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广州规划新功能区定位配套齐全大型居住区

admin 2009-11-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广州将再推三大配套齐全的大型居住区。12日,前往广州市规划局调研的人大代表“收获颇丰”,规划局长王东不但对东山小洋楼、规划委员会、大部制等近期热点当面做出了解释,还首次透露了广州区域规划接下来的“亮点”,据悉,除了“四大功能区”之外,广州将再推出三大新功能区:“新火车站地区”、“奥林匹克广场周边地区”以及“白云湖地区”,这三大新功能区将被定位为配套齐全的大型居住区。
  广州将再推三大配套齐全的大型居住区。12日,前往广州市规划局调研的人大代表“收获颇丰”,规划局长王东不但对东山小洋楼、规划委员会、大部制等近期热点当面做出了解释,还首次透露了广州区域规划接下来的“亮点”,据悉,除了“四大功能区”之外,广州将再推出三大新功能区:“新火车站地区”、“奥林匹克广场周边地区”以及“白云湖地区”,这三大新功能区将被定位为配套齐全的大型居住区。 

  谈重点区域规划三大新功能区定位为大型居住区 

  2009年,广州规划上的重大突破便是陆续出台了白云新城、琶洲和员村、白鹅潭地区和中轴线南段四大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计划将这四大区域打造成新的城市中心,进一步拉开城市布局。王东昨日透露,“四大功能区”可能变身“五大功能区”,原本统一规划的琶洲和员村将重新分开做规划,将其变成两个定位不同的功能区。具体定位和规划目前正在研究中。 

  王东还透露,除了“四大功能区”之外,广州将再推出三大新功能区:“新火车站地区”、“奥林匹克广场周边地区”以及“白云湖地区”,这三大新功能区将被定位为配套齐全的大型居住区。据了解,广州以前曾对“新火车站地区”进行过规划,但当时的规划包括的面积很小,此次重新规划将把周边大片面积均纳入进来。 

  谈旧城改造旧城改造规划严控建筑高度 

  “以前为了经济发展,没考虑那么多,只要有人投资,就让他建,”王东昨日直言,广州老城区很多历史建筑的周边都被高层建筑包围,使整个历史风貌受到破坏。 

  他表示,这种情况以后将不复出现。在新的旧城改造规划中,将严格控制老城区的建筑高度,“中山纪念堂、人民公园周边都不能建高楼,而且除了高度限制外,建筑的风格将作严格限制。”据悉,该规划将在年底公示。 

  谈东山小洋楼检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作法 

  虽然市规划局前日已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日来颇受关注的“东山小洋楼被拆事件”作了解释。昨日面对调研的人大代表,王东再提“东山小洋楼事件”,承认市规划局已进行了“深刻反省”。王东说,以后将严格按照规划法办事,只要如果规划变了,就必须按新的规划办事。遇到历史遗留问题,须提交到规委会讨论。 

  谈大部制拟设“公共关系处”对接媒体 

  此次广州政府机构的大部制改革中,“大规划”格局形成,规划部门由原“市区共管”的模式变成广州市直管。在昨日的汇报中王东透露,目前市规划局正在筹建镇级规划所。下一步,广州将把农民建房也纳入规划管理。“要避免农民建房不按规划,出现新的城中村。” 

  对于市人大代表周国生提出的“重视宣传”、“媒体报道方面该说的还是要说”的建议,王东透露,“新规划局”目前正酝酿成立“公共关系处”,专门负责协调规委局与媒体、人大代表和政府委员之间的关系。 

  热点追踪 

  城规委成员过半是官员?广州规划局解释:每次会议公众和专家人数均过半 

  城规委成员过半是官员?规划审批是“小圈子会议”?针对部分广州市人大代表对规划委员会的发展策略委员会委员中公众和专家代表人数比例提出质疑,广州规划局日前约见记者作出解释,规划局称“规委会专家和公众代表过半数,并非每次会议每位职能部门代表都参会,以确保公众和专家代表占多数”。 

  “专家和公众人数过半” 

  据介绍,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是市政府根据《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广东省城市规划委员会指引》等有关规定成立的,上述法规明确规定,规划委员会委员由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其中专家和公众代表人数应当超过全体成员的半数以上。 

  规划局介绍,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发展策略委员会、建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的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的人数比例均严格按照上述法规的要求设置,其中策略委员会的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委员14人(含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3名),专家和公众代表委员17人,并非12人。规划委员会的名单经市政府审定后已以市政府文件形式公布。 

  提案要获2/3“无记名”票才通过 

  广州市规划局进行进一步的解释,称“自广州市规划委员会成立以来,每次会议的与会专家和公众代表的委员均必须超过与会委员的半数,对于规委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广州市规划委员会的政府代表虽包括建设、规划、市政公用、发改、国土、交通、环保、文化、法规等多个与规划建设相关的职能部门,但每次会议是根据具体的会议议题邀请与议题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代表参与,并非每位职能部门代表都参会,以确保公众和专家代表占多数。同时,提请会议表决的议题原则上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含本数)与会委员同意方可通过。无论职位高低,无论公务员还是专家及公众代表,大家都只有一票,要想通过就必须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数,这个制度既能防止规划决策过程腐败行为发生,又真正做到了专家及公众代表的意见占主导作用。 

  自2006年广州市规划委员会成立以来,共召开会议52次,每次会议都是专家和公众代表委员超过半数;大规委会和策略委共审议了158项需表决的议题(环艺会没有决策权,议题只审议不表决),其中表决通过的有145项,表决不通过的有13项。据介绍,目前从全国的实践经验来看,广州市的规划委员会制度最公开透明,公众参与度最高,决策也最民主科学。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