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人民建设现代化首都奋斗历程
admin
2002-05-14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中关村创业大厦
五年,在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历史上只是短暂的瞬间。然而,从中共北京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1997-2002),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却是空前惊人的。
五年来
中关村创业大厦
五年,在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历史上只是短暂的瞬间。然而,从中共北京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1997-2002),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却是空前惊人的。
五年来,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到2001年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北京的综合经济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改革开放全方位扩展;城市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回首五年,北京人度过了多少个令人兴奋不已的不眠之夜:新中国50年大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迎接新千年、北京申奥成功、举办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激情满怀,精神振奋,展示了跨世纪北京人的精神风貌。
回首五年,每一个北京人都会从所闻所见、衣食住行的变化中切身感受到:这五年,是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市政府正是在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带领全市人民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才取得了五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在首都现代化建设的史册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市委、市政府率先垂范,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首都各项工作全局,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认真总结过去,科学地规划未来,进一步明确了首都工作的方向,描绘了首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
绿草茵茵,西山如黛,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畔,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不久前,这里还是一片庄稼地,而今,规模宏大的北大生物城的崛起仿佛是在一夜之间。
北大副校长、著名科学家陈章良博士信心十足地说:“这就是中关村速度!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争分夺秒。”正是靠这种精神,他创办的生物工程企业植根于中关村这片沃土。从一家只有40万元流动资金、一间仅14平方米办公室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净资产近十亿元的中国最大的生物工程企业,成就令世界同行叹服。
全力发展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是这五年北京市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浓重一笔。
今天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去年实现增加值430亿元,同比增长32%;技工贸总收入2200亿元,同比增长31%;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到9000多家,就业总数达36万人;全球500强45家入驻。中关村已经实现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市八次党代会响亮地提出了大力发展“首都经济”的战略。北京作为首都,科技事业发达,智力高度密集,文化遗产丰厚,信息资源广博,各类人才荟萃。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把发展知识经济,也就是发展高科技作为“首都经济”的核心,始终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几年来,贾庆林、刘淇等市领导数百次深入高新技术企业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要求大家要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始终瞄准世界高新科技的最新发展,不懈努力,迎头赶上。
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五年来,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孵化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全市已创建孵化器超过50家,在孵企业1200家,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北京软件园基地、北方微电子基地、北京生物医药基地、西三旗新材料基地初具规模,后劲强劲。
五年光阴,弹指一瞬。如今,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绿色环保产业作为北京的支柱产业,获得了跳跃式的大发展。中关村软件园、星网工业园、昌平中软软件园、北工大软件园,仅去年通过认定的全市软件企业超过800家,占全国的40%。亦庄“药谷”、京西生物医药和医疗装备创新带、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形成跨地区多个优势单位的战略组合;纳米技术、生物芯片、人血液代用品科技成果走向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了北京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去年,北京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221亿元,在全市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高达32%。
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迅速提升传统产业。五年前,举世闻名的首钢曾生产1000万吨钢,如今已压产200万吨,转而生产高科技的信息通信产品。首钢的非钢产品收入已超过钢产品。像首钢一样,北京一机床厂异地重组,一个以生产精密高科技数控机床的现代化工业基地正在顺义崛起。五年来,二环路、三环路以内的工业企业多数已迁出市区,搬迁的过程成了企业重组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去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中小企业实现利润在全国名列前茅。
今年4月30日,北京汽车控股公司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正式签约,年内,北京产的现代汽车将投入试生产。这标志着北京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是北京工业重组的重头戏。北京汽车制造厂、内燃机厂等一大批老厂将以新的现代化产品为龙头,传统的制造业将得到彻底改造。同时,北京一大批传统的工业将围绕零部件、汽车维修服务,产业将得到更新。
开放的北京加快了与世界的接轨,跨国公司纷至沓来,仅去年全市就新批三资企业1147家。物流、连锁、专营、配送等现代新型商业业态欣欣向荣,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蓬勃兴起。第三产业已占GDP比重的58%以上,现在的北京人有一半以上从事的是现代服务业。
