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南昌”味渐浓 “红色主题”凸显城市魅力
admin
2008-05-09
来源:景观中国网
随着绳金塔这一“千年古塔”的修缮扩建,绳金塔文化圈成为南昌城市文化的重要色彩。 从滕王阁的重建、绳金塔的修缮、古街巷的打造、梅湖景区的扩容到“八一主题
随着绳金塔这一“千年古塔”的修缮扩建,绳金塔文化圈成为南昌城市文化的重要色彩。
从滕王阁的重建、绳金塔的修缮、古街巷的打造、梅湖景区的扩容到“八一主题”系列建筑的改建新设,一部贯通千年的古城画卷逐渐舒展开来,一股文风馥郁的南昌韵味开始生发、蔓延开来——
古街古楼流淌千年古韵
有着2200多年城市史的南昌,在阔步向前的征途中,从来就不曾放弃过对自身文化的寻根。滕王阁,这座古往今来有着“南昌标志”之称的“西江第一楼”,在1926年毁于兵灾后,销声匿迹60余年。1989年10月,经过史上的第29次重建,重又傲然矗立赣水之滨,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再现旧时人文胜景,也迈开了南昌文化建设的第一步。
1999年,被南昌人当做镇城之宝的绳金塔,在历经千年风雨之后,再次重修,扩建成占地45亩的景区。除修复绳金塔外,还建成千佛寺、孔子纪念堂、隆兴戏台、剑池、钟楼、鸣江园、民俗村、七门风俗图,处处皆景观,景景有故事。凭借绳金塔的吸引力,西湖区连续5年举办“绳金塔庙会”,该庙会先后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节庆50强”、“2006年度中国十大经济类节庆奖”,建筑文化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围绕绳金塔,体现徽派建筑风格的绳金塔北街也打造完成,茶楼、酒吧古风浓郁,吸引着四方游客。依据老街,南昌市兴建了豫章古驿道;在三眼井文化广场的基础上,打造了文化氛围浓厚的西湖路;重新改建了翠花街、朱紫巷,凸显出了古街历史风味。“传统与现代融和,生活与商业和谐”的建设目标,使南昌的古街古巷成为“有特色、有风格、高品位”的精品小街巷。
亭台楼阁蕴藏着旧时风情,古街古巷写尽了历史沧桑。当我们登楼临风,流连街巷时,无边的历史风韵将蔓延心头。
梅湖新园承接明清文脉
2007年8月18日是南昌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作为全省最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暨八大山人文化产业园开工建设。它的建设,将为南昌树立一个国际性文化品牌,并大大提升南昌的城市文化品位。
梅湖景区位于青云谱区南面,以八大山人纪念馆为核心,全面整合了周边的梅湖、梅汝敖故里、陈云故居、程允贤雕塑艺术馆等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呈现出一个韵味十足的“江南都市历史文化生态景区”。整个景区划分为水墨丹青区、文化博览区、水乡风情区、岁寒三友区、农耕休闲区、梅村思贤区和综合娱苑区七大功能景区,共有景点70余处。历时270余天的鏖战,景区一期工程于日前基本竣工,并于今年4月30日开园。
山复水转,层云叠翠,烟水迷离,置身即将揭开“盖头”的梅湖景区之中,一步一景,步移景异,宛如画中。
八大山人,这个被誉为“数百年才得见一二”的落魄文人,凭借一支笔、一张宣纸,绘出了中国文化一大高峰。三四百年后,我们已然看到,他的文化影响力正向整个南昌城铺展开来。
“红色主题”凸显城市魅力
80年前的一声枪响,让南昌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80年后,“八一品牌”及由此衍生的“红色主题”,使南昌又烙上了“英雄城”的印记,“红色文化”让南昌从国内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八一大道、八一大桥、八一中学、八一广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八一品牌”与我们息息相关。近几年来,做“红色文章”,打造城市个性,正成为南昌市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
2007年7月28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经过为期两年的改扩建工程后,重新开放,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和活动基地、4A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及八一起义研究中心,其建筑、设施、陈列达到了全国同类纪念馆一流水平。之后不久,又全面免费开放。在八一起义纪念馆改扩建的前后,南昌还对革命烈士纪念堂、朱德旧居、贺龙指挥部旧址进行了全面修缮。这一切,让南昌城因“红色”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但南昌人对“红色文化”的追求并未就此止步。除了正在紧张改建的“小平小道”景区外,新建设的方志敏广场正成为南昌市又一“红色景点”。方志敏广场位于滨江大道旁,1万平方米的面积上,分为“铁骨忠魂”纪念集会区、“红色畅想”革命足迹区、“薪火传承”景观展览区三大功能区,凸显出一位生于江西、成长于江西的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另据南昌有关部门透露,围绕新四军旧址,南昌还将全力打造“铁军广场”,在继续营造“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彰显着南昌“英雄城”的阳刚英武气质。
