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百慕大”:怪象与真相之间的微妙距离
除了有些传说因为当事人或有关方面拒绝采访而无法证实外,离奇的车祸是真实的,死亡和事故也是有案可查的,那么,在传言和怪象的背后,事实真相究竟怎样?《发现周刊》记者经过详细调查,一一解开这些神秘的谜团。
风水人士一向对此颇有研究,他们从“王气”、“气场”的角度,解释了怪象的成因。不妨听听他们的一家之言。
太庙是否真有暗器
在明故宫诸多建筑遗存中,给人感觉最奇异的就要数太庙了。在民间传说中,太庙是皇家祭祖的地方,为皇家建筑的重中之重,谁敢擅动就会横死。难道说,太庙在建造之初,也会设有机关暗器,或者像埃及金字塔那样下有诅咒?明故宫附近,是否真的像传说中那样阴气重?
太庙是朱元璋用来祭祀祖先的地方。按照古代建都“左祖右社”的思想,也就是宫殿的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禝坛,祖庙建在东边,社稷坛建在西边,左右对称。朱元璋初建的太庙有四座,每座庙里都供奉一位祖先,而且庙都面向南。到了洪武九年,朱元璋改建了太庙,形成了“前庙后寝”的格局。“寝”是用来供奉祖先皇帝牌位的地方,一般会放上五代祖先的牌位,而当时,朱元璋供奉了祖上三代的牌位。朱棣当上皇帝后,太庙里的牌位就多了朱元璋和建文帝两人。在祭祖的时候,会先把祖先从后寝请出来,在正殿举行祭祖仪式。
朱元璋会不会在建太庙的时候,先请巫师来做一场法事?600多年过去了,这已经无人知晓。明史研究专家认为,朱元璋是一个很诡异的人,他疑心病重,他建造的太庙里会不会含有类似埃及金字塔的皇家诅咒,以防止后人侵占了他们家太庙的地盘,这很难说。
8月27日,南京一位对风水很有研究的人士走了一趟太庙遗址。她一看到两排整齐的石柱础,就认定这里应该是太庙的神道。她在石柱础的长廊里坐了片刻,就说感觉到了一种灵异,这里似乎有很多皇家的灵魂。而后,她又在长廊的石板上躺了下来,脚心朝南,闭目聆听后,说:“能够听到一种轰隆隆的磁场辐射声音,一般情况听不到,静下心聆听就可以听见。”她表示,虽然明代皇帝们都没有葬在这里,但祖先的魂魄还在这里,所以,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磁场。在她看来,太庙还真是个不寻常的地方。
不过,东南大学教授潘谷西说,太庙在建造时其实并无出奇之处,它也和明宫殿一样,用了巨大的石柱础做基础,也是木质结构,采用了明代皇家用的琉璃瓦,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结构。因为这里是祭祀祖先的地方,都是皇帝家族的人来祭拜,自家人不用防备自家人,所以,也不会像陵寝地宫一样,精心布置,防止后人盗窃。
“龙头之气”改变了气场
明故宫在太平天国时期,就只剩下了残垣断壁。如今,明故宫遗址也就剩下明故宫遗址公园和午朝门遗址公园了,明代的宫城格局早已看不出来了。60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朱元璋看中的“龙头之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南京的一位风水人士说,东边在《易经》中是春生之地,明代选择城东为皇宫,有利,但也有两大缺陷。朱元璋并没有占据真正的“龙头”,明故宫在紫金山的西边,在风水上,山南水北为阳,而明故宫却是在紫金山的西边。朱元璋本来想以紫金山为“靠山”,但是,紫金山太巨大了,朱元璋并没有下令把紫金山变成皇家后花园。这样一来,皇家宫殿反被紫金山所控制,站在现在的四方城,就能把明故宫看得一清二楚,从安全角度讲,这是兵家非常忌讳的,等于“自泄门户”。另外,当年皇宫是填燕雀湖建成的,造成了下洼,这种下陷,就象征江山不会牢固。
