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成都规划的新台阶

admin 2010-05-04 来源:景观中国网
近年来,成都市秉承“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展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统筹规划实践。经过近7年的努力,实现了一系列的规划变革,形成了一套具有成都特色、覆盖全域、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特别是村镇规划,在灾后重建规划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成都实际的经验和做法,走在了全国前列。始于2003年的成都城乡一体化,一直坚持以科学的规划为龙头和基础,迄今已经经历了几次跨越:由最初只管城不管乡的“城市规划”变革为城乡一体的“城乡规划”,后来又深化为“全域成都规划”,目前正发展到“成都经济区规划”,开始登上“世
  4月9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概念规划图》正式出炉,引发社会关注的热潮。这张图,仿佛是给未来成都拍摄的一张彩色照片。大片大片的绿色田园,组团化的现代城市……让人激动、欣喜。

  这张图也是一个标志,意味着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已经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和美妙的设想,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在了规划中、行动中。从当天成都媒体公布的一系列规划图上,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的总体功能分区、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等。成都要建设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本质上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核心思想的新型城市。符合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要求的科学规划,实际上是更加充分体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原则的规划。

  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础。筑路首先需要详细的施工图,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同样需要绘就一张“施工蓝图”,即必须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具有“管总”的作用,对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具有提纲挈领的基础性意义。协调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等重大问题,规划首当其冲。

  近年来,成都市秉承“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展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统筹规划实践。经过近7年的努力,实现了一系列的规划变革,形成了一套具有成都特色、覆盖全域、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特别是村镇规划,在灾后重建规划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成都实际的经验和做法,走在了全国前列。始于2003年的成都城乡一体化,一直坚持以科学的规划为龙头和基础,迄今已经经历了几次跨越:由最初只管城不管乡的“城市规划”变革为城乡一体的“城乡规划”,后来又深化为“全域成都规划”,目前正发展到“成都经济区规划”,开始登上“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的崭新台阶。

  城乡一体化的突破:

  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

  实施城乡一体化之前,成都的规划状况与国内所有城市一样,也是只管城不管乡。郊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在规划实施管理中从不涉及,几乎一片空白。2003年,成都城乡一体化战略一开始就鲜明地提出“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先行创新和探索“城市规划”变革为“城乡规划”。成都市将广大农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范畴。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考虑,是“城乡规划”区别于“城市规划”最大的特征。

  当年,成都开始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成都产业布局规划从无到有开始编制,各区(市)县的规划在此基础上陆续修编,交通、教育、医疗、物流、文化等一系列指导城乡发展的重要专项规划相继完成。根据修编后的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全市被划分为3个圈层:5城区及高新区为中心城;新都、青白江、龙泉驿、双流、温江、郫县等7个城市组团为近郊区,并与中心城共同构成主城区;远郊区则包括都江堰、邛崃、彭州、崇州、金堂、大邑、蒲江、新津8个(市)县。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各项规划有机衔接、高度一致。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被融入成都城乡空间规划管理的公共政策中,城乡规划体系全面重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完善,市域全境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从无到有,并且相互对照,衔接一致。成都城乡规划,从市到区(市)县、再到乡镇,到村、社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成都还通过改革规划管理体制,理顺管理加强监督。由于规划的严格实施,从而避免了重走东部地区曾经走过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道路,转变发展方式成效明显。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城乡规划法》,把城市和乡村建设看成是整体的系统工程。现在回头看,当初成都提出变“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的举动,并非突发奇想,而是顺应城乡发展规律的适时之举。

  建设成都试验区

  从“城乡规划”到“全域成都规划”

  2007年,国务院批准在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首次提出“全域成都”理念,把成都1.24万平方公里面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区来统筹发展,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努力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建设“全域成都”,核心是按照“三个集中”的原则,大力推进市域一体的城镇体系、产业体系、交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成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增强成都的综合竞争力。据此,成都规划出“一区、两带、六走廊”的“全域成都发展格局”。

  通过统筹规划推进“三个集中”,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成都立足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际,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体制,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宝贵基础和有利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2009年期间的灾后重建,提出了以“四性”为原则的新农村规划。成都智慧地将灾难化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机遇,而科学的规划则是重要的经验之一。

  再上台阶提升水平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2009年底,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讨论,成都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把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到了战略层面的高度。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核心思想是“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提出,让成都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定位和长远的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成都的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

  在近7年的城乡一体化实践中,成都所形成的以“三个集中”为基本原则的“全域成都”规划,正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的基础和条件。实际上,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空间布局、城乡形态是依据正在实施的“一区、两带、六走廊”规划提出来的。“一区”主要是中心城区或叫主城区;“两带”是龙门山和龙泉山生态带;“走廊”就是走廊式地、串珠式地发展我们的卫星城或叫副中心。按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理念和要求,规划在全域成都的视野下,进一步将整个成都分为4个总体功能区、13个市级产业功能区,并规划了11条示范线,明确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导则。这并非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新规划理念,而是在原有规划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深化的规划理念。

  按照四川省委建设成都经济区的重大决策,成都为促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产业发展,在成都经济区范围内,规划了5个区域合作产业园区或区域合作的发展经济区,形成了5个经济合作区规划,深化和拓展了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规划。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了成都的城乡规划高度。一是视野开阔,高度不同以往。从全域成都规划迈向整个成都经济区的规划,视野拓展到全球。二是城市规划思路较传统城市建设发生根本性改变。城市空间格局上不再是传统的单中心、放射型发展模式,而是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实现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新型城乡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三是人性化。城市空间和建筑设计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要求生态环保化、资源集约利用。

  符合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要求的科学规划,实际是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规划。一是改变了传统的“摊大饼”式的城市建设模式,着力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新型城乡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形成“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整体风貌;二是彰显自然、人文特色,在城市空间和建筑设计上充分体现人性化、生活化要求,坚决避免贪大求洋、华而不实;三是注重农田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护和利用好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宝贵农业基础、生态基础和历史文化遗存,筑牢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根基。四是坚持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五是深入推进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实现产业合理分工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共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增长极。

  从成都统筹城乡实践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规划的发展是一脉相承、步步深入、渐入佳境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把成都的规划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更美好的境界。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