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万里长江上最美丽的大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
扬州火车站全貌。
|
去年9月20日,东关街整治后开街。
|
万花园二期碧波荡漾,宛如水墨长卷。
|
扬州,这座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日益焕发出更加绚丽的青春。
扬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都凝聚着江泽民同志对家乡的深情关爱……
2000年10月,江泽民同志陪同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视察扬州并题词:“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
2005年5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扬州时再次题词勉励:“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扬州。”
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江泽民同志的题词,为新世纪的扬州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
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一块块奖牌,尽显460万扬州人民为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而奋力拼搏的生动实践。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桥、铁路、机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性突破,铺就了扬州世纪腾飞的跑道。
几个重要的时刻,注定要成为扬州的城市记忆并被历史永久定格!
——2000年10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踏上初秋的扬州,欣然为即将开工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题写桥名。10月20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正式开工。典礼现场,江泽民同志亲自挥锹为大桥奠基。
——2004年5月1日,宁启铁路扬州段开通。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扬州站”三个大字熠熠生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扬州,为“扬州站”揭牌。扬州从此结束了“地无寸铁”的历史,实现“百年梦圆”。
——2005年4月30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亲临剪彩。成千上万的扬州人扶老携幼潮涌般地来到长江边,他们要亲眼见证千年历史跨越的一刻。通车典礼现场,多少人情不自禁,热泪盈眶。他们期盼这一刻,已经太久太久了。
半个多世纪前,风华正茂的江泽民同志赴沪求学,他从东关古渡出发,沿水路来到离城区20公里外的六圩码头,再乘船过江。回忆起当年情景,他仍然历历在目:“我们小时候上学,过江很不方便。当时想,要是将来造一座桥该有多好,那真是为百姓造福啊!”深情数语,道出了长江两岸人民的心声,揭示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古老的扬州“因水而兴”。兴盛于汉,繁盛于唐,鼎盛于清。清代的扬州已经成为中国盐运和漕运中心,跻身当时世界十大城市行列。进入近代,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迅猛兴起,扬州也因交通落后而衰落下来。21世纪之初,一篇《落日的辉煌》引发了扬州人的深思与警醒。扬州难道只能偏居一隅、自甘落伍吗?扬州奋起直追、再创辉煌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跨过长江,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这是扬州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声“号角”。
曾记得,大桥贯通的那一天,市委、市政府组织了“走过长江”活动,一批接一批的人群徒步走过大桥,从党政领导到市民群众,从机关干部到青年学生,从企业老总到普通职工,人人脸上写满笑容,豪情油然而生:“镇江,我们走过来了!”“苏南,我们来了!”扬州人欢呼:“终于把江北的帽子甩到长江里了。”
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又谋划新一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支持下,苏中江都机场、宁启铁路复线工程和电气化改造今年下半年即将开工,淮扬镇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南延、五峰山过江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扬州人日思夜想、矢志不渝的“铁(路)、公(路)、机(场)”将要全部成为现实。
这是一个时代的跨越。“江海湖河相通、水公铁空联运”的立体交通格局正在形成,扬州一跃成为现代交通节点城市、区域交通中心枢纽。由此,城市的区位优势迅速提升,扬州新一轮跨越发展的腾飞跑道尽情铺展。
沿江开发、园区建设不断推进,车船、石化、机电支柱产业和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三新”产业竞相发展,扬州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大加速。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长三角经济圈,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是中国经济追赶世界最强劲的引擎。扬州作为城市群中一员,如今已成为后起之秀。从2002年到2008年,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等六大经济指标,六年翻了两番。这一组指标,正是扬州广大干部群众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生动体现。