如今的明故宫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恢宏建筑,遗留下的是皇家曾经使用过的地皮。风水人士说,虽然地面建筑没有了,但皇家精神还在,从表面人们看不出什么,但精神是无形的。明故宫一带具有非常巨大的文化价值,结合明代的社会功能,这一带如今还是非常神圣的地方,好好利用这种文化价值,把它600年前的功能进行延伸,就会带来非常旺盛的人气。比如,延伸明故宫的功能,把这里建成明皇宫微缩景观,或者设置共用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国家的、又是公共设施,这种设施的功能并没有破坏历史遗存,会带来兴旺。
但如果改变了原来的“根基”,把明故宫一带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变成世俗之地,变成商业、饮食的地方,那么就会达不到商家想要的繁荣,反而会是谁建谁倒霉。原因很简单,这里的“根”没有了,过去的功能和现在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自然就旺不起来。而且,明故宫一带已经形成了一个“气场”,这个气场是无形的,也是让现代人感觉特别神秘的地方。
当然,这只是民间的说法,风水人士的说法究竟是否有道理,我们带着疑问采访了政府有关部门。
遗址开发是个复杂问题
明故宫的遗址上,曾经有人提议建江苏大剧院,据说,已经通过几轮论证,但最后,文物局还是否决了。地铁二号线,有关方面曾想在明故宫中轴线上开地铁出口,但国家文物局一纸批文,否了!为啥不能建这些设施呢?文物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说,明故宫遗址是全国重点文保级单位,在该遗址上建大型设施对原貌、原址保护都是相当不利的,所以不能通过。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也说,明故宫遗址是标准的大遗址宫殿。在保护大遗址问题上,不是光看地下文物有多少,更应该看它的空间关系,不管有没有文物都应该保护起来。现在人们看文物有没有价值,不是说金银珠宝就有价值,而是看它的空间价值,看它能够给市民带来多少文化信息。
然而,在地质学家眼中,明故宫的神秘,应该从这里特殊的地质构造去找原因。
“华沙百慕大”的真相与明故宫的怪象
地球就像一部万卷书,沧海桑田都被忠实地记录在地质层中。翻开这部“书”,你可以看到——一亿年前明故宫曾经是火山爆发地,经常喷射出岩浆,3000年前,明故宫曾是古秦淮河道的河床,直到1366年,古燕雀湖填平作为建造皇宫的基地,明故宫地下的水系也就此戛然而止。明故宫成为南京的百慕大,跟这特殊的地质情况有关。
在波兰首都华沙,同样也有一个“陆地上的百慕大”,是一个三角形的公路中心,这里发生的车祸不计其数。经过无数次检验,这里所发生的车祸都非路况、车况、气候的原因,也不是驾车者酒后开车。明明是风和日丽的日子,视线极佳,司机精神抖擞地开车前行,可是一到这个路段,人就会不由自主地精神恍惚,头昏脑胀,心神不宁,全身乏力,随后就失去了自控能力。
更奇怪的是,某些动植物也忌讳或特别喜爱这块“三角地”。例如,枫树、榛树、柳树、常春藤等在这里生长得特别快;而杜鹃花、棕榈等却厌恶这个地方;苹果、杏、樱桃等果树竟会生斑枯萎,甚至只开花不结果。猫、蛇、蚂蚁、猫头鹰在这里生活得很好,蜂蜜的产量比别处高1/3;然而,鹳从不在这里筑窝繁殖;猪、狗等动物也不愿在这里逗留;这儿割的草送到奶牛嘴边,奶牛竟会拒食。
这个“三角地”里到底是什么在作怪呢?
经过科学家们的勘测,发现是“地下水脉”在作怪。这里地下有重叠交叉、大大小小的河流组成的流水网,地下水脉的辐射量较之宇宙射线要强好几倍,会影响到人和动植物。但是因为身体因素的原因,有的司机受到辐射便失去自制能力,有的司机则经得起这种辐射故而安然无恙。
那么,明故宫的地下,究竟是怎样一番情况呢?
