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松江发现多处明清古建筑

admin 2008-10-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拥有不少古建筑,图为大仓桥 晚报资料照片      松江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日前完成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田野调查。记者昨日从松江区文化部门获悉,自今


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拥有不少古建筑,图为大仓桥 晚报资料照片   

  松江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日前完成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田野调查。记者昨日从松江区文化部门获悉,自今年2月以来,普查队走街入巷,对风貌区0.2平方公里区域进行逐户排查,测量古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在调查中,新发现了明、清、民国时期古建筑23处,经专家组评估具有较高历史价值。

  最有价值明朝古迹

  现名为永丰街道的仓城地区,是上海3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位于松江市河南岸。因为史上多粮码头,明代松江大米进贡京城,漕运船队从这里出发,故名“仓城”。据介绍,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现存建筑大多形成于晚清、民国时期,保存有少量明朝建筑。此次调查中新发现的“水次仓关帝庙”则是为数不多的明代古迹之一,史料价值也最高。它的发现对于认识明代晚期宗教建筑形制和研究明清时期松江漕运文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水次仓关帝庙”现位于永丰街道玉树路上。该庙大殿除局部屋面、墙面有所损毁外,主体基本保持了原貌。大殿南边贴嵌有明代两方古碑。西侧有南北两厢,尚存北厢。正间四界梁,梁枋雕花。部分建筑特征在松江古建筑中属首次发现。

  外来建筑风格渗透

  本次新发现的23处古建筑不少在风格上独树一帜,如朱家廊发现的“杜氏佛堂”,在清末、民国初曾作为杜氏家庙使用。其六界梁的形制十分罕见,区别于松江明清古建筑中常见的四界梁。而中山西路的“陈连生宅”,天井北墙采用西式券门,是现存松江近现代建筑中体量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新发现中有一部分可以明显看出外来建筑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明清时期仓城地区具有巨大的经济吸引力,使得大批外来人士云集于此,经商交易并营造宅第。

  如“王春元宅”为清代晚期建筑,但宅第建筑布局与同期松江建筑迥然不同。专家初步判定,可能与王氏开设染坊有关。这一说法如成立,该楼将成为松江现存最早的轻工业建筑。

  大力挖掘水文化

  本次普查工作队在永丰街道的支持下,共复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不可移动登记文物保护单位81处,测量古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由于名人故居、古建筑大多散落在居民住宅区,给恢复历史风貌带来了很大难度。
  记者了解到,松江区政府正力争通过五年努力,逐步形成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基本形态与功能。由于仓城地区河流纵横,河多桥多,因此提出了大力发掘仓城“水文化、桥文化和老宅文化”的改造理念。

  改造内容将包括;在修桥的同时,计划重建北岸沿河长廊景观,设置相对密集的埠头和漕运码头,再现明清漕运风貌和沿河商业兴旺的景象。在今后数年中,还有望沿河建造县官署、丞舍、行署、公廨、仓王庙和仓廒等“粮仓漕运”标志性建筑。□通讯员陈佳欣记者王楠报道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