 

  E-mail:125@beijing.gov.cn短信平台:HD空格+建言内容,发送至10669500010 

  热线电话:65159043传真:010-66418227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天银大厦4020室,邮编100031。(请注明:“十二五”规划市民建言) 

  观察:开门制定规划集纳民智民意 

  “十二五”规划与一些政策文件先成文再征求意见不同,将建言征集前置,使规划编制工作与公众建言活动同时进行,活动时间也更长。 

  规划将建言主体定位为社会公众,使建言主体最为广泛,主题也更贴近民生,主要征求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如何加快社会领域建设,让社会更加和谐;如何使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得到有效的缓解,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如何研究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加强城市管理,使我们的城市更加便捷高效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这些是“十二五”时期需要研究关注的重大问题,也与百姓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职业的建言者的习惯和需求,建言渠道包括网站、热线电话、短信平台、传真、电子邮件、信件等多种渠道,公众传达民声更加便捷。 

  这种做法体现了北京“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北京不仅要做全国的首善之区,更要以全球视野、全球思维推进城市建设。既要充分征求本市市民对北京未来五年发展的意见,也要充分听取全国乃至全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人士对北京未来发展的建议。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