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顺德“水云间” 何日再重现?

admin 2009-03-27 来源:景观中国网
  在琼瑶的小说里,有个“水云间”如梦如幻。在杏坛南朗村,也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木棉坊,被一条河涌包围着,仅留四座不到两米宽的石板小桥,是村里人与外界往来的出入口,被人们称为是顺德最后的“水云间”。但时光如梭,原本美丽的河涌却变得垃圾如山、臭气熏天。

  河涌如今受到了污染。

 

  古朴的深巷。

一条废置的小船。

 

  在琼瑶的小说里,有个“水云间”如梦如幻。在杏坛南朗村,也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木棉坊,被一条河涌包围着,仅留四座不到两米宽的石板小桥,是村里人与外界往来的出入口,被人们称为是顺德最后的“水云间”。但时光如梭,原本美丽的河涌却变得垃圾如山、臭气熏天。

  与此同时,顺德区建设局选了包括大良大门流冲鹤、杏坛逢简和木棉坊四个村居,作为农村治污工作的试点。由于南朗村木棉坊的九成村民希望填涌,目前该改造方案暂停。但是,环保专家一致认为应对河涌进行清淤治理。

  【记者走访】  

  曾经桑基鱼塘 如今垃圾漫河涌 

  在老一辈村民眼中,木棉坊被形象地称为 “水鱼地”,四座石板桥,就是水鱼的四条腿。

  记者走访木棉坊当天,天空下着毛毛细雨。绿得逼人眼的树木,一排排整齐交叉的房屋,搭上青石板路极富意境。整个木棉坊并不大,沿着河涌走一圈,大概10分钟左右就可以走完。据当地的村民说,木棉坊虽不大,但是包围它的这条河涌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沿着河涌走,记者发现河并不宽,只有四五米左右,最宽的地方最多八米。“村里人当时都是喝这条河里的水,我游泳也是在这条河里学会的”。在陈先生的记忆中,以前村里人都要驾着一条小扁舟,出村里的大河涌,行近1个小时的水路,去桑基鱼塘干活。

  历史堪比逢简水乡 

  “木棉坊”的称谓主要得名于村头众多百年木棉古树。榕树、河涌、镬耳墙,在木棉坊现在还能找到这些典型岭南水乡景观的象征,但是木棉坊的特别之处,即在于它被整条河涌包围,独立于周边的村落,就像“世外桃源”很少为外人知道,一直在南朗村从事文化工作的陈用田告诉记者,除了目前大家所熟知的逢简水乡,其实还有很多散落在村居中的文化“瑰宝”有待发掘,木棉坊就是其中一例。

  如今,很多河段不是水草肆意疯长,就是被枯死的树叶和生活垃圾堵塞了河道,更有一段连接南朗村大河涌出口位置的河床完全被村民填掉,建起了房子,其中的一座桥也被填成了路。只剩下河边静静躺着的三座小桥和几个青石板小埠头,依稀可见当年热闹情景。

  据村民介绍,十多年前,随着一批制衣厂、塑料厂进驻南朗村后,木棉坊的外来人口渐渐增多。生活垃圾漫过了清澈的河面,有的村民还在河涌上建起房子阻断了河道。就是这样,一条曾经让整个村庄引以为豪的河涌,因为污染严重臭气熏天,蚊虫满天飞。

  【村民】

  九成人赞成填涌一劳永逸

  木棉坊同样遇到“填涌修路”的尴尬。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来,为了填河涌的问题,南朗村已经开了几次大会,每次都是占了九成以上的村民同意填涌修路。

  “填掉远比清淤好,清淤以后还要长期维护,维护不好的话,照样臭气熏天”,曾经住在木棉坊的陈先生,现在已经搬出去了,在离木棉坊不足100米处再建了一座新房。在他看来,填掉河涌,建一条内环车道,比较一劳永逸。而且以前由于四座桥很窄,村民就算有车也不能开进去,如果建成路就方便多了。陈先生还打算着,填了河涌之后,就将里面的房子建成车库。

  但是也有部分村民认为清淤比填涌好。“木棉坊是‘水鱼地’啊,没了水让它怎么活”,83岁的陈婆婆是自梳女,现在仍留守在木棉坊的一处老房子里,在她眼里,木棉坊是一块宝地,能养人。

  【环保专家】

  清淤或可还原水乡美景

  据顺德区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经3家环保企业专家们实地勘察,一致意见是将河涌进行清淤治理。据专家们分析,如果填掉河涌,以后下大雨,村庄很有可能会被水浸。

  专家们认为,河涌一旦清淤治理好,成功还原木棉坊旧貌,加上很多古树资源,将会是一个典型的岭南水乡,做旅游资源开发的话,其观赏性可与逢简媲美,填掉太可惜了。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还表示,填涌也要建排水系统,费用还将高过清淤,而且排水系统也需要经常维护,不然会造成堵塞,同样需要投入。

  【呼吁】

  拯救杏坛水乡文化

  “小桥流水众多的杏坛岭南水乡,很多第一手的文化资源都被湮灭了”,担任杏坛镇文化站站长30多年的邓家声告诉记者。

  原来,今年以来杏坛的很多村居都兴起“填涌修路”之风。“现在像木棉坊这样四面临水的小村落也迎来了生存大考,让人不得不思考,是不是河涌一旦被污染就该被‘填涌修路’”。邓家声呼吁应对杏坛的水乡文化进行保护。

  而昨日记者也从建设局了解到,木棉坊最终是“填涌”还是“清淤”,答案还有待南朗村与建设局的相关部门沟通。不过该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建设局正通过杏坛的城建办和规划部门等入手,不允许填涌,只可治理。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