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广州暴雨致严重内涝 9亿城改被批效果不明显

admin 2010-05-11 来源:景观中国网
暴雨首先造成了交通瘫痪:广州的一些主干道如广州大道、广园路等,有的地方水深竟达3米,车辆、行人被困途中数小时,部分地铁线路停运,200多辆快速公交车(BRT)被困,白云机场138个航班被延误。更严重的是,暴雨给不少居民带来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不少农田被淹被毁;很多临街商铺被迫停业,一些商品被水浸湿后报废;广州多个小区的地下停车场遭遇“灭顶之灾”,成百上千车主面临修车、理赔甚至诉讼困扰;有些小区供水系统也在暴雨中受损,居民或将在一周左右无法正常用水。

 

  7日凌晨,广东多个地区受到强暴雨侵袭。气象部门仅提前一小时预警,广州不少街道、商铺、停车场等遭遇水淹,经济损失超10亿元,暴露出城市管理的盲点或弱区。

  9日,广东多地再降暴雨,局部大暴雨。截至10日7时,已有19人因灾死亡。 

  “天降麻绳”交通瘫痪 

  据广东省气象局称,6日夜间至7日凌晨,广州各区普降大暴雨,绝大部分地区降水超过100毫米。此次广州暴雨雨量之多、雨强之大、范围之广实属历史罕见。“夜里数小时雷电交加,似天降‘麻绳’,清晨见‘水漫金山’。”广州市民陈先生这样形容这场强暴雨。 

  暴雨首先造成了交通瘫痪:广州的一些主干道如广州大道、广园路等,有的地方水深竟达3米,车辆、行人被困途中数小时,部分地铁线路停运,200多辆快速公交车(BRT)被困,白云机场138个航班被延误。更严重的是,暴雨给不少居民带来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不少农田被淹被毁;很多临街商铺被迫停业,一些商品被水浸湿后报废;广州多个小区的地下停车场遭遇“灭顶之灾”,成百上千车主面临修车、理赔甚至诉讼困扰;有些小区供水系统也在暴雨中受损,居民或将在一周左右无法正常用水。 

  多方暴露管理缺陷 

  同样经历这场暴雨,为什么有的道路行车流畅,有的却“大道变大河”?为什么有的地下停车场安然无恙,有的就“一片汪洋”?这种差别显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不平衡。 

  2009年,广州投入了9亿元进行“水浸街”改造,重点治理全市228个水浸“黑点”,主要内容是清疏堵塞管道、增大排水管径及建设必需的排水泵站,以增大管道的排水能力等。 

  投入很多,决心很大,成效却并不明显。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朝升说,这可能跟建筑垃圾非法排放有关。另据广州市政建设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介绍,暴雨固然来势汹涌,但是这次多个地下停车场严重被淹的情况也暴露出广州停车场设计和建设的缺陷。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韦小鸿认为,广州应急体系并不完善,气象部门仅提前一小时预警,而涉及城市公共管理的部门如市政、交通、公安等也没有及时联动起来应对。 

 

[NextPage]


  延伸阅读:广州因暴雨被水淹没地下停车场达10多个 

 

  为何同样的暴雨 有的车库被淹 有的却安然无恙

 

  据广州市停车场协会介绍,截至目前,广州停车场协会1000多家会员单位,已统计到在暴雨中被水淹没的地下停车场有10多个。停车场协会负责人说,这么大面积的情况以前是没有的。 

  为什么同样的暴雨,同样的地下车库,有的被水完全淹没,有的却安然无恙?为什么同为地下空间,地下商场、地铁等地下空间没有被淹?对此停车场、人防工程等方面的专家表示,暴雨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预防措施得当,车主可以完全放心。 

  9日,广州市停车场协会会长康斯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暴雨中被淹的车库多数是因为遭遇“倒灌”。康斯平说,比如淹得最厉害的中海康城,紧邻车陂涌,河水倒灌进小区导致小区车库严重被淹。广州市人防办的专家也证实这一观点,被淹没的车库要么是因为河涌倒灌引起,要么是因为市政道路排水不畅倒灌进去的。 

  两相邻车库命运不同 

  9日下午,记者在水浸较为严重的天河区走访了多个楼盘。龙口西路芳草园小区的车库在这次大暴雨来临时经受住考验,据物管人员许先生介绍,车库浸水的情况并不明显,车主无需担心。记者仔细观察发现,在进入车库大门的通道前,除了有一条排水沟外,车库入口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坡度,据记者现场观察,足足接近半米左右的高度,为阻挡大雨涌进添加了一道重要障碍。车库入口的大斜坡后还有第二道排水沟,等于给车库上了双保险。 

  而位于同一条路上的金海花园却是此次暴雨的重灾区之一。记者发现,除了在车库的出入口外缺少一道防护坡外,车库入口处的两个步行斜坡通道反而增加了入水口的通道,车库很快便成了水塘。如今,吸取了车库浸水的经验,记者在车库的各个出入口均看到了沙包,防止雨水涌进来。 

  地下商场排水工程好 

  记者9日走访了广州部分地下商场,商户们均说没有出现水浸现象。而雨水没能涌进地下商城主要的原因是周边的市政排水工程做得比较好。 

  流行前线位于广州市烈士陵园地铁站下,该商场的工程部陆经理告诉记者,流行前线的地下车库没有被水淹,主要是因为商城方面加强了停车场截水沟的雨水疏导,同时增加了备用水泵,一共有6台水泵在抽水。 

  “预防水浸,关键是严防雨水涌入车站。”广州地铁公司的工作人员叶先生表示,“我们早已全面准备好工程车、水带、水泵、沙包等防洪物资,并做好抢修准备,确保各项抢险资源随时能够应付突发情况。” 