2001年,扬州响亮地提出“工业强市”、“工业第一方略”,向工业要速度、要效益。扬州直面计划经济时代积淀下来的深层次问题,打响了深化市直工业企业改革的攻坚战;在成功转换机制后,又适时提出了工业技术创新和企业二次创业的“双创”战略和突破重要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三重”战略。
2002年,扬州在全省率先启动新一轮沿江开发。大江大河孕育了现代工业文明。改革开放的扬州人用世界眼光重新考量自身的资源禀赋、发展路子,科学决策,移师沿江,推动经济发展从“运河时代”走向“长江时代”。规划引领开发,市开发区、化工园区、出口加工区、邗江开发区、维扬开发区、广陵产业园、江都开发区,沿江板块构成了崭新的生产力布局,资金链、产业链、物流链,顺着81公里长江岸线不断拉长加粗。布局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沿江地区,像一条宽阔的飞机跑道,承接着世界资本的快速降落。目前,扬州80%的工业产值,80%以上的利用外资、民资,80%的财政收入,都集中在沿江地区和园区。
沿江开发、园区建设,已经成为扬州快速发展的主阵地。今日扬州,告别了过去“摊大饼”式的粗放发展方式,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浪潮扑面而来,一种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红火景象催人奋进。短短几年间,已有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扬州已经连续5次上榜台湾机电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电电公会)评出的大陆最适宜投资城市。眼睛向外、善借外力,寻找战略投资伙伴,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扬州启动招商引资、招商引智的双“引擎”。七年来实际利用外资65亿多美元,新增民资注册资本1387亿多元。
昔日的扬州,富春包子名闻遐迩,是一座以传统服务业为经济主体的商贸城市;如今的扬州,4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见证着新型工业化城市的崛起,车船、机电、石化和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重点的新能源、以半导体照明(LED)为重点的新光源、以碳纤维和化工医疗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一个个鲜活的产业名词,刻上了扬州标签,令人刮目相看。
早在2002年,扬州市委、市政府就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既要经济效益,又要生态效益”、“既要小康,又要健康”的理念。2006年又明确提出:不走过去发达国家那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老路”;不走先发地区同业竞争、同构发展的“熟路”;不走粗放发展、低质增长的“套路”;不走以牺牲人文、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弯路”;不走经济发展较快,老百姓得实惠较少的“狭路”。扬州致力于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推进科技创新型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三赢”新路。如今,扬州的科技创新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去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860亿元,增长48%;50家企业被国家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市获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50项;扬州已获批成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江苏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建立了中科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国家级光电检验检测中心、江苏省半导体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大—扬州光电研究院、南大—扬州化工研究所、西安交大(扬州)科技园等一批“三新”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和发展载体。
带着崇敬守护历史文脉。保护、利用、改造、复兴,一股积蓄已久的文化张力强势爆发。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根,是城市的魂,也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守住城市的根、留住城市的魂”。在城市化加速涌动的大潮流中,扬州带着崇敬守护珍贵的历史文脉,不与人家比高楼、比规模、比洋气,而是比特色、比秀气、比文气,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扬州独特的、具有通史性的文化景观,写就了一个古老文化城市走向现代文明城市的新型“扬州版”。
“双东”历史街区,一扇打开集萃古城的人文窗口,一条绵延不绝穿越千年历史的文化长廊。今天,置身其中,传统文化触目可及,古韵古风扑面而来,令人感受到扬州古城的古朴典雅、大气从容,它已经成为展示扬州明清文化的鲜活“样本”。
“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这一科学理念渗透在了古城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古城保护由点到线到面渐次展开。这些年,扬州修缮了个园、何园、卢氏老宅、吴道台古宅、汪氏小苑等一批文化景点和名人故居。
文化博览城建设,一个展示扬州历史文化的系统工程。200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扬州市2001—2010年文化大市建设规划纲要》;2002年,对打造“文化扬州”作出全面部署;2003年,文化博览城计划出台,并召开专题大会,全力打造“文化博览城”。
