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长称加大公交投入有难处 专家吁征拥堵费
“建议广州去北京和上海看看。”28日,中科院院士、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在《2010-2020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研讨会闭幕式上建议广州学习北京,在公共交通方面加大投入。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表示广州有自己的难处。
周干峙做专家总结发言时谈到了北京公交和地铁的发展经验。他建议“广州应去北京和上海去看看”。“北京交通因为奥运会的举办有了很大改变,现在又有非常了不起的交通设想和规划,北京市政府对公共交通上的投入已经从30亿变成50个亿、80个亿。北京的公交做到了多个世界第一:车辆最多,有两万辆公共汽车,都是崭新的大车;线路最密,有880多条公交线路,一条路上有10多条公交线路在跑;“乘客只需要花2毛钱、4毛钱,像我这样头发白的根本不用掏钱”。
他还介绍说,北京的地铁现在也开始请香港的公司来管理,吸取香港的地铁管理经验,现在北京的地铁还在以每年五六十公里的速度修建,未来北京会加强地铁交通的规划,不能够东边堵就在东边修路、西边堵就在西边修路,会有一个通盘的统筹。
“我也想,但是有难处啊。”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随后的总结发言中专门回应周院士的建议,表示广州对公共交通的投放暂时不可能赶上北京的力度。他解释说,目前广州地区生产总值大概在8000亿元左右,相应的税收是2419亿元,这么多税收里有75%须向国家和省里上缴,广州只留了25%,加上国家和省里的返还大概到28%,“所以广州和一些直辖市没办法比,人家都问广州为什么不多拿点,我也想啊,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中科院院士、香港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系主任叶嘉安:
除了征收拥堵费别无他法
中科院院士、香港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系主任叶嘉安在报告研讨会闭幕式上表示,广州现在的交通问题和香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济启发初期很相似,当时香港的应对办法是通过增加牌照费、提高购车税率等控制小汽车的增长,当时香港也考虑过收交通拥堵费,但是由于科技原因最终未实行,但现在新加坡和伦敦已经做得很好了。
和香港不一样的是,广州外来汽车很多,如果提高税收,人家就会去东莞买车上牌,所以这需要全国政策的协调,应该有一个全局性政策,单靠广州很难解决。但有一点广州可以改进,就是通过电子收费(收拥堵费)。我认为除重视需求管理之外别无他法,如果需求管理做得不好,供应管理做得再好也是没用的。
原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
“南海Ⅰ号”应该放在广州
看到《2010-2020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中对广州的定位是“历史文化名城”,原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觉得非常满意。她表示:“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站在国家高度看待它。我在广州开过岭南文化论坛,周边的省区都有来,他们都认同岭南文化,广州是可以好好在这方面做一下文章的,南越王宫署、南越王墓、海上丝绸之路,这些都是丰厚的历史遗产,值得大力发掘和保护。”
陈晓丽认为,“南海Ⅰ号”应该放在广州,“放在阳江有点偏僻,想去看得坐多久的车啊?要让那些来广州做生意的人一来就要去看“南海Ⅰ号”,海上丝绸之路,这其实是提升广州岭南文化的重要的一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