登高楼望落霞秋水,倾听一段盛唐的文坛轶事;入梅湖看园林美景,欣赏几幅明清的名人字画;穿古街看沧桑斑驳,感受千年古城的历史回响;访旧址探红色故地,体味80年前的金戈铁马……这些镌刻着南昌历史的“城市味道”开始渐行渐浓。
从滕王阁的重建、绳金塔的修缮、古街巷的打造、梅湖景区的扩容到“八一主题”系列建筑的改建新设,一部贯通千年的古城画卷逐渐舒展开来,一股文风馥郁的南昌韵味开始生发、蔓延开来——
古街古楼流淌千年古韵
有着2200多年城市史的南昌,在阔步向前的征途中,从来就不曾放弃过对自身文化的寻根。滕王阁,这座古往今来有着“南昌标志”之称的“西江第一楼”,在1926年毁于兵灾后,销声匿迹60余年。1989年10月,经过史上的第29次重建,重又傲然矗立赣水之滨,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再现旧时人文胜景,也迈开了南昌文化建设的第一步。
1999年,被南昌人当做镇城之宝的绳金塔,在历经千年风雨之后,再次重修,扩建成占地45亩的景区。除修复绳金塔外,还建成千佛寺、孔子纪念堂、隆兴戏台、剑池、钟楼、鸣江园、民俗村、七门风俗图,处处皆景观,景景有故事。凭借绳金塔的吸引力,西湖区连续5年举办“绳金塔庙会”,该庙会先后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节庆50强”、“2006年度中国十大经济类节庆奖”,建筑文化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围绕绳金塔,体现徽派建筑风格的绳金塔北街也打造完成,茶楼、酒吧古风浓郁,吸引着四方游客。依据老街,南昌市兴建了豫章古驿道;在三眼井文化广场的基础上,打造了文化氛围浓厚的西湖路;重新改建了翠花街、朱紫巷,凸显出了古街历史风味。“传统与现代融和,生活与商业和谐”的建设目标,使南昌的古街古巷成为“有特色、有风格、高品位”的精品小街巷。
亭台楼阁蕴藏着旧时风情,古街古巷写尽了历史沧桑。当我们登楼临风,流连街巷时,无边的历史风韵将蔓延心头。
梅湖新园承接明清文脉
2007年8月18日是南昌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作为全省最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暨八大山人文化产业园开工建设。它的建设,将为南昌树立一个国际性文化品牌,并大大提升南昌的城市文化品位。
梅湖景区位于青云谱区南面,以八大山人纪念馆为核心,全面整合了周边的梅湖、梅汝敖故里、陈云故居、程允贤雕塑艺术馆等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呈现出一个韵味十足的“江南都市历史文化生态景区”。整个景区划分为水墨丹青区、文化博览区、水乡风情区、岁寒三友区、农耕休闲区、梅村思贤区和综合娱苑区七大功能景区,共有景点70余处。历时270余天的鏖战,景区一期工程于日前基本竣工,并于今年4月30日开园。
山复水转,层云叠翠,烟水迷离,置身即将揭开“盖头”的梅湖景区之中,一步一景,步移景异,宛如画中。
八大山人,这个被誉为“数百年才得见一二”的落魄文人,凭借一支笔、一张宣纸,绘出了中国文化一大高峰。三四百年后,我们已然看到,他的文化影响力正向整个南昌城铺展开来。
“红色主题”凸显城市魅力
80年前的一声枪响,让南昌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80年后,“八一品牌”及由此衍生的“红色主题”,使南昌又烙上了“英雄城”的印记,“红色文化”让南昌从国内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八一大道、八一大桥、八一中学、八一广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八一品牌”与我们息息相关。近几年来,做“红色文章”,打造城市个性,正成为南昌市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
2007年7月28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经过为期两年的改扩建工程后,重新开放,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和活动基地、4A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及八一起义研究中心,其建筑、设施、陈列达到了全国同类纪念馆一流水平。之后不久,又全面免费开放。在八一起义纪念馆改扩建的前后,南昌还对革命烈士纪念堂、朱德旧居、贺龙指挥部旧址进行了全面修缮。这一切,让南昌城因“红色”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但南昌人对“红色文化”的追求并未就此止步。除了正在紧张改建的“小平小道”景区外,新建设的方志敏广场正成为南昌市又一“红色景点”。方志敏广场位于滨江大道旁,1万平方米的面积上,分为“铁骨忠魂”纪念集会区、“红色畅想”革命足迹区、“薪火传承”景观展览区三大功能区,凸显出一位生于江西、成长于江西的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另据南昌有关部门透露,围绕新四军旧址,南昌还将全力打造“铁军广场”,在继续营造“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彰显着南昌“英雄城”的阳刚英武气质。
登高楼望落霞秋水,倾听一段盛唐的文坛轶事;入梅湖看园林美景,欣赏几幅明清的名人字画;穿古街看沧桑斑驳,感受千年古城的历史回响;访旧址探红色故地,体味80年前的金戈铁马……这些镌刻着南昌历史的“城市味道”开始渐行渐浓。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