对于明故宫下面的地质层,早在上个世纪末,江苏省地震局的专家们就通过精密磁测搞得一清二楚。
明故宫一带下面的“基石”要数到地质最深处的火山岩了,它形成于一亿年前的中生代。专家告诉记者,可以想象一亿年前南京的地质曾经出现过一次重大的变革,大量的岩浆喷出了地表。到了晚期,即白垩纪,则以强烈的火山喷发为特征,当时的南京气候炎热,火山的脾气也难以琢磨,时不时地爆发一次,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火山岩。但是火山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珍贵的礼物,火山爆发喷射出的岩浆迅速冷却,经过长期的地质变迁形成了如今的南京“基石”——火山岩。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杨达源告诉记者,早在3000年前,古秦淮河从今天的中华门和通济门之间往南流入今天的南京主城区,这条穿越重重丘陵多弯曲的古河道,直到明朝的时候才被逐渐孤立成河湖水系。朱元璋将古燕雀湖大部分填平作为建造皇宫的地基,其残留部分分隔在城墙外,成为如今的前湖与琵琶湖。南京东城墙阻断了青溪,成为今天的月牙湖……从此古秦淮河河道不复存在。而明故宫下面最主要的岩土层就是古秦淮河的河床冲击而成。
目前,明故宫的岩土层大约有30-40米厚,可别小看了这些泥土,它们就像蛋糕一样被清晰地分成三层,最老的泥土足有十万岁呢。
神秘地下水系是否形成怪异辐射
600多年前,建文帝有没有被烧死,有没有逃出明故宫,这已经是一个谜了。但建文帝出逃,却给明史研究专家留下了无限遐想。明末一位非常严谨的学者谈迁在《国榷》中写道:建文帝朱允炆最后一次处理朝政,是在奉天殿,他的皇叔朱棣攻打到皇宫时,朱允炆潜出西华门,来到外面的御河,也就是逸仙桥那边的河,然后走南门逃走。
谈迁给后人留下一个疑问:朱允炆是如何在万分危急中,从奉天殿逃到西华门,来到外面御河的?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宫殿之中有秘密地下水系,这个逃生暗道,也许是诡异的朱元璋特意造的。但这个地下密道,只有“掌门人”才知道,其他人都绝对不清楚的。所以,朱棣当时挖地三尺,也没有建文帝的踪迹、包括尸首。
明史研究专家马渭源说,朱元璋对人极度不信任,生性多疑,这种多疑心让他杀掉很多大臣,来为建文帝当皇帝铺平道路。也许考虑到孙子有一天皇位会被夺,没处藏身,所以朱元璋在地下特意做了设计,布置了很发达的水系,这个水系宽阔到可以供小船通过,也许途中还设计了机关、卡哨,但这些秘密设施都只有皇帝(后来的建文帝)一人知道。这种水系是用巨大的青石条筑成的,而且后人在考古发掘中还真发现了巨大的青石条。
明故宫的地下水系究竟发不发达,有多神秘,专家也分成两派,多有争议。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副教授王根富,曾经对明故宫的地基做了考古勘探,他就认为地下水系并不存在。据他介绍,明故宫的地基是由黄土和鹅卵石交错堆积而成的,通常是十几厘米的黄土夹一层鹅卵石,一共有15~16米厚,而且在地基中还发现了琉璃瓦这种建筑用料。由此可以推断,明故宫在建造时,是一边填湖一边建造的。同时,考古专家还发现在明故宫三大殿下有夯土层基础的存在,但是并没有看到排水系统。可能是解放初期搞土建的时候被破坏掉了,就在现在的明故宫公园,是它的核心部位。因为明代的排水系统和现代的很像,距离地面非常近,所以在进行地面平整的时候整个都推掉了。
那么,曾经是水网密布的明故宫地下,在今日会否依然在兴风作浪呢?
江苏省地震局研究员侯康明告诉记者,在三年前地震部门开始对南京地下的活断层进行勘察的时候,曾经多次用飞机对明故宫一带进行航磁探测,并没有发现怪异的辐射量和“颠倒”的磁极等一些异常现象。
既然明故宫附近没有地质上的异常现象,为什么在明故宫附近发生的离奇车祸中,出事司机在回忆车祸瞬间时,都说脑子一片空白或者产生幻觉呢?记者带着疑问,找到了急诊医学专家、南京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的茅志成教授。
有些药会迷魂
如果司机开车前吃了某些会让人犯困、眩晕或出现幻觉的药物,那开车就容易出问题了。
让人犯困的药物中,最常见的就是治疗感冒的药,这些药物虽然可缓解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和流泪等症状,但吃药后易使人犯困。抗过敏药也会抑制大脑的中枢神经,引起镇静,吃了后会让人神志低沉、嗜睡;还有些抗偏头痛药,在吃了后也会让人嗜睡、困倦和疲乏。如果你在开车前吃了这些药,一边打盹一边开车,不出车祸才怪呢!
那么,哪些药物会让人感到眩晕或出现幻觉呢?最典型的就是镇咳药,像镇咳药右美沙芬、那可丁可引起嗜睡、眩晕;解热镇痛药中的双氯芬酸(扶他林、戴芬)服后可出现腹痛、呕吐、眩晕,发生率约1%,极个别人可出现感觉或视觉障碍、耳鸣。还有些抗病毒药,服用后的不良反应有幻觉、精神错乱、眩晕、嗜睡、视力模糊等。吃了这些药物后开车,万一在路上出现眩晕或幻觉,方向盘一歪,就会出事故了。
还有些药物在服用后会让人视力模糊或辨色困难,像解热镇痛药中的布洛芬,少数人在服用后可出现视力下降和辨色困难;解痉药中的东莨菪碱可扩大瞳孔,出现视物不清;一些抗癫痫病的药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在发挥抗癫痫病作用的同时,可引起视力模糊、复视或眩晕,使驾驶员看路或视物成双影。
睁着眼开“瞎”车不是瞎开
马路边停着一辆汽车,车子尚未熄火却长时间没有动静。围在车子旁的人越来越多,这是怎么回事?
