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江西三清山保护申遗:坚持做减法 申遗得满分

admin 2008-07-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7月8日凌晨,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出喜讯:中国“江西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获得“满分”——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全票通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
  7月8日凌晨,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出喜讯:中国“江西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获得“满分”——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全票通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国际上对大自然的神圣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三清山3年完成‘申遗’梦,说明我们坚持做‘减法’护生态的路子走对了。”在魁北克经历了3个不眠之夜的上饶市委书记蔡晓明说。       

  投入3亿多元做“减法” 

  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的三清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名,核心区面积230平方公里。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为,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 

  蔡晓明引以自豪的“减法”,其实就是千方百计地减少对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的人为干扰和破坏,也就是将游览区和服务区分开,最大程度减少旅游等人为因素给景区带来的环境压力。 

  在3年“申遗”过程中,三清山投入3亿多元,拆除与遗产保护要求不符的各类建筑10万余平方米,关闭了106家采石采矿和污染企业。 

  三清山的另一种“减法”,就是把山上的宾馆迁下来,实行“山上游、山下住,景区游、城里住”,实施“洗涤下山,净菜上山”。同时,通过对旅行社进行调度,使得组团游客和散客分开上山,减少景区的环境压力。 

  “过去确实走过一些弯路” 

  三清山投入巨资做“减法”,是因为过去旅游开发中做了一些不恰当的“加法”。 

  “现在我们收集的垃圾主要是矿泉水瓶和废纸,每天清运下山的垃圾十来公斤。要是3年前的这个时候,每天收集、清运的垃圾少说也有两三百公斤,还不包括污水。经营场所都往山下搬了,我们的保洁任务也轻松多了。”在三清山核心景点三清宫从事环卫工作8年多的邵士富告诉记者。 

  在“申遗”前,1平方公里不到的天门群峰景区,有6个星级宾馆;0.6平方公里的南清园景点,有3个星级宾馆;而在开发最早的三清宫,仅经营旅游纪念品、小吃等的服务摊点就达四五十个。大量的游客和经营人员吃喝拉撒全在景点,增加了邵士富等环卫工人的保洁难度,对景观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三清山藏在深闺人未识,吸引游客所需要的知名度和基础设施奇缺。后来,核心景区开始大量兴建旅游服务设施,一些人将三清山这样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片面理解为只能依靠旅游赚钱的“盆景”,对其“巧加雕饰”,以追求游客数量并尽量延长他们在山上的逗留时间。 

  “三清山的保护与开发,过去确实走过一些弯路。主要原因是开发初期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一山多治’现象比较突出,难以统一规划。同时,开发理念上过分强调旅游功能。”上饶市三清山管委会主任杨沙鸥坦言。       
  “申遗”成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申遗”综合整治中,三清山以“尊重自然,融合自然,崇尚人性化服务”为出发点,修复游步道36公里,新设移动公厕7座、气象水质监测站5个、管理工作站7个,遗产展示中心和视频监控系统高标准新建并投入使用,使得遗产保护管理设施更加齐全、科学。 

  去年10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彼得·沙迪再次来到三清山实地考察时,他吃惊地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整治工作,简直不可思议,就像是在变魔术,很多景点都无可挑剔。”  

  “‘申遗’成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如何应对知名度提升后可能大量涌入的国内外游客潮,如何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和保护能力,都是全新的考验。”杨沙鸥说。  

  据杨沙鸥介绍,三清山今后将继续坚持“申遗”中的好做法,把严格保护放在第一位,完善各项保护管理设施,减少景区的环境压力。同时,还将加强科学研究。目前,中国地质学会“花岗岩地貌景观研究中心”已在三清山挂牌成立,与广州中山大学合作设立的三清山植物研究所也即将挂牌,其首要任务是对三清山上的稀有植物品种进行太空育种试验。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