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 讲述五个中国建筑故事
3月到5月,在著名的美国纽约建筑中心,“中国建筑BuildingChina”展览正在展出,5位中国顶尖建筑师及建筑机构的作品首次集体亮相,在美国建筑界引起关注。中方策展人、著名建柱评论家史建表示,从观展者的热情可以看出,中国城市、中国文化正在成为国际交流的热点话题,中国建筑以及中国建筑师也因此而有更多机会登临国际建筑舞台,并获取着更强有力的话语权。
●5个建筑完整呈现,讲述与城市相处的故事
崔恺、都市实践、王澍、刘家琨、张雷,5位建筑师及建筑机构分别来自北京、深圳、杭州、四川和南京。他们的作品分别是北京的德胜尚城、深圳的大芬美术馆、杭州的象山校区、四川大邑文革之钟博物馆、南京的砖房子。这5件作品都是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据策展人史建介绍,“已经建成”这一点作为参展要求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此次展览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建筑作品展”,而是从城市的角度,关注一座建筑给周边地区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因此,从空地、设计过程、建造过程、使用情况到现实中正在这些建筑中发生的事情,都成为了展览展示的组成部分。
也正是因此,“因地制宜”被作为展览的主题,这也恰恰是5个位于不同城市的建筑的共同追求。而通过各种表现方式,展览向人们阐释的内容更加丰厚,图纸、影像、模型、照片等等,都只在完成一件事:讲述5个建筑的故事。
●5地建筑作品有着共同特质:本土精神、当代表达
本土化、当代性、国际化,目前,中国建筑师的实践表达着这些共同特质。以这5个建筑为例,它们分别属于5种不同类型,城市办公建筑,展览建筑,教育建筑,博物馆建筑以及居住建筑,但他们似乎都以自己的方式,阐释着各自对本土文化和当代建造的理解。
德胜尚城用灰色以及内敛围合表达对德胜门的尊敬;大芬美术馆试图让自己成为催化剂,激活混乱而缺少交流的大芬村;象山校区利用被抛弃的、当地的砖瓦材料营建了一个理想的园林城市,以回应身处风景区的得天独厚;大邑文革之钟博物馆用近乎宗教性的空间凝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记忆,并给予周边商业空间最大的自由度;而唯一的居住建筑砖房子,则是利用当地的红砖,以细腻的手法和经济的建造方式,和民间诗人、艺术爱好者等一起营建的,属于他们自自己的朴实优雅的乡野别墅。
●本土化是当代建筑师登临国际舞台的必经之路
谈到中国建筑的本土化趋势,策展人史建表示,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是在超越了试验性建筑之后的一种退守和回归。正是这种回归,吸引了国际建筑界的关注。
史建表示,中国的实验性建筑肇始于1980年代,当时主要受思想文化界、尤其是当代艺术的“八五新潮”的影响,但受制于社会生活状态和国家主义设计模式/体制的阈限,实验性建筑尚处于话语层面。直至1996年,留学归国的张永和的北京席殊书屋建成,标志着中国实验性建筑的诞生。王澍、刘家琨都曾是实验性建筑的重要代表,而崔恺虽身居国家设计院,也是实验性建筑的积极拥护和实践者。
而后,现代主义前卫设计实验遭遇到经济的起步和超速城市化现实,史建认为,实验建筑面对的问题被瞬间置换,实验性建筑师从前卫姿态转换为文化上的退守———重新面对本土文化资源,以及重新面对剧变现实,成为实验性建筑师裂变后的主要路向。这时,都市实践、张雷等留学海外的建筑师学成归国,加入到实验性建筑崩解后的众声喧哗,而对本土资源和现实的关注是他们与王澍、刘家琨、崔恺等人的共同特征,史建认为,对他们而言,这种“本土性”(因地制宜)与“中国性”无关,他们的设计有着更为多元的国际视野。
●建筑故事●
四川·刘家琨·文革之钟博物馆
空无却丰富红砖塑造凝思空间
终日享于喝茶、麻将和读报的四川,有个热爱收藏“文革”时期物品的人叫樊建川。大量藏品的展示和分享欲望是他营建建川博物馆聚落的初衷,以建川博物馆聚落带动新区的商业开发也成为自然而成的事情。用地由刘家琨与张永和联合规划。其中,刘家琨的“文革”之钟博物馆成为“聚落”是品质最优良的建筑。它无意建构外在形象,反而有意让出全部临街空间予街市,成为“无为”建筑。在内部,展示空间着意烘托展品的历史警示意义,营造出巨大的装置化展示墙面,以及壮观、空无的凝思空间。深圳·都市实践·大芬美术馆
活力建筑期待积极的管理
活跃的深圳大芬村中,画廊和交易市场遍布,手绘油画就像廉价服装一样成堆码放销售。都市实践的建筑师希望大芬美术馆成为对画匠们有用的展示场所;同时,要使美术馆的巨大体量“消失”,成为村民随意穿行聚会的公共空间。然而,眼下的美术馆遇到窘境,由于管理严格,它无法与这个村子和周边城市发生积极的关系。除了都市实践焦急的建筑师们,大芬村的画匠和村民们也在期盼着通廊开通、建筑开放。
杭州·王澍·象山校区
重塑废弃瓦片造园理念盖房子
这是一个人的、人文理想主义的校园规划和校园营造,两期营造环绕了象山,呈散点状分布山野间,随意而自然,没有刻意设计的建筑形象,也没有着意营造的中心校区,校区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城市。在象山校区,王澍有计划地大量使用了当地废弃的旧瓦,旧瓦大部分是1970年代江南初步富裕时期大量建造的产物,而今在再度翻造运动中惨遭遗弃。因此王澍笑称,象山校区赚了,赚了时间,刚一建成,至少50年以上的历史就已经有了。
南京·张雷·砖房子
乡野别墅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在南京郊外凤山脚下石臼湖边,有建于1970年代的粮库,砖房子就在粮库外围沿湖而建,取材于当地红砖使其有了砖房子的名字。张雷认为这些房子并不完全是他个人的设计作品,是和它们的主人:普通的民间诗人和艺术爱好者一起创造出来的。这些乡野别墅跟有钱人盖别墅“秀生活”是不同的,它们朴实、真实、便宜、有趣。
王拥军宅位在正中,面湖而建,呈U型,院落视野开阔,景色绝佳;又有小院,高墙紧锁,独对清空;叶辉是诗人,宅所在位置最偏远,静谧不求阔大。叶辉自言喜欢南方隐秘的、迷宫式的空间,他用中国传统伦理话语称自宅为
“和善的空间”,并以“阵雨别墅”名之,意思是朋友们来了聚会就像阵雨,过后又回归独对山野湖景的常态。本版资料提供/一石文化史建
北京·崔恺·德胜尚城
对胡同的延续对城楼的尊重
平展、内向、高密度的空间布局,青灰内敛的色调,对应于城楼的视通走廊,以及着意复建的古建筑小品……位于德胜门旁边的德胜尚城希望达成一种与老城空间肌理的延续。崔恺的设计初衷源于他对胡同的感情。于是德胜尚城具备了一种内向型的空间,走进它的过程似乎在完成一种“回家”的仪式:以从大街到小街,到胡同,然后进到院子,最后回到家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