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场馆再利用 国家会议中心不只是奥运建筑
国家会议中心
10月10日,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正式对外开放,自此,除了“鸟巢”与“水立方”仍需买票进入外,北京市民及前往旅游参观的人们都能够更便捷地近距离接触奥运建筑,一睹其英姿。事实上,奥运盛会过后,这些曾经在盛会期间聚焦世界目光的奥运建筑将投入改造,未来它们的角色如何转变,是否会延续奥运的余波,将其存在于北京这一地域上的意义永久延续下去,是人们更为关注的重点。
与“鸟巢”、“水立方”相比,处于奥林匹克公园场馆群中心、外表庞大的国家会议中心则低调内敛了许多。但步入其中,侧目其沿河岸而长跨距延展开来的庞然气势,又深受震撼。
这座纵向距离深长、体量庞大的建筑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国家会议中心是整个奥运建筑项目中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一个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2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下2层,地上8层,高42米,长398米,宽148米,配套设施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包括酒店、写字楼、商业等建筑。
奥运光环
在北京奥运会与残奥会期间,这里是国际广播电视中心(IBC)、主新闻中心(MPC)所在地,更是聚集全世界人们目光的关键节点。它也是奥运历史上最大的媒体中心。曾有人说,国家会议中心建设好了,奥运会就成功了一半,因为IBC和MPC将会成为超过2万名注册记者、摄影记者和赛时转播者们奥运期间的“家”,云集至此的世界媒体,直接检验着这项工程的好坏,感受中国的奥运设施。
比赛时,它同时也满足着奥运会击剑和现代五项的击剑、射击项目的比赛场馆需求,并在残奥会期间举行轮椅击剑和硬地滚球比赛。奥运会击剑馆位于主体项目南侧包括地下一层至地上五层。现代五项的击剑和气手枪的正式比赛大厅坐落在国家会议中心的四层,可容纳大约5900人,有比赛剑道5条。击剑比赛结束后,将进行现代五项比赛的击剑和气手枪项目,拥有10条比赛剑道和38个气手枪靶位。另外,安保、场馆运行和机房位于地下一层。首层宴会厅为击剑训练馆,设有14条剑道。赛时管理用房位于二层。三层北侧为击剑馆的热身场地,拥有热身剑道12条,同时设有运动员的休息及淋浴用房,南侧则是用于电视转播的功能用房。另外,商品销售及上层看台的观众疏散通道位于五层。
国家会议中心主体项目北侧为国际广播电视中心,赛时可为1.6万注册电视转播记者提供场地。在西侧附属的项目配套建筑中,两栋酒店可为记者提供880间住房,酒店的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二层可作为主新闻中心(MPC),为5600名注册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提供服务。
奥运光环下的国家会议中心自然于建设时需要紧紧依托此次奥运的基本理念——绿色、科技、人文。在实际操作中,为配合“绿色奥运”的理念和要求,设计、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恰到好处的绿色与环境设计、中央吸尘系统,北京第一例真空垃圾收集系统、自然通风设计、大量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都为中国绿色会展中心树立了典范。例如,6万平方米的屋顶巧妙地收集起雨水,再从处理系统流出时,直接灌溉室外下沉式花园里的植物,继而帮助降低地面温度;独特的室外“下沉式花园”设计,可以为国家会议中心每年省电38万度。
在“科技奥运”上体现于各项材料的先进性、科技性、智能化之中,而“人文奥运”则更多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上的体现,包括建筑语言、景观设计等方面,尽可能通过西方的眼睛来感受中国的文化,再创造出自己理解之后的文化,此外也包括一些人性化的设施配置,如为残奥会服务的无障碍通道设计等。
变身进行中
也许“国家会议中心”对很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因为“新闻中心”的影响力已先入为主地生根在众人脑中,而事实上褪下了奥运光环,“国家会议中心”才是这一建筑最根本的职能。在完成为奥运会服务的使命之后,它也将进入一段时间的改造,回复到本身职能上来,以满足会议中心的运营要求。
据了解,此次改造于2008年9月开始,预计于2009年底结束,在一年的时间里,这庞大体量的建筑要如何进行改造?担任此次设计的外方英国RMJM公司设计师之一的田先生在接受《楼市》记者采访时透露了其中玄妙。
“整个国家会议中心的占地被划分为了两个地块,当中还有一条市政规划路穿过,因此在设计时,将一楼部分保持了原有的市政路,一楼之上则全面连接,并分为南北两区域。”北区为展览区,其中包括一个2.4万平方米的大型展览厅,净高10米,仅仅3根立柱,可灵活分割成四个独立的展厅,楼体的最北端则设置为办公楼。南区主要为会议区,会议中心内共有大小不等的会议室近100个,配备了最先进的会议视听设备,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从20人到6000人不同规模的会议、宴会、演出、新品发布、公司活动等多功能服务需求。其中最大的会议室6400平方米,可容纳6000人,大宴会厅4860平方米,可接待3500人的宴会。
事实上,在奥运比赛期间,北区主要为IBC所在地,因为电视媒体需要有足够大的空间放置设备,所以2万余平方米的超大空间恰好方便媒体使用,同时根据各自需求可以再划分为不同的小空间;南区则为比赛场馆,可以灵活调整为击剑馆和射击场等。而从比赛场馆到会议室的转化,是依靠众多的轨道隔断,以及可以灵活设置的坐椅组成,从而实现空间不同需求的组合。