2005年10月9日,由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的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及扬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这座地标性的建筑,加快了扬州打造“文化博览城”的进程。
这几年来,扬州挖掘文化资源,利用历史街区、名人故居及古建筑,新建、改建和修缮了一批博物馆,其中崔致远纪念馆、扬州中国佛教文化博物馆、中国剪纸博物馆、扬州钱币博物馆、广陵琴派史料陈列馆等近30个博物馆、纪念馆相继建成,古城四门遗址保存修复,充分展示了名城文化内涵,让市民了解城市文化,让外来游客认同扬州文化。
秀美的新扬州,秀在外观形态,美在文化内涵。
作为湖上园林典范的瘦西湖,一直是扬州城市的金字招牌。2005年5月,江泽民同志视察瘦西湖,并欣然题词“诗画瘦西湖”,笔端凝聚着对秀美扬州、生态扬州的赞美与呵护。
“瘦西湖是一块璞玉,需要我们用‘扬州工’精雕细琢,打磨成世界级美玉。”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实施了瘦西湖景区的“东扩”战略。2006年1月1日,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工委、管委会正式成立,先后实施了万花园一期和二期工程,有序搬迁了200多家工厂、5000多户居民,昔日杂乱的庄台,被整饬为3000亩开放式的生态公园、1500亩人文湿地景观和11公里窈窕曲折的水上游览线,从五亭桥放眼望去,一幅以水为灵魂,以园林人文景观为内涵,以大明寺为背景的天然国画长卷,尽收眼底。群芳争艳、石壁流淙、四相簪花、锦泉花屿、醉月飞琼、风泉清听、史迹寻芳、戏水融情等历史景点,恢复重建,与原有的小金山、白塔相互辉映,美不胜收。经过近3年的精心打造,瘦西湖景区新增5平方公里,一下子扩大了5倍。这幅山水一体、无缝对接的水墨长卷,重现了“两岸花堤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
扬州,因水而灵动。古运河是扬州的一条“母亲河”,近年来,市里先后投入10多亿元进行综合整治,现已成为集防洪、排涝、灌溉、通航、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文、生态、繁华、欢乐”之河。与此同时,还对市区20多条河道进行了整治,如今,河水清澈、花木扶疏、游船穿梭、市民垂钓、悠然亲水……
“绿杨城郭是扬州”,如今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几年来,扬州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每年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市区绿化总面积已超过1300万平方米,形成了滨河、沿路、环城400多公里的风光带,市区建成了200多个小游园,市民出门300—500米,即可进入公园休憩、漫步。
2006年,扬州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这无疑是对这座人文、生态、宜居城市的最高褒奖。
万事民为先。8年8个“一号文件”,践行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执政理念。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2002年开始,扬州市委、市政府连续8年出台关注百姓、纾解民困、改善民生的“一号文件”,从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基本住房、基本医疗和困难群众子女就学、下岗职工就业,这些人民群众最急、最难、最盼的事入手,破解难题,多办实事。
扬州的“831工程”,全国首创。2003年,扬州开始面向人均住房面积8平方米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市区常住10年以上的困难户提供安居帮扶。通过建立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安置房、解困定销房、解危房、限价商品房,构成住房供应体系,让10多万户居民改善了住房条件,3000多户特困居民、近2000户危房户住上了新房,实现了“居者有其屋”、“居者优其屋”。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一体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有序推进。连续3年实施零就业家庭、零转移家庭的就业保障工程,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建立,基本做到全覆盖。84.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制度实现全覆盖。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69万人,参保率达95.6%;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达85万人,参保率96.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77万人,参保率达99%……一系列的民生工程创新举措,生动诠释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2008年8月1日,《人民日报》以“百姓为上,民生为先”为题介绍了扬州的成功做法。
“有笑脸的城市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城市,有笑容的市民也是最幸福的市民。”2006年10月,前来为扬州颁发联合国人居奖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安娜·蒂贝琼卡女士在扬感慨说:“我看到这里到处洋溢着笑脸,体现出这座城市的幸福度、舒适度、安全度。”
据国家、省有关部门随机抽样调查,扬州市民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满意率在90%以上,对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满意率达96%以上,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6%以上。
烟花·三月·扬州……这流传千年的美好意象,在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中,正绽放出更加鲜艳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