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工程"使巴山渝水改换模样
admin
2002-04-08
来源:景观中国网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洪水肆虐。汲取大自然的警示,年轻的直辖市重庆率先向全国发出不再砍伐一棵天然林的承诺。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后,重庆市规划、实施了“蓝天工程”、“青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洪水肆虐。汲取大自然的警示,年轻的直辖市重庆率先向全国发出不再砍伐一棵天然林的承诺。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后,重庆市规划、实施了“蓝天工程”、“青山工程”和“绿水工程”,幅员面积8万多平方千米的巴渝大地,生态环境正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重庆有望摘掉“雾都”帽子重庆主城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有名的“雾都”和酸雨重灾区。有关专家认为,除了地处四川盆地的客观自然原因外,大量排放的煤烟粉尘也是形成浓雾、酸雨的重要因素。据有关部门测定,煤烟对重庆主城区大气污染的影响率高达50%至95%。
从2000年起,重庆市启动了总投资3.8亿元的以推广清洁能源为主要内容的“蓝天工程”,在主城区大规模改造燃煤锅炉和茶水炉,代之以天然气、油、电等清洁能源,掀起了一场“锅炉革命”。
据重庆市环保局介绍,到去年底,重庆市主城区2646台燃煤锅炉、茶水炉全部完成了能源改造,全市每年减少燃煤136万吨,少排烟尘3.5万吨。据监测,现在重庆市二氧化硫日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一半,酸雨频率下降21.7%,环境空气质量从轻微污染变为优良,进入全国十个主要优良城市之列。与直辖前相比,去年主城区空气质量达到良好级207 天,占全年总天数的近七成。
巴山渝岭不再是长江的“输沙大户”重庆境内丘陵山地密布,农耕发达,直辖前全市森林覆盖率不到20%,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一半以上,每年向长江输出泥沙1.4亿吨,占整个长江上游输沙量的25%。
西部大开发启动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正在使长江横贯数百公里的重庆市,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据重庆市生态建设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从2000年试点起到现在,重庆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36万亩,今年的任务计划达240万亩,项目地区也从当时的6个试点县推广到全市所有区县。
退耕使巴山转翠,农民增收。三峡库区长江岸边的云阳县莲花乡千峰村6100亩耕地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就占了5900多亩,玉米和小麦的亩产只有两三百斤,大批村民只好前往湖北甚至远赴新疆谋生。退耕还林工程开展后,千峰村将大量“口粮田”退下来种牧草、养山羊,昔日的荒山秃岭上兴起了草业。目前全村所有的坡地已全部退耕种上了牧草,山羊的存栏数达到2500多只,户均25只,纯收入在5000元左右。全村通上了程控电话,四成多农民住上了砖混房,九成以上的家庭有了电视机。
据重庆市生态建设办公室介绍,现在重庆市的森林覆盖率已上升到23%,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2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加剧的局面得到初步遏制。在三峡库区、在武陵山区、在秦巴山区,各项生态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许多昔日光秃秃的“和尚山”正在变为满目苍翠的“花果山”。
三峡水库不会是一库污水未来的三峡水库,长达600多千米,80%的库区在重庆市境内。曾几何时,那堆积在长江沿岸的垃圾,漂浮在大江之上的脏物,随意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使不少人忧心忡忡:三峡水库会不会是一库污水?
