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泉州:确定以环湾为中心的城市布局

admin 2009-06-03 来源:景观中国网
  目前,《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规划区范围已经获得了省里原则通过。作为泉州湾核心区,东海片区正着力打造未来行政文化商贸中心。同时,市规划局还开展了城市交通专项编制研究,提出构建以高快速路系统和快速公交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双快”交通系统。

泉州:确定以环湾为中心的城市布局

东海片区鸟瞰图

  日前,省里原则通过了《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的一个显著亮点是,在泉州湾城市连绵发展的态势下,提出大小城市空间整合的方案,确定了以环湾为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依托环湾构筑“高端职能环”作为城市和区域的公共服务平台,理顺、拉开了环湾城市发展的骨架。

  规划形成“一湾两翼三带”布局

  本次总体规划将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峡西岸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规划形成“一湾两翼三带”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泉州城市的空间发展正从沿江时代走向环湾时代,最终将走向面海时代,建成海湾型生态城市。

  “一湾”即以泉州、晋江和石狮主城区为主体的环泉州湾地区,是城市职能培育的主要地区、提升区域地位的战略核心。“两翼”分别是北翼环湄州湾南岸地区和南翼环围头湾地区。北翼为区域性石化产业、原料产业基地,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未来对接湄洲湾的战略前沿地区。南翼为泉州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构筑泉厦、泉台合作大平台的战略前沿地区。“三带”指战略提升带、战略预留带和战略辐射带,是支撑带动的纽带。

  几大组成片区各有职能分工

  东海组团以市级行政中心为核心,重点发展政府办公、会议服务、文化娱乐、商务会展、金融服务等功能,打造未来环泉州湾城市的行政会议文化中心。晋江组团临湾地区将建设为企业决策中心,重点发展企业总部、企业培训、广告设计、市场咨询等功能。利用其位于泉州湾核心位置的优势,规划建设企业总部经济区,打造未来高端国际商务服务平台,承担商务办公、商贸信息流通、信息咨询和策划等区域职能。

  洛秀组团环湾地区将建设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集商务办公、金融贸易、居住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商务中心区。同时利用百崎湖片区优越的地理环境,高标准规划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城区,为台商投资区和洛秀组团开发区提供服务。

  石狮环湾地区目标是建设成专业会展中心,重点发展贸易活动、专业会展等功能,依托石狮现有的商贸发展基础,利用传统优势产业和港口条件,承担专业会议展览、大型市场和物流等职能。

  古城区、中心东片区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但整体品质不高,将利用“退二进三”的平台,调整完善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城东组团、江南组团方面,将结合现有片区规划调整布局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在居住区规划中完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全力打造未来行政文化商贸中心

  东海规划建设泉州湾核心区

  作为泉州都市区“一湾两翼三带、环湾面海”城市空间发展带的核心节点,东海片区的地位不仅仅是泉州实施中心城市建设、拓展城市空间的重要区域,更是环泉州湾都市区的核心区域。

  除了市民眼中所见的新城雏形,东海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还继续委托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和建筑设计院对东海片区的东区中轴线和总部经济集聚区进行专项研究设计。

  被誉为最具未来影响力地块

  东海片区东隔洛阳江与洛秀组团相连,西隔晋江接池店组团,北靠桃花山与城东组团相邻,南邻泉州湾与石狮相望,是泉州湾滨海城市建设龙头。

  根据东海组团控制性规划,其规划区总面积28.9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8.7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约25万人。规划区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目标,突出公共服务、商贸服务功能,规划定性为泉州市行政文化中心、商务中心、现代滨海宜居组团,是最具未来影响力的地块。

  突出沿江发展向环湾面海发展的转变

  2007年初,指挥部在分区规划用地范围内将东海组团主要划分为东区、西区、法石保护街区和云山区四个片区,委托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分别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并先后通过市规划局组织评审。本次修建性详细规划重在用地、交通、市政设施方面实现城市由沿江发展向环湾、面海发展的转变,实现泉州湾的区域整合与共同进步。

