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京之“肾”大黄堡申报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admin
2010-03-04
来源:景观中国网
3.5万亩芦苇,护佑着湿地3.3万亩水面、5万亩鱼虾池塘、芦苇丛中199种鸟类,芦苇每年还能为大黄堡乡农户带来2000万元的收入。一根看似很平常的芦苇,在大黄堡湿地却起到了护水、护鱼、护鸟、护农的独特作用。日前,天津市已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大黄堡湿地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3.5万亩芦苇,护佑着湿地3.3万亩水面、5万亩鱼虾池塘、芦苇丛中199种鸟类,芦苇每年还能为大黄堡乡农户带来2000万元的收入。一根看似很平常的芦苇,在大黄堡湿地却起到了护水、护鱼、护鸟、护农的独特作用。日前,天津市已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大黄堡湿地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为保护好津京之间大型天然芦苇沼泽湿地—大黄堡湿地,天津武清区林业部门科学运用中国林科院湿地中心修复技术,通过调控用水,科学施肥,清除杂草等多项措施,对区域内湿地沼泽芦苇进行复壮示范。经复壮的芦苇“杆硬苇直”生长健壮,使北方典型的芦苇沼泽湿地景观再现,使本市湿地循环修复技术又取得了新突破。
专家介绍,大黄堡湿地经过芦苇净化的水,引到人工湿地—池塘来养鱼,养鱼后的水再返回到天然湿地,营养芦苇。因为大黄堡湿地属于天然湿地,营养来源非常少,养殖池塘这种趋向于富营养化的池水进去之后,又滋养了芦苇,使芦苇能够很好地生长。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有机结合,大黄堡湿地已形成了一条闭合的生态链。如今,大黄堡水产养殖面积已经发展到5万亩,除了草鱼,还有鲤鱼、花白鲢、南美白对虾、彭泽鲫、黄颡鱼等多个品种。2010年,武清区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全面保护这片大型芦苇沼泽湿地,使之更好地发挥津京之“肾”的作用。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