  预防:准确预警很重要 

  “准确的预警信息很重要,”某人防办专家说,去年位于天河东圃的某楼盘小区的地下车库被水淹过,而在今年的暴雨中却安然无恙,“因为他们今年把防护门关上了”,而且有了应对大雨的经验和准备措施。 

  人防办专家说,作为人防地下工程,一般都会有一道防护门,只要及时将防护门关闭,是可以抵挡住水浸的。 

  广州市停车场协会会长康斯平说,地下停车场一般都有排水系统、水泵,没有排水设施的停车场是不被允许投入运营的。根据国家出台的《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地下车库设计时应有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统。“要在入口和出口处设计一两道屏障,并要保证潜水泵有可靠的电源。” 

  “关键是市政排水系统”,康斯平说,汛期来临,协会也建议各个停车场准备好沙包、水泵,及时清理排水道的淤泥,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 

  9日,广州市物业行业管理协会召集受灾较严重的多个小区物管开会,有物企透露,由于小区供电、消防等基础运转设备在水浸发生后遭遇毁灭性打击,最多的损失超过千万元。 

  “如果不能获得合理的补偿,部分项目公司将会面临极大的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危机。”广州市物协相关人士表示。 

  水浸受损最多超千万  有物管公司要破产? 

  在9日广州市物业行业管理协会召集的会议上,有物管企业透露,由于小区供电、消防等基础运转设备在水浸发生后遭遇毁灭性打击,最多的损失超过千万元,“部分公司将会面临破产危机”绝非危言耸听。 

  物管买了保险却难理赔 

  说起5月8日凌晨的经历,黄石花园物管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那天河涌水倒灌,直接冲破了停车场口近两米高的沙包堆积起来的防线。 

  “负一楼都被淹了,最深的时候水位达到7米多,都可以跳水了!”该负责人表示,由于综合楼内放置了大量的设备,所以这次初步估计物管方面的损失至少在300万元左右。 

  天河北金海花园是另一个受灾严重的小区,该小区的物管方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区内的业主大多属于高收入阶层,地下停车场内停放着大量奔驰和宝马,这次受淹最惨的一户,总共有4辆车,包括两辆奔驰。 

  “我们曾逐个打电话通知车主拿车,并且派人上门通知。”这位负责人无奈地说,不过之后涌入停车场的水实在太过凶猛,为了避免漏电等安全事故发生,物管只好让车主停止进入车场,最终只有30多辆车逃离,而物管方的初步估计,仅中央空调和供水系统的损失就已经大约在45万元左右。该负责人表示,公司之前为了以防万一,在公众责任险之外,还购买了停车场责任险等5个附加险种,然而现在要求理赔,保险公司却以此次暴雨属不可抗力为由拒绝理赔,双方为此还在交涉之中。 

  是否属不可抗有待厘清 

  熟悉物业领域的温必潜律师表示,目前大家所谓的“全保”只是一种多险种结合的综合体,商险中也只有车损险列明有暴雨可赔的内容,如果车主没有购买车损险,其他险种是很难在这次灾情中获得保险公司补偿的。 

  温必潜分析,如果部分车主没有购买商险,那么其索赔对象就可能转化为物管企业,如果引发诉讼,有几个关键点需要考量。首先是这次灾情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其中包括不可预计、不能克服、不能避免三大因素;其次,物管方是否履行了及时通知的义务。“如果物管方在看到雨势转大后就开始通知业主,那么相关的责任几乎很小。如果未及时通知,业主需要举证。” 

  广州圣和胜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邓健则认为,目前中国大多数业主把车停在停车场内虽然是和物管方达成了保管约定,但是否属于保管合同的范畴还需认定。“因为业主并没有把钥匙交给物管,物管并没有对车辆处于实际控制状态。业主需要证明物管管理不当,没有采取防范措施。” 

  “如果真的要我们赔,我们赔不了,也真的是赔不起。”有物业企业在昨日的会议上忧心忡忡地表示。 

  拖车昼夜不停转  “收车族”生意忙 

  上星期豪雨“后遗症”未退,连日来多家4S店一直在接拖车维修的单子,部分水浸车要等一个月才能修好。而一些声称专门“回收事故车、水泡车”的“收车族”也活跃在市内各大楼盘中。 

  “有一些车还没有拖完,预计今天内可以搞定。”9日,广汽本田一家4S店负责人说,“工人每日要换几套衣服,因为车都很脏。”预计一些浸水车要多达20~30日才能修好。 

  据了解,部分楼盘拖车工作还远未结束。一位一汽丰田4S店联系人说:“像中海康城还在拖车,工作人员还要涉水进停车场。已经泡了几日,现在车况如何无法保证。” 

  据介绍,这家4S店暴雨后已经接到50多辆车需拖车的电话,第一天就拖了10辆,拖车几乎都要24小时运转。 

  经过上周的教训,很多停车场为了免责,都对下雨大为紧张。记者昨天在部分市内停车场也发现,一些临保车车主也会被要求留下联系电话,一有什么风声就可以通知开走。 

  在海珠区珠江帝景和泓景花园附近,一条双向市政路这几日也停满了私家车,整条路看上去就像是一条单行道。 

 

  大雨也催生了专门“回收事故车、水泡车”的“收车族”。9日,记者在广州一个水浸严重的大型小区论坛看到,一名标榜能高价回收的业务员称可以帮手处理保险。记者按照留下的电话联系,对方说:“如果你要卖车的话就来找我们,可以给你高出理赔金20%的价钱收购。”对于收购后的用途,对方称将把零件拆来卖。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