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欧洲城市专家为北京奥运提建议

admin 2002-04-04 来源:景观中国网
对城市功能深层认识(欧洲国土开发协会网络中心顾问让·路易斯·玛杰里) 城市化带来对国土功能的重新认识,现在欧洲共同体国家都有保护环境的共同措施,也都根据
    对城市功能深层认识(欧洲国土开发协会网络中心顾问让·路易斯·玛杰里)

    城市化带来对国土功能的重新认识,现在欧洲共同体国家都有保护环境的共同措施,也都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制定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廉价住房的规划等。目前全欧各大城市领导人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城市功能的深层认识。他们首先在经济发展上做决策,意识到向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服务,才能获得经济利益,并努力这样去做。未来的城市应能够成为舒适、个性化的城市,这也需要科学技术的力量,需要对话———包括地区政府与管理部门、与居民的对话等。城市化的最终目标,应是让人类生活、工作都更和谐。


    城市要反思给市民提供什么环境(法国雷恩市副市长让·伊夫·夏佩)

    城市是属于所有人的。城市当然也要反思,给全体市民提供什么样的环境。城市的另一个特征:城市需要文化。在城市建设上的很重要的文化内涵是历史文物古迹,城市规则的原则首先应是保护城市文物,第二步才是改造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建筑是不能丢弃的。新建筑的特点一定要与当地原有风貌和谐,让市民们在散步时有一种自豪感才行。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是自己的,也是全人类的。法国的凡尔赛宫,中国的故宫,都是全世界人民的,我们要为世界保护好它们。在奥运场馆等建筑上,要采用一些新技术,但我不认为技术手段能解决好一切问题。人是第一位的,建筑要考虑人的需要,尤其是建筑地居民生活现实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城市的规划管理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还需要与市民沟通、对话,市民对市政府有监督权、干预权。比如雷恩市的民居建筑,要考虑城市的多元化特点。给低收入人群建经济适用房的同时,还要给他们建设一些公共活动空间。如果是建临河的公寓,就要给房屋开发商提出要求,比如要有步行天桥,使不开小车的人能方便进出等。这些具体做法都体现着欧洲的城市观,是城市对环境(包括人际交流环境)的反思。


     城市改造要尽可能保留文物(比利时驻华大使玛利国)

    1982年我在比利时驻中国大使馆任秘书时,去过中国不少大城市。2000年我任驻华大使了,再去这些城市,已经变得我认不得了。我担任大使以来,见过的中国省长超过10个,市长、副市长超过百个了,他们都希望我帮助,与欧洲城市进行城市交流,合作建设。我问他们,你们城市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一样的,要解决城市化中的环境问题,如三废处理、交通拥堵等。在欧洲,我们也遇到过这些问题。对环境问题认识得较早些,环境是公众的,首先是与市民健康紧紧相连,对饮食、空气环境如污染源等解决得较早。但是对建筑环境则留下了很多遗憾。40年前布鲁塞尔改造旧城时,拆除了市中心文化区的一些历史建筑,今天回想起来很痛苦,那些具有很典型人文色彩的历史文化没有了。今天,我以中国人民老朋友的身份向你们建议:在城市改造中,要尽可能地保护文化遗产,保留历史建筑。20年前我在中国城市看到的一些很悠久的文物都没了,我真的十分遗憾。


    改变仅用燃料取暖的观念(柏林大学教授吉耶·杜哈姆)

    北京冬季取暖可以改变仅用燃料的观念,从而解决空气质量问题。在建房时就考虑使用保暖(也防暑)建筑材料,柏林便是这样做的。比如窗户,高新技术完全可以使它储存住阳光的热能,抵御风寒的隔绝效果也很好,扩街10年后柏林冬季用煤气和电的取暖量大大降了下来。

    城市的灵魂是文化,奥运会建筑也是文化体现,建奥运建筑时要尽量少破坏原有建筑尤其是文化遗产。比如北京二环以内的诸多古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应以完善、整理、维修为主,这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这方面德国、欧洲都有经验和教训,现在我们已充分意识到,有效地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现代建筑的协调结合,才能给后人留下财富,避免许多麻烦。


    利用雨水对于北京很重要(法国专家多米尼克·比杜)

    现在北京建筑数量如此之大,令人惊讶。建筑是可以节省、利用能源的,比如屋顶的形状改变便可使雨水得以利用,这对北京很重要。这些细节上采用新技术,建筑物就能减少至少15%的能源消耗。欧洲在这方面已有成功的实践,欧共体严格规定和监督建筑材料的使用,对有害健康与环境的坚决迅速停用,新技术则马上推广,我们愿与中国同行交流。

    同时,在规划建筑时,一定不能忘记周围赖以生存的公园,公园里的绿地能有效地留住雨水,欧洲非常重视这一点,虽然欧洲不少城市都临海,有河流穿过,但也开始着手利用公园绿地留存雨水,这是一个城市生态平衡的问题。


    让市民参与设计实施城市活动(比利时Cambrel教授米歇尔·热内尔)

    我所居住的布鲁塞尔是一个历史城市,居民讲法语、比语、德语的都有,世界各地来旅游的人很多,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举办各种活动项目,来与人们沟通,我也曾主持过一个,叫做“重新看布鲁塞尔”,由本市居民设计,采用不同文字,做了8个参观方案,有步行的、有骑自行车的、有乘公共车的、有专游旧城区的、有两日游等,8条路线具体实施方法全有,外国游客很欢迎。这样的活动项目已进行了300多种,基本是市民参与规划、实践。我在北京接触北京市民,发现他们很热情、很有文化,相信他们会为奥运会做出许多令人惊喜的事。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