有人上前询问,才知道是驾驶员的糖尿病犯了,瘫坐在驾驶室里。糖尿病人的开车安全问题,一直被大众所忽视。患糖尿病的司机较易出车祸,这可能和血糖起伏过大,影响判断力有关。因为糖尿病人出现低血糖反应时,会有无力、手颤、头昏、眼花以及认知力和判断力下降等反应。这个时候若没有及时吃药或者补充食品,会导致血糖持续下降,出现神志恍惚乃至意识丧失。而且,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也会影响驾车安全,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导致病人感觉迟钝或感觉异常;糖尿病人的视网膜病变比较普遍,也会干扰驾驶。医学研究表明,患糖尿病或癫痫病的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性比一般驾驶员高30%。
药物引起的车祸是可通过不吃药来避免的,但司机本身就有些可以导致车祸的疾病,那就很难避免了。除了糖尿病,最典型的就属发作性睡病。
这在睡眠障碍疾病中是相对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16例/万人,从儿童早期到老年期均可发病。如果得了这种病,就会出现不可抗拒的白天过度嗜睡和睡眠发作。病人可以不分时间、地点地犯困,如与客人谈话、听重要的报告、吃饭、走路、与恋人谈情说爱时都会突然哈欠连天,侧身便睡,甚至骑车时如果突然发作,车一放,倒地便睡。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十几分钟,长者可持续数小时,一天可以发作数次。
这类病人,看电视时会睡着,走路时会睡着,下楼梯时会睡着……假如一名发作性睡病的病人,正开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正巧发病,驾驶员趴在方向盘上睡着了,后果会是多么可怕!
还有一种病,叫“立体盲”。眼睛的健康,并不仅限于正常的视力与辨色力及暗视力,而且还包括常被人忽视的立体感觉。正常的眼睛可识别三维空间的物体,而立体盲的人因为缺乏立体视觉,常常会对物体之间的距离、深度、前后和凹凸判断失误,以致睁着眼睛开“瞎”车。
撞宝马的真实原因
除了药物、疾病的因素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会导致车祸的发生。
人饥饿时,体内血糖下降,就会使脑能量不足,出现头晕眼花、心慌、疲倦、精神不集中等症状,容易出车祸。但驾驶员也不能过分饱食,因为过分饱食易使人困倦。
噪音也会导致车祸,你别不信,有人在测试驾驶员视力时发现,音响大于107分贝,驾驶员的视力开始有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后,可通过神经系统使视力发生异常变化。过高的声音令人兴奋,使注意力分散,继而出现听觉疲劳、心烦意乱等现象,影响正确判断。开车时如果把收音机的音量放得过大,就容易导致这样的危险。
有些人在驾车感到疲劳时习惯吸上一支烟,以为这样会解乏提神,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调查表明,吸烟者发生交通事故的相对危险性与不吸烟者比例为1.5:1。这是因为,吸烟能提高大脑兴奋,吸烟时驾驶员更易冒险开车。而车内烟雾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引起视觉模糊、咳嗽等,也会影响行车安全。驾驶员长期吸烟,还会产生“烟草中毒性弱视”,这种病会导致双眼视力减退,视觉模糊,颜色不辨。有调查发现,驾驶员在开车前吸了4支烟,会使观测视力降低20%左右,思维反应速度降低25%,最为明显的损害是降低了驾驶员辨认红、绿颜色的视觉能力和对暗环境的适应性。
刚看完电视或用过电脑之后,也不要急于开车。因为看几小时电视或者盯着电脑屏幕后,人体血液中的维生素A会减少一半,视觉变得迟钝,辨色能力减弱,视力甚至会降低30%。看1小时电视,眼睛视力大约需要经过30分钟才能恢复正常。所以看完电视、用完电脑后,最好能休息一两个小时再开车。例如那位在媒体上班的金先生,就是因为在工作中一天10多个小时面对电脑,缺乏维生素A使他在路口会车的瞬间看不清前方的情景,这才一头撞上了横向开来的宝马车。
另外,夜晚娱乐时间过长、唱歌或泡吧之后,也不要急于开车。人的精神状态在强兴奋刺激下,听觉、视觉会受到影响。
金先生遇到的车祸,仅仅是个例,明故宫那么多离奇车祸,又如何解释呢?南京交管局事故科科长朱志强是位事故处理专家,经验丰富,再离奇的车祸,只要他到现场一看,准能说出道道。
蒙在出事司机眼前的黑布是啥玩意
有一句话,是朱志强反复告诉新来同志的:“交通事故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但万变不离其宗,分析来分析去,你会发现,很多事故都有相似的规律!”