在交通组织上,前期规划时必须对赛前赛后的使用透彻分析。因为比赛期间,无论运动员还是政府官员、媒体、观众都有自己的独立性甚至是安全性考虑,因此在交通布局上做了一定的分流:观众从东面进入,运动员和政府官员从南面入场,而媒体则以北侧与西侧为主要交通道。比赛结束后改造为会议中心时,在交通上,内部交通将更为集中,而市政路上方的平台设置能够很好地起到中转交通的作用。
国家会议中心另一重要配套设施,是拥有443间客房的豪华四星级酒店——国家会议中心大酒店,连廊步行仅需三分钟,足不出户即可往来会展区与酒店客房。
改造完成后的国家会议中心,将完全承担起运营会议的职能,包括承办各类大中小型会议及展览等。
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建筑,一个需要在不同时期承担不同角色,进行角色转化的建筑,其在设计时必然要经受多方的压力和考验,譬如由于其业主身份的特殊——由国企来投资建设,而比赛期间又由奥组委来进行控制,这必然要产生诸多临时的改动,像安全系数、地面的荷载系数等在比赛期间要求较高,而赛后恢复为会议中心时又并不需要这样高的标准,因此如果保留比赛时的设计必然会造成日后的浪费,必须在初始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好日后的调整。
中西合璧
如前所述,国家会议中心的设计是通过西方的眼睛来感受中国文化后的再生表达,它凝结着中西方文化的精髓。承担此项目设计的团队由中方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外方的英国RMJM公司共同组成。从方案到具体设计由外方公司主导,从施工图到实际施工则由北京院主导,在中西方建筑设计者们的和谐配合下,国家会议中心得以诞生。
外方主设计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他们认为建筑就像时装,设计得太另类很容易过时,而他们的设计向来是尊重当地文化而且严谨的,在国家会议中心的设计上也尽量呈现出该建筑的中国特色。
其东立面的4个下沉式广场相互连通,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一个“胡同建筑”,而在东方人看来,它却并非一个开放式空间,如果非要给其一个定义,那大概可以称为“变性的中国胡同”。
而其外部形态的设计上则更能体现中国元素的充分融入,整个东立面400米的延长线,曲线是设计的主元素,弧状线条与建筑物前月芽形弯曲的河流相呼应。抽象而出后这“飞檐”形态的坡屋顶曲线与水中倒影的曲线合为一体,设计师们加入了水的元素并提炼,赋予了它一个很有意思的称谓——唇。这既是和谐地糅进中国元素,也是一种建筑语言的表达——形式上的以及“唇”这一延伸意义上的。
一根根的廊柱则被运用到会议中心的外立面设计中,延展开的立面在廊柱的衬托下,配合着屋檐的曲线,形似中国传统的拱桥。“这种桥梁的形态也暗示着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就如一座桥梁一般连通世界各国,体现人文、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在纵向的历史上也有了一种跨越性,面向未来。”设计师解说道。此外,他也向记者透露,其实早在设计之初,室内细节上也有一些部分运用了中国元素,譬如柱子的装饰图案、吊顶部分、用青铜器图案做墙饰等,后来因为考虑到与整体功能的协调而未被采用,只在材料上选用了中国传统的铜、石材、卵石甬道等。
北京城的记忆
国家会议中心占据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它地处京城北四环,亚奥商圈的核心,距首都机场26公里,驱车仅需30分钟,交通极其便利。由国家会议中心到天安门、颐和园、长城、十三陵观光游览或到东三环商务区、北京站、中关村都非常快捷。连接市中心、火车站和机场的地铁奥运支线在国家会议中心设有车站,更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国家会议中心。改造完成后,国家会议中心将会对外正式开放,届时,作为中国最大、最新、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完善的会议中心,国家会议中心将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能够满足大型会议、展览、多种公共活动和酒店客房需要的大型会展中心。
用设计师自己的话说,整个国家会议中心的设计“很低调”,但这样的设计又必然是在国际上走在前沿。它是一个让东西方文化在此碰撞的产物,体量不小却并不让人感觉压抑,不张扬,又蕴涵和谐的元素于其中。在设计师眼里,好的建筑一定是要符合使用的建筑。而国家会议中心设计的初衷便是满足日后众多会议会展举办场所的功能需求,能让日后使用它的人们感觉舒适满意,则它必定会在北京这一城市里留下记号,被人们记住,不仅因为它的庞大体量和外形,更是因为它所提供的使用价值。
“它耐看又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对于我们的设计而言,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参与到北京的城市建设中来,而非仅仅是营造一个标志物,但因为国家会议中心设计的成功,它未来必定会为人们所认知。”设计者如是说。
设计师解读
不管是否承担了奥运建筑的功能,国家会议中心的地理位置、体量、建筑形态及所担当的社会角色都会使它在建成之后成为一处标志性的建筑,但恰好是这一奥运会期间所要提供的多方面功能给我们的设计工作带来巨大挑战,赛时、赛后如何对功能进行布局,是我们面临的难点,需要周密地分析空间、组织及设计。对此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考虑:
首先,需要清楚一点,它最终的主要功能是会议、展览中心,因此交通组织、空间布局、结构设置等都要合理,无论是大至2万平方米还是小至几十平方米的空间,每一个空间的使用一定要有效率;其次由于它在奥运会期间具有独特的功能,必须要在设计中让其前后产生对比,在转换空间时能够自由转换。此外,除了建筑功能上的考虑,我们也思考了建筑形式的表达,因为是西方设计师所设计的中国的建筑,要如何表达中国的元素于其中,是一大关键。
——国家会议中心外方设计者英国RMJM公司设计师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