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岛2020年将建成生态环境示范岛区
东滩湿地生态环境佳纪海鹰。
大批白鹭在崇明岛安家落户纪海鹰。
长江桥隧通车后,给崇明岛的发展带来机遇孙中钦。
到2020年,崇明将基本建设成为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品牌,以闻名的游乐度假为主导,以发达的清洁生产为支撑,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保障健全、城乡融合的生态岛区,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人类生态环境与生态活动的示范岛区,同时也是上海连接长江三角洲和沿海大通道的北翼纽带。
按照这一目标,由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任首席科学家的课题组,近日完成了“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总报告”,为崇明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画卷。在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和建议后,这一报告将成为今后崇明开发与建设的一个蓝本。
避免走弯路走错路
未来崇明岛的建设亮点究竟在哪里?针对这个世人普遍关心和好奇的问题,曾刚说:“要建设世界级的生态岛,必须放眼全球,学习国内外生态区域建设的成功经验,避免走弯路、走错路。为此,课题组选择了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美国的纽约长岛、韩国的济州岛和我国的海南岛进行比较研究,并从这些生态区域建设的实践中汲取了成功的经验。”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的经验是把法律、科技和环保文化作为区域生态建设的三个保障。该岛曾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但拥有丰富的风力、潮汐资源,与崇明在自然资源方面有很多相似处和共同点。其深入民心的环保文化,是开展经济活动的前提,也是岛上居民拥有高质量生活的基础。
虽然崇明岛具有像纽约长岛一样优越的地理位置,但长岛建立了发达的科研和教育体系,有20多所大学和众多科研机构,使长岛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为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与之相比,崇明岛主要以农业人口为主,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环境意识尚待提高。
韩国济州岛的发展历程则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建设生态区域,必须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统一规划。政府为到济州岛投资开发旅游的企业与个人提供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并培养新型农业人才,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济州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曾刚还表示,我国海南岛通过20年的生态区域建设,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对崇明生态岛建设有诸多的启示,比如,海南岛的生态建设与经济特区相融合,把特区观念、特区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获得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
打造生态品牌效应
毋庸讳言,一个地区的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对此,课题组把将来崇明的经济发展定义为“打造领先性的生态经济模式”。曾刚说,崇明的生态经济应当具备三个特征。
■品牌效应
目前已有“国家重要湿地”“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绿色食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国家生态村”等生态岛名片,还有“崇明蟹”“崇明老白酒”“崇明白山羊”“崇明金瓜”等名品,另有“西沙湿地公园”“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但总体来看,品牌的影响力还不够,很多只局限于上海和长三角地区,今后应着力打造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的著名品牌,提升崇明岛的生态形象,提高产品的经济附加值,积累生态岛的无形资产。
■技术效益
崇明岛应当成为生态环保技术的高地,既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又能够进行成套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并且各类环保技术还可以在崇明实现有效的流转。
■低碳经济
崇明岛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模式决定了其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的利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低碳经济最有可能成为崇明生态岛建设领先性和示范性的亮点,成为国际级生态岛的标志。
生态文明不容忽视
课题组在起草研究报告时认为,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崇明岛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重要世界影响的区域发展新样板,而这个建设的过程更需要一套系统、科学、具有中国特色、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
“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总报告”形成了一套涉及“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管理科学”等5个领域、15项主题和24个核心指标构成的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认为“指标体系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科学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曾刚说,生态岛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社会和谐,今后崇明要在全面提高居民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进步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并维系其可持续性。崇明还要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型,在实现清洁生产、服务的过程中,提高产业结构的高端性,实现地区绿色GDP和财政经济实力的总量扩张,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维系经济活力的可持续性。
生态文明则是检验生态岛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选项,为此崇明应提高绿色产品的服务水平,维系崇明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规避生物侵害与灾变。
【焦点链接】课题组构想生态岛十个目标
■饮用水安全供给率达90%建设东风、西沙集中式水源地及相关供水管网,确保水源安全;实现供水集约化。
■骨干河道功能区达标率90%完成南横引河、六效港、七效港、堡镇港二期等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河道长效管理。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在12%以下基于土地资源节约原则建设陈海公路等隧桥配套设施工程。
■基本农田土壤内梅罗污染指数控制在0.76%以下开展农田耕地地力质量监测、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提高化肥利用率;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示范、生态休闲农业工程。
■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0%建设新河、堡镇、陈家镇、明珠湖地区污水处理厂和11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加强企业污水纳管率,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园区外污染行业工业企业所占比例不超过3%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工程;加快重点污染及用能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工程。
■森林覆盖率达20%建设新城、堡镇等处的大型公共绿地工程;集中建设四大生态景观区。
■自然湿地保有率达到43%开展东滩自然湿地保护、西滩受损湿地修复工程;补偿被围垦湿地功能。
■创建15个示范镇实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启动生态社区综合建设工程。
■创建20个精品示范村建设风能、太阳能及农村沼气等新能源示范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