可以自豪地说,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这五年是首都经济空前大发展的五年,以知识经济为主要内容的首都经济正沿着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高歌猛进,首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二
绿草茵茵的华威桥旁,一座现代化的浅色大楼拔地而起,这就是落成不久的首都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3万7千平方米。新馆造型别致典雅,圆弧形的外型如同一本打开的书,藏书400万册,比旧馆增加一倍。馆内现代化的智能设备一应俱全,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像首都图书馆一样,这五年,一大批现代化的文化标志性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首都街头,成为北京文化建设的亮丽景观。气势宏大的中华世纪坛,清秀美观的长安大戏院,巍峨气派的民族博物院,古香古色的中山公园音乐堂,北京图书大厦、新首都剧场、现代文学馆、西单文化广场、中国评剧大剧院、北京广播中心……还有一大批在建项目,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国际新闻中心、汽车博物馆等即将展露新姿。
北京是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文化建设应该走在全国的前面。一大批高水准的标志性文化建筑的兴建,使北京的文化中心地位更加突显。
文化建设是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化建设,能够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五年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带领全市人民坚持“建首善、创一流”,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首都意识、首善意识、公德意识、文明意识进一步增强。北京教育科技事业充满活力,文化设施建设新景不断,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传媒生机勃勃,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精品力作硕果累累。
在市第八次党代会上,市委提出,要全面繁荣首都文化,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大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而今,五年过去了,首都的文化事业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大好局面,文学艺术创作力作迭出,文艺舞台丰富多彩,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在一年一度的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评选中,北京市连年获“满堂红”。电影《不见不散》、《离开雷锋的日子》,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年又一年》,京剧《宰相刘罗锅》等都在群众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受到广泛好评。
按照市委要求,全市文化工作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繁荣创作,通过实施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精品战略,推动全市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今天的北京城的各大剧场内,高雅的文艺形式,芭蕾舞、交响乐,来自国内外的著名艺术家竞相表演;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评剧、曲艺、小品等应有尽有。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的演出活动一年超过万场。每年新年伊始的“北京新年音乐会”,五月份的“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十月份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形成了北京的三大文化品牌活动。再加上每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中节日黄金周演出活动,串起了北京一年内高潮迭起、连续不断的文化链。北京的文化品牌正在全国、全世界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仅北京国际音乐周一个月时间,高水平的国际演出就达30多场,俄罗斯基洛夫歌剧院交响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等世界著名乐团争相献艺。北京展现出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在全世界产生着强大的魅力,北京正在加快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
全市群众文化活动更是广泛普及,公园、社区、广场,每天从清晨到傍晚,唱歌的、跳舞的、朗诵的群众千千万万。去年的“北京文化广场年”系列活动,全市广场活动多达2500场,放露天电影6000多场,演出各类群众文艺节目28000多个,吸引群众达500多万。
围绕“建首善,创一流”的目标,市委要求,从具体问题入手弘扬精神文明,几年来,“千万市民齐参与,争做文明北京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人心,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全市已建成市一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3家。城市文明环境明显改善,社会风气大为好转。
三
今年4月18日,金鱼池危改首批回迁居民的代表从贾庆林、刘淇等市领导的手中接过新房的钥匙,个个喜上眉梢。在金鱼池居住了60多年的张大妈,打开宽敞明亮的新房大门,禁不住热泪滚滚:“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
这五年,北京城区有多少像张大妈这样的普通百姓,从全市危旧房改造直接受益,有关方面提供的数字显示:全市危改拆迁30多万户,涉及人口上百万。天桥危改、牛街危改、海运仓危改、交东危改、德外危改……仅去年,全市就拆除危旧房屋52片,250多万平方米,9万多户居民喜迁新居。
九十年代以来,全市的危旧房改造主要采用滚动开发带动危改的方式,但随着危改向城市中心区推进,人口密度大,市政条件差,危改成本增加,单纯依靠房地产开发带动危改,在旧城区很难顺利推进。
2000年2月,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讲话发表以后,市委一班人及时进行了认真学习,一致认为:我们的党始终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必须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一定要知难而进,探索危改新思路,创造危改新方式,加快危旧房改造步伐。在试点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多次深入危改区现场,直接与群众对话。在广安大街改造前期,市委书记贾庆林来到危旧房密集的蒜市口地区访问居民,看到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危旧房内住着老少三代人,动情地说:“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必须看到还有一大批困难群众仍然居住在危旧房当中,像这位老住户在这里住了50多年,人口增加了,住房却没有增加。我们要把危旧房改造作为民心工程,加快建设步伐。”
