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绍兴汤浦水库生态湿地通过水利部专家验收

admin 2008-06-18 来源:景观中国网
  旨在进一步提高汤浦水库水质的绍兴汤浦水库生态湿地工程于6月14日通过水利部专家的验收。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个生态湿地达到了国家标准,并称这是目前国内最大和最漂亮的人
  旨在进一步提高汤浦水库水质的绍兴汤浦水库生态湿地工程于6月14日通过水利部专家的验收。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个生态湿地达到了国家标准,并称这是目前国内最大和最漂亮的人工生态湿地之一。据介绍,工程能顺利通过验收少不了花草树木和鱼儿的功劳。

  据介绍,汤浦水库流域属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供水近200万人口,是目前国内较大的饮用水源专用水库之一,具有国内大型饮用水源水库的普遍性特征。从近年来该流域水质检测的数据可以看出,氮等植物营养元素严重超标,导致藻类爆发,从而使水质恶化,影响饮用水的安全。因此,该水库富营养化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为此,汤浦水库管理局聘请浙江大学进行了生态湿地的设计,在王坛镇舜皇庙边上的水库入口处,建造人工生态湿地公园。

  建成后的人工生态湿地公园分为常淹区域、难控区域和可控区域三个区域。在常淹区域种植沉水植物;在难控区域种植挺水植物;在可控区域种植去污能力强、景观效果好、具有一定着生能力的经济效益高的湿生植物。

  在专家的指点下,记者认识了常淹区种植的苦草、狐尾草、马来眼子草、伊乐藻、深水荷花、芡实、黄花水龙等18种沉水型植物、浮叶植物和深挺水植物。而在半米深的难控区,也认识了睡莲、萍蓬草、水烛、再力花、纸莎草、茭草等15种不同季节的沉水植物。另外,记者还看到湿地公园放养的青鱼、红田鱼、田螺等。

  浙江大学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在湿地中种植湿生植物和放养水生动物、底栖动物及贝类,形成了人工生态系统,当大量的氮、鳞等生物营养元素流入水库前,这个前置湿地就将较高污染物(植物营养盐)通过湿地植物处理,脱除大部分污染负荷,从而使水库水质达到安全、健康的标准。

  有识之士认为,绍兴汤浦水库生态湿地建成,不但有利于提高水质,同时也使它成了一个人们亲近自然、增长知识的好去处。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