西部大开发后,重庆市响亮地提出:要把三峡库区建设成为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经济区。为此,从去年起实施了大规模治理长江水污染的“绿水工程”,预计前期投入80亿元,治理库区沿岸数亿吨的垃圾及工业和生活污水。记者在巫山、奉节、云阳等新县城看到,所有的排水设施都实现了雨污分流,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已逐渐关闭破产,排入长江的污水有所减少。而正在实施的三峡库底清理,正在将那些沿岸堆积的小山似的垃圾掩埋或焚烧。南岸区、万州区、奉节县等地的垃圾处理场正在加紧建设。据了解,未来10年,重庆市仅垃圾处理的投资将达到40亿元,预计到2010年,三峡库区的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到9420吨、垃圾处理率超过95%,基本解决三峡库区内的生活垃圾污染。
重庆市副市长陈光国介绍说,目前长江及支流嘉陵江、乌江等主要江河水环境质量总体基本稳定在三类水质标准以内,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70%。陈光国说,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欠账较多,而生态环境的恢复周期很长。重庆市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虽然起步良好,初见成效,但要达到天蓝、山青、水绿的良性要求,依然任重道远。
重庆有望摘掉“雾都”帽子重庆主城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有名的“雾都”和酸雨重灾区。有关专家认为,除了地处四川盆地的客观自然原因外,大量排放的煤烟粉尘也是形成浓雾、酸雨的重要因素。据有关部门测定,煤烟对重庆主城区大气污染的影响率高达50%至95%。
从2000年起,重庆市启动了总投资3.8亿元的以推广清洁能源为主要内容的“蓝天工程”,在主城区大规模改造燃煤锅炉和茶水炉,代之以天然气、油、电等清洁能源,掀起了一场“锅炉革命”。
据重庆市环保局介绍,到去年底,重庆市主城区2646台燃煤锅炉、茶水炉全部完成了能源改造,全市每年减少燃煤136万吨,少排烟尘3.5万吨。据监测,现在重庆市二氧化硫日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一半,酸雨频率下降21.7%,环境空气质量从轻微污染变为优良,进入全国十个主要优良城市之列。与直辖前相比,去年主城区空气质量达到良好级207 天,占全年总天数的近七成。
巴山渝岭不再是长江的“输沙大户”重庆境内丘陵山地密布,农耕发达,直辖前全市森林覆盖率不到20%,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一半以上,每年向长江输出泥沙1.4亿吨,占整个长江上游输沙量的25%。
西部大开发启动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正在使长江横贯数百公里的重庆市,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据重庆市生态建设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从2000年试点起到现在,重庆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36万亩,今年的任务计划达240万亩,项目地区也从当时的6个试点县推广到全市所有区县。
退耕使巴山转翠,农民增收。三峡库区长江岸边的云阳县莲花乡千峰村6100亩耕地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就占了5900多亩,玉米和小麦的亩产只有两三百斤,大批村民只好前往湖北甚至远赴新疆谋生。退耕还林工程开展后,千峰村将大量“口粮田”退下来种牧草、养山羊,昔日的荒山秃岭上兴起了草业。目前全村所有的坡地已全部退耕种上了牧草,山羊的存栏数达到2500多只,户均25只,纯收入在5000元左右。全村通上了程控电话,四成多农民住上了砖混房,九成以上的家庭有了电视机。
据重庆市生态建设办公室介绍,现在重庆市的森林覆盖率已上升到23%,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2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加剧的局面得到初步遏制。在三峡库区、在武陵山区、在秦巴山区,各项生态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许多昔日光秃秃的“和尚山”正在变为满目苍翠的“花果山”。
三峡水库不会是一库污水未来的三峡水库,长达600多千米,80%的库区在重庆市境内。曾几何时,那堆积在长江沿岸的垃圾,漂浮在大江之上的脏物,随意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使不少人忧心忡忡:三峡水库会不会是一库污水?
西部大开发后,重庆市响亮地提出:要把三峡库区建设成为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经济区。为此,从去年起实施了大规模治理长江水污染的“绿水工程”,预计前期投入80亿元,治理库区沿岸数亿吨的垃圾及工业和生活污水。记者在巫山、奉节、云阳等新县城看到,所有的排水设施都实现了雨污分流,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已逐渐关闭破产,排入长江的污水有所减少。而正在实施的三峡库底清理,正在将那些沿岸堆积的小山似的垃圾掩埋或焚烧。南岸区、万州区、奉节县等地的垃圾处理场正在加紧建设。据了解,未来10年,重庆市仅垃圾处理的投资将达到40亿元,预计到2010年,三峡库区的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到9420吨、垃圾处理率超过95%,基本解决三峡库区内的生活垃圾污染。
重庆市副市长陈光国介绍说,目前长江及支流嘉陵江、乌江等主要江河水环境质量总体基本稳定在三类水质标准以内,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70%。陈光国说,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欠账较多,而生态环境的恢复周期很长。重庆市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虽然起步良好,初见成效,但要达到天蓝、山青、水绿的良性要求,依然任重道远。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