2000年春天,市委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危旧房改造工作,提出:五年内全市基本完成现有303万平方米危旧房改造任务,既要有总目标,又要有年度计划,使困难群众尽快住上新房。而今,两年过去了,全市危旧房改造大大加快,拆除的危旧房总量相当于前十年总量的四分之三。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把加快南城发展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的战略,尽快改变历史上形成的“崇文穷,宣武破”之说,使长期以来最底层劳动群众聚居地区彻底改变面貌。去年,全长8公里的广安大街通车,一万多户蜗居小平房的居民一步登楼,沿街新建的大都市街气势恢弘。随后,南中轴路开通,长春街、南横街、南北花市大街、祈年殿路、崇文门东侧路相继和即将开工,一大批水、电、气、热和信息网络工程同步建设,南城面貌的彻底改变指日可待。
为了使全市人民有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五年来,北京市在大气治理、水系治理、绿化美化投入了空前的力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喜人成果。
眼下,当游人站在燕京八景之一“银淀观山”的银淀桥上,举目四望,领略碧水蓝天,西山如黛的美景,可曾想到,五年前,由此望去,常常是天色灰蒙蒙,西山不可见兮。据市空气质量检测中心记载,1998年,本市空气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只有100天,到2001年,二级以上的好天气达到了18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一半以上。这是市委、市政府出台八个阶段大气治理重要措施的结果。
短短的五年,北京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有了自解放以来的第一条人工运河,从颐和园到龙潭湖,全长22公里水清岸绿,游船竞发。北京城区人均绿地第一次达到了十平方米,从1999年至2001年,全市新增绿地5500万平方米,相当于新增19个颐和园。人民群众生活更加舒适方便,社区建设日益功能齐全,各种健身、娱乐、休闲设施星罗棋布,城乡新建公园景点多达上百,每天迎接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五年来,北京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明显提高。但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始终关心着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的生活,把扶持困难群众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大事来抓,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今年春节前,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八项措施,推进全市扶贫济困工作:切实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近三年,每年开辟10万个社区就业岗位;抓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明年内全市低收入村全部达到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元以上;建立郊区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六条保障线联动制度;完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五年完成303万平方米城区危旧房改造任务;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解决用工单位拖欠外来务工人员工资问题;将送温暖工作和社会救助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为特困家庭献爱心,做热心公益好市民,“扶贫济困春风行动”温暖了万千困难群众的心。今年三月以来,广大市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特困家庭办实事,共有两万多人参加了捐助活动,还有很多人主动与困难家庭结成了“一帮一”“多帮一”帮助对子。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遍及全市城乡党政机关和广大共产党员、公务员参加的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活动蓬勃开展。自去年十月至今年春节,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两万多件。“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江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成为了北京市各级领导干部的座右铭。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崇高职责,正是本着这一宗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暖民心,坚持每年为人民群众办60件实事,突出抓好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使人民群众在改革与发展中得到实惠。
面向新的世纪,首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在“三个代表”指引下,一千三百万北京人民正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乘势而上,开拓奋进,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五年,在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历史上只是短暂的瞬间。然而,从中共北京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1997-2002),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却是空前惊人的。
五年来,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到2001年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北京的综合经济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改革开放全方位扩展;城市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回首五年,北京人度过了多少个令人兴奋不已的不眠之夜:新中国50年大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迎接新千年、北京申奥成功、举办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激情满怀,精神振奋,展示了跨世纪北京人的精神风貌。
回首五年,每一个北京人都会从所闻所见、衣食住行的变化中切身感受到:这五年,是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市政府正是在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带领全市人民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才取得了五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在首都现代化建设的史册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市委、市政府率先垂范,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首都各项工作全局,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认真总结过去,科学地规划未来,进一步明确了首都工作的方向,描绘了首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
绿草茵茵,西山如黛,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畔,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不久前,这里还是一片庄稼地,而今,规模宏大的北大生物城的崛起仿佛是在一夜之间。
