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北京变成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admin 2008-11-16 来源:景观中国网
北京城是在古永定河渡口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因水而建,因水而兴。如今,被吸干了乳汁的母亲河永定河,绝大部分河段,在丰水期已无水流淌;原来烟波浩淼的密云水库内湖,已变成大片庄稼地;平水期北京周边“十库九旱”、“有河皆干”;枯水期颐和园昆明湖、圆明园内湖泊以及北京大学的未名湖都干枯见底。
  北京城是在古永定河渡口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因水而建,因水而兴。如今,被吸干了乳汁的母亲河永定河,绝大部分河段,在丰水期已无水流淌;原来烟波浩淼的密云水库内湖,已变成大片庄稼地;平水期北京周边“十库九旱”、“有河皆干”;枯水期颐和园昆明湖、圆明园内湖泊以及北京大学的未名湖都干枯见底。

  缺水的北京

  水资源危机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对它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人们还缺乏认识!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北京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1999年以来,北京遭遇连续干旱,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2000年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拥有量的1/8,世界人均水平1/30。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排在世界120多个国家的首都和城市的百位之后。
  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已形成2000多平方公里的漏斗区。
  北京变成了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近几年,北京每年缺水均在4亿立方米左右。据《二十一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总报告》预测,2010年北京市需水量将达到53.95亿立方米,缺水12.62亿立方米。

  历史上北京的水

  北京历史上叫做北京湾,曾经有很好的水源。三面环山,俯临平原,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地下水源丰富。
  北京,古称燕、蓟,又称幽州,从一个诸侯国都邑、北方重镇,到国家的都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城市延绵三千多年,都城八百多年经久不衰。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城市的发展与百姓的生活都与水息息相关。
200年前,北京到处是湖泊、坑塘、沼泽,北京地区的湿地是现在的上百倍。
  即便在清朝年间,北京南部仍保存着大面积湿地。麋鹿是一种喜湿润气候的动物,那时,它们就在北京东南部一个被称为“南海子”的沼泽地区生息繁衍。
  据《帝京景物略》记载,“水所聚曰淀,高粱桥西北十里,平地出泉焉”。《日下旧闻考》中说:“淀,泊属,浅泉也”。京师有南淀、北淀、方淀、三角淀、大淀、小淀,凡九十九淀。“海”是大的意思,“淀”是浅湖的总称。巴沟是海淀的泉水汇集之地,皇帝命名的泉就有二十八眼之多。北京西北郊湿地统称“海淀”,其中最大的水面是“瓮山泊”。
  今天在市区,还有后海、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陶然亭、龙潭湖、紫竹院、八一湖、青年湖、柳荫湖等众多水面。
  所以,考察北京自然生态系统,北京不是缺水地区,按照地球水资源量折合地表径流,深度为150毫米,而北京地区为243毫米。
  北京水资源按照多年平均40亿立方米计算,汉朝初年,北京人均水资源为60000立方米,东汉末年北京人均 28000立方米,唐朝11000立方米,金朝人均8000立方米,元朝人均5300立方米,明朝北京人口没有明显增加,清朝末年人口增加到110万人,人均水资源3600立方米。

  问题出在哪里

  1949年,北京人口约220万人,人均水资源达1800立方米。随着人口激增,城市规模扩大,到2007年,北京迅速膨胀的人口已接近1800万,增加了8倍多,比预想的目标提前了13年。城市用地增加了50倍,用水需求比1949年增长了35倍以上,用水过快增长,超载的城市规模,超过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导致北京变成了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特大城市!
  北京地表水最主要的水源是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密云水库的设计库容是43.7亿立方米,然而2004年的蓄水量仅7.1亿立方米,其中有6亿多是无法使用的死库容;官厅水库设计库容是41.6亿立方米,2007年蓄水量仅为1亿立方米,根本无水可供。
  我们可以建造一个规模庞大的城市,但却无法创造城市所依托的自然条件。城市的发展,必须控制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之内。否则将不可持续。
  由于我们长期缺乏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多年来北京市的用水,仅考虑了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从未考虑生态用水。尽管城市面貌日益“美化”,生态环境质量却在不断恶化。
  为解燃眉之急,北京市大量超采地下水,透支子孙后代的“救命水”。过度超采地下水,致使北京平原地区已经出现2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地下水亏损57亿立方米。
  
  出路在哪里

  现在,北京每年要从更为缺水的河北、山西地区调水。正在施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贯通后,2010年起将每年向北京供水12亿立方米。由于2020年北京市人口将增长到1800万~2000万,届时北京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将比2000年更低,降为250立方米-280立方米。从长远看这是不可取的。
  大规模调水的后果,不仅会推动目前高消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而且会继续刺激城市规模的扩大,加剧北京市的水危机。
  为了实现北京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北京水危机,建议立足北京当地,把重心放在压缩城市规模,减少城市人口,严格控制城市外围组团的无序扩张和城市的高强度开发建设;协调北京城市发展与所依托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维护海河流域水资源的正常循环;全力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恢复。
  鉴于调水工程已经上马,建议维持现状不再扩大调水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避免高资源低利用;产业结构要向节水防污等高效产业调整。
  解决北京缺水问题,不能就北京论北京,需要在海河流域各城市之间整体求优,建立起自组织协调机制,使流域内各城市建设规模、人口总量、开发强度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匹配,形成互惠共生的有序关系。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