  其中,东区在功能结构上,突出起于观音山,止于泉州湾,串接行政办公、文化展示、会展商业服务三大功能,凸显公共活动与山海景观交融的空间轴线,突出综合商务、综合商业和综合旅游功能。

  西区规划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围绕新行政中心,塑造集现代居住、商务办公、商业金融、文化休闲、旅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服务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后厝、 虫寻埔两个商务商业综合区。

  法石街区是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保护规划江口片区中古迹最集中的地区,因此坚持规划“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方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云山片区是典型的城中村,结合东海隧道西洞口连接线及用地现状进行改造,形成办公、商业、居住综合区。

  全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中的蓝图正步步走到生活中,未来的东海四通八达,已经通车的泉州晋江大桥将东海与晋江、石狮的距离缩短了一半,即将开工建设的东海隧道将成为连接东海片区与中心城区的快捷通道。

  据介绍,东海指挥部还将根据片区的开发建设需要和实际情况,继续有序推进片区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首先,要完善行政中心周边的综合大道和纬一路等8条市政道路工程,综合大道、景观东西路和滨城大道连接线四条主干道分计划9月份完工;纬一路、纬二路、经二十路和纬二路西延伸段四条支路计划11月份完工。

  其次,要加强东海片区与周边组团的联系,规划建设东海隧道和后渚通道工程,紧跟东海隧道其后,后渚至城东通道工程已完成可研评审,计划年底前完成前期工作。

  东海滩涂区域内的市政配套工程前期工作也在抓紧进行中,包括纬五路、东滨大道、滨城大道南段、经十四路、经十七路、经二十路等,目前设计方案已经规划部门评审。

  一环绕城 两重环湾 多向放射

  泉州规划城市快速交通干线系统

  为适应城市空间拓展要求,市规划局开展了城市交通专项编制研究。《泉州市快速干线系统规划》以“环湾高端职能环”为核心,形成以“一环绕城、两重环湾、多向放射”为主要特征的城市高快速干线系统,建构城市道路主骨架。

  “一环绕城”:即泉州绕城高速公路,主要由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支线(斗尾—塔埔互通—张坑)、泉三高速泉州段(张坑—晋江)和区域中部快速通道(晋江—石狮—跨海大桥—塔埔互通)围合而成,全长约100公里,共设有11个互通出口,5个枢纽互通。绕城高速重点将主城区与惠安、石狮、晋江和南安这几个环泉州湾的主要城市组团连接起来。

  “两重环湾”:在环湾大城市的核心和外围构筑两条环湾快速路,用于衔接绕城高速和城市交通性主干道,提升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其中,一重环湾指沿未来城市的“环湾高端职能环”外围布置。环湾快速线规划起于惠安县崇武以西东坑,经洛秀百崎—东海行政中心—晋江仙石片区—陈埭以东环湾发展区—西滨镇—石狮水头—蚶江—鸿山镇与规划区域南部快速通道衔接,全长约47.5公里。二重环湾主要沿泉州中心城区、晋江、石狮三大组团外围布设。该快速路起于洛秀北部,经324国道跨洛阳江—万虹公路—双阳片区—朋山岭隧道—高铁泉州站—北峰片区—跨晋江进入江南片区—沿泉三高速公路走廊—高速公路牛山连接线—晋江行政中心—石狮—永宁镇,全长约67.5公里。

  “多向放射”:规划以环湾城市为中心,向惠安—泉港、南安、晋南和南安南部等方向布置6条的快速路放射线和环湾内部的快速路联结线,以进一步强化环湾大城市各组团的空间联系和提升环湾大城市对外围乃至内陆地区的辐射力度。

  环湾城市轨道交通线约204公里

  《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显示,环湾核心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里程约204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了由以大、中运量轨道交通线路为主线联系环泉州湾各核心组团和以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线路为补充线联系核心组团与外围组团两个不同的层次网络,轨道线网呈现与城市用地规划相符合的环放式的线网形态,其中环湾核心区的线路里程约204公里。市规划局在组织综合交通规划、快速干线系统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同时,还结合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开展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中心城区主要道路行人过街设施布局规划》等研究工作。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