北大副校长、著名科学家陈章良博士信心十足地说:“这就是中关村速度!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争分夺秒。”正是靠这种精神,他创办的生物工程企业植根于中关村这片沃土。从一家只有40万元流动资金、一间仅14平方米办公室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净资产近十亿元的中国最大的生物工程企业,成就令世界同行叹服。
全力发展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是这五年北京市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浓重一笔。
今天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去年实现增加值430亿元,同比增长32%;技工贸总收入2200亿元,同比增长31%;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到9000多家,就业总数达36万人;全球500强45家入驻。中关村已经实现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市八次党代会响亮地提出了大力发展“首都经济”的战略。北京作为首都,科技事业发达,智力高度密集,文化遗产丰厚,信息资源广博,各类人才荟萃。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把发展知识经济,也就是发展高科技作为“首都经济”的核心,始终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几年来,贾庆林、刘淇等市领导数百次深入高新技术企业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要求大家要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始终瞄准世界高新科技的最新发展,不懈努力,迎头赶上。
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五年来,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孵化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全市已创建孵化器超过50家,在孵企业1200家,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北京软件园基地、北方微电子基地、北京生物医药基地、西三旗新材料基地初具规模,后劲强劲。
五年光阴,弹指一瞬。如今,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绿色环保产业作为北京的支柱产业,获得了跳跃式的大发展。中关村软件园、星网工业园、昌平中软软件园、北工大软件园,仅去年通过认定的全市软件企业超过800家,占全国的40%。亦庄“药谷”、京西生物医药和医疗装备创新带、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形成跨地区多个优势单位的战略组合;纳米技术、生物芯片、人血液代用品科技成果走向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了北京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去年,北京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221亿元,在全市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高达32%。
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迅速提升传统产业。五年前,举世闻名的首钢曾生产1000万吨钢,如今已压产200万吨,转而生产高科技的信息通信产品。首钢的非钢产品收入已超过钢产品。像首钢一样,北京一机床厂异地重组,一个以生产精密高科技数控机床的现代化工业基地正在顺义崛起。五年来,二环路、三环路以内的工业企业多数已迁出市区,搬迁的过程成了企业重组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去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中小企业实现利润在全国名列前茅。
今年4月30日,北京汽车控股公司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正式签约,年内,北京产的现代汽车将投入试生产。这标志着北京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是北京工业重组的重头戏。北京汽车制造厂、内燃机厂等一大批老厂将以新的现代化产品为龙头,传统的制造业将得到彻底改造。同时,北京一大批传统的工业将围绕零部件、汽车维修服务,产业将得到更新。
开放的北京加快了与世界的接轨,跨国公司纷至沓来,仅去年全市就新批三资企业1147家。物流、连锁、专营、配送等现代新型商业业态欣欣向荣,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蓬勃兴起。第三产业已占GDP比重的58%以上,现在的北京人有一半以上从事的是现代服务业。
可以自豪地说,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这五年是首都经济空前大发展的五年,以知识经济为主要内容的首都经济正沿着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高歌猛进,首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二
绿草茵茵的华威桥旁,一座现代化的浅色大楼拔地而起,这就是落成不久的首都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3万7千平方米。新馆造型别致典雅,圆弧形的外型如同一本打开的书,藏书400万册,比旧馆增加一倍。馆内现代化的智能设备一应俱全,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像首都图书馆一样,这五年,一大批现代化的文化标志性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首都街头,成为北京文化建设的亮丽景观。气势宏大的中华世纪坛,清秀美观的长安大戏院,巍峨气派的民族博物院,古香古色的中山公园音乐堂,北京图书大厦、新首都剧场、现代文学馆、西单文化广场、中国评剧大剧院、北京广播中心……还有一大批在建项目,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国际新闻中心、汽车博物馆等即将展露新姿。
北京是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文化建设应该走在全国的前面。一大批高水准的标志性文化建筑的兴建,使北京的文化中心地位更加突显。
文化建设是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化建设,能够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五年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带领全市人民坚持“建首善、创一流”,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首都意识、首善意识、公德意识、文明意识进一步增强。北京教育科技事业充满活力,文化设施建设新景不断,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传媒生机勃勃,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精品力作硕果累累。
在市第八次党代会上,市委提出,要全面繁荣首都文化,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大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而今,五年过去了,首都的文化事业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大好局面,文学艺术创作力作迭出,文艺舞台丰富多彩,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在一年一度的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评选中,北京市连年获“满堂红”。电影《不见不散》、《离开雷锋的日子》,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年又一年》,京剧《宰相刘罗锅》等都在群众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受到广泛好评。