据朱志强介绍,有一年他们处理过一个交通事故,一辆小轿车正常驾驶时撞到了树上,驾驶员受伤。事故并不复杂,但警方在调查事故原因时,却遇到了难题。事发地点道路非常开阔,又是大白天,而车子轮胎、刹车等系统都非常好,但驾驶员却不断地告诉民警,说他开着开着突然感觉到一团黑布迎面扑来,他吓得眼睛一闭,然后就感到一阵剧烈的撞击震感,等他睁开眼的时候,车子已经抵在了大树上。
按照驾驶员说的,民警开始以为是不是真有黑布之类的东西被风刮过来,从而造成事故。于是,警方就在周围到处寻找,却连个影子都找不到。于是,民警便调查驾驶员的驾龄,一查,是个新手,拿照才两个多月;事发前的早上,驾驶员因为琐事才与女友发生争吵,当时心情很不好。所以,警方便推断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驾驶员承认这些事实,但仍坚持有一团黑布,那才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
没办法,警方只好继续调查。你别说,当民警对车子车况再次调查时,果然发现了“黑布”。朱志强说,其实那就是车子的引擎盖。原来,该车是黑色的,检查发现引擎盖的锁扣发生故障。那么,在遇到剧烈颠簸的情况下,引擎盖有可能会掀起,如果驾驶员注意力不够集中的话,很有可能会把掀起的黑色引擎盖当成一块黑布。至此,这起事故才终于真相大白。
撞石狮子之谜也有谜底
但对于发生在午朝门公园南门口撞石狮子的这起事故,的确让事故民警头疼了不少时间。根据事发现场的分析,警方有几个疑惑。第一,御道街由南往北的这段道路比较开阔,照明路灯也很齐全,对于拐弯的这段路,警示标志也完全到位,驾驶员怎么就把车子冲上了路牙,撞到石狮子上呢?第二,车子毁损严重,但石狮子怎么就一点伤都没有呢?第三,驾驶员到底去了哪里?
随着民警对事故现场的进一步分析,警方发现事故道路上,没有一丝刹车痕迹。从这个角度推断,驾驶员没有采取任何制动措施。高速行驶的车子,遇到危险时没有刹车,至少是醉酒驾车。但就在进一步调查时却发现,方向盘明显往左打,而正是这猛打的方向盘,才避开了车头正面冲撞石狮子。从这个打方向盘的动作来看,驾驶员应该有足够清醒的意识。
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失踪的驾驶员。很快,民警在周边展开地毯式搜索,次日凌晨3点多钟,驾驶员终于被找到了,果然是醉酒驾车。随后,警方也从其家属处获悉,这人酒量极大,当晚他的酒喝得并不是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他发现石狮子出现在面前时,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出了猛打方向盘的选择,造成了事故现状。而石狮子,交管部门经过粗略测试,发现尽管过了几百年,而其坚固程度,仍然让人吃惊,“当车子在紧急转弯时,前引擎盖边角擦至石狮子上后,石狮子将前引擎盖掀了起来。而在瞬间的作用下,石狮子反倒受力很小,所以没有留下什么损伤!”
路况复杂是祸根之一
朱志强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根据事发现场,从驾驶员的因素、车况的因素、路况的因素、天气的因素等等出发分析,用不了多少时间,你肯定能找到答案。而对于明故宫一段,朱志强从事故发生的几率来看,其路段在午朝门公园南门处一分为二、之后又在中山东路路口形成了两个相对复杂的十字路口,路段有一定的复杂性;其次,午朝门公园大树参天,晚间视线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也给部分大意的驾驶员出了难题。再加上附近正在地铁施工,交通组织方式相对复杂,也会造成事故相对高发。
至此,明故宫离奇车祸多发的原因似乎找到了,又似乎没有找到。亲爱的读者们,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参与我们的探秘,也许能够有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