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鄂尔多斯建成12000平方公里生态自然恢复区

admin 2010-04-08 来源:景观中国网
从2007年开始,鄂尔多斯市捆绑各类国家项目,集中投入,已建设13000平方公里生态自然恢复区,使长期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1.3万户44000多农牧民过上新生活,占全市草原总面积四分之一的荒漠化草原重现生机。
  从2007年开始,鄂尔多斯市捆绑各类国家项目,集中投入,已建设13000平方公里生态自然恢复区,使长期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1.3万户44000多农牧民过上新生活,占全市草原总面积四分之一的荒漠化草原重现生机。

  高梅天是2007年6月初从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生态自然恢复区撤出的牧民,政府给她家的5700亩草场每年每亩五元的补偿费,一次性付给5年的补偿费,她用这笔钱在旗府所在地开一个商店,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对建设生态自然恢复区的政策很拥护:搬出来,精神生活好,对娃娃上学好,生活质量也提高了。现在的政策比较好,你看我们牧区有一部分收入,出来还能挣点钱。5年后,如果把草场还给我,我不会回去,把我的草场管理好,保护好。

  鄂尔多斯市曾经是水草丰美的地方,但由于上世纪无节制的开荒种地、超载过牧,造成了草牧场严重退化沙化,全市40%的草牧场被风沙吞噬,当地农牧业生产水平低下,农牧民增收非常困难。为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2006年鄂尔多斯市为了保障生态安全,永固草原绿色,制订了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将全市划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其中,禁止发展区国土面积4.4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1.1%,区域内4万多农牧民将逐年全部转移,除生态项目外,其它项目一律不准进入,促进生态系统自我修复。

  经过3年多建设,鄂尔多斯市累计投入资金10亿多元,并捆绑各类国家项目,集中投入生态自然恢复区建设。到目前,全市13000平方公里生态恢复区的4.4万多农牧民通过生态搬迁,告别落后封闭,走进城镇,稳步增收,过上新生活。“三区”规划的实施,让项目区昔日被牲畜啃食低矮光秃的草原重新焕发了生机,草群的各项生态指标逐渐向良性演化,部分地区重新再现了风吹草地现牛羊的景象。据测定,项目实施地区草原植被盖度由以前的25%提高到目前的80%,草群高度由过去的15cm提高到现在的40cm以上,牧草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野生动物的数量也有所增加,狼、狐狸等多年消失的动物又出现在草原,鄂尔多斯正构筑起祖国北部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政府副市长白玉岭:今年,必须把退耕还林工程、退牧还草工程、林业生态补偿资金、林业环保上的生态保护区、封育工程、水保上的生态修复工程、全部捆绑起来集中投入,决不能分散使用。我们经过20年的打井上电、抗灾保畜,终于把非常漂亮的鄂尔多斯草原变成了一片荒漠,现在,我们在把这些项目放进去,争取用5到10年的时间,把这一片荒漠再初步变成风吹草低的景象,这个决心必须下。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