按照市委要求,全市文化工作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繁荣创作,通过实施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精品战略,推动全市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今天的北京城的各大剧场内,高雅的文艺形式,芭蕾舞、交响乐,来自国内外的著名艺术家竞相表演;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评剧、曲艺、小品等应有尽有。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的演出活动一年超过万场。每年新年伊始的“北京新年音乐会”,五月份的“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十月份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形成了北京的三大文化品牌活动。再加上每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中节日黄金周演出活动,串起了北京一年内高潮迭起、连续不断的文化链。北京的文化品牌正在全国、全世界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仅北京国际音乐周一个月时间,高水平的国际演出就达30多场,俄罗斯基洛夫歌剧院交响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等世界著名乐团争相献艺。北京展现出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在全世界产生着强大的魅力,北京正在加快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
全市群众文化活动更是广泛普及,公园、社区、广场,每天从清晨到傍晚,唱歌的、跳舞的、朗诵的群众千千万万。去年的“北京文化广场年”系列活动,全市广场活动多达2500场,放露天电影6000多场,演出各类群众文艺节目28000多个,吸引群众达500多万。
围绕“建首善,创一流”的目标,市委要求,从具体问题入手弘扬精神文明,几年来,“千万市民齐参与,争做文明北京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人心,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全市已建成市一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3家。城市文明环境明显改善,社会风气大为好转。
三
今年4月18日,金鱼池危改首批回迁居民的代表从贾庆林、刘淇等市领导的手中接过新房的钥匙,个个喜上眉梢。在金鱼池居住了60多年的张大妈,打开宽敞明亮的新房大门,禁不住热泪滚滚:“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
这五年,北京城区有多少像张大妈这样的普通百姓,从全市危旧房改造直接受益,有关方面提供的数字显示:全市危改拆迁30多万户,涉及人口上百万。天桥危改、牛街危改、海运仓危改、交东危改、德外危改……仅去年,全市就拆除危旧房屋52片,250多万平方米,9万多户居民喜迁新居。
九十年代以来,全市的危旧房改造主要采用滚动开发带动危改的方式,但随着危改向城市中心区推进,人口密度大,市政条件差,危改成本增加,单纯依靠房地产开发带动危改,在旧城区很难顺利推进。
2000年2月,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讲话发表以后,市委一班人及时进行了认真学习,一致认为:我们的党始终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必须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一定要知难而进,探索危改新思路,创造危改新方式,加快危旧房改造步伐。在试点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多次深入危改区现场,直接与群众对话。在广安大街改造前期,市委书记贾庆林来到危旧房密集的蒜市口地区访问居民,看到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危旧房内住着老少三代人,动情地说:“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必须看到还有一大批困难群众仍然居住在危旧房当中,像这位老住户在这里住了50多年,人口增加了,住房却没有增加。我们要把危旧房改造作为民心工程,加快建设步伐。”
2000年春天,市委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危旧房改造工作,提出:五年内全市基本完成现有303万平方米危旧房改造任务,既要有总目标,又要有年度计划,使困难群众尽快住上新房。而今,两年过去了,全市危旧房改造大大加快,拆除的危旧房总量相当于前十年总量的四分之三。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把加快南城发展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的战略,尽快改变历史上形成的“崇文穷,宣武破”之说,使长期以来最底层劳动群众聚居地区彻底改变面貌。去年,全长8公里的广安大街通车,一万多户蜗居小平房的居民一步登楼,沿街新建的大都市街气势恢弘。随后,南中轴路开通,长春街、南横街、南北花市大街、祈年殿路、崇文门东侧路相继和即将开工,一大批水、电、气、热和信息网络工程同步建设,南城面貌的彻底改变指日可待。
为了使全市人民有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五年来,北京市在大气治理、水系治理、绿化美化投入了空前的力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喜人成果。
眼下,当游人站在燕京八景之一“银淀观山”的银淀桥上,举目四望,领略碧水蓝天,西山如黛的美景,可曾想到,五年前,由此望去,常常是天色灰蒙蒙,西山不可见兮。据市空气质量检测中心记载,1998年,本市空气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只有100天,到2001年,二级以上的好天气达到了18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一半以上。这是市委、市政府出台八个阶段大气治理重要措施的结果。
短短的五年,北京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有了自解放以来的第一条人工运河,从颐和园到龙潭湖,全长22公里水清岸绿,游船竞发。北京城区人均绿地第一次达到了十平方米,从1999年至2001年,全市新增绿地5500万平方米,相当于新增19个颐和园。人民群众生活更加舒适方便,社区建设日益功能齐全,各种健身、娱乐、休闲设施星罗棋布,城乡新建公园景点多达上百,每天迎接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五年来,北京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明显提高。但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始终关心着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的生活,把扶持困难群众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大事来抓,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今年春节前,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八项措施,推进全市扶贫济困工作:切实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近三年,每年开辟10万个社区就业岗位;抓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明年内全市低收入村全部达到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元以上;建立郊区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六条保障线联动制度;完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五年完成303万平方米城区危旧房改造任务;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解决用工单位拖欠外来务工人员工资问题;将送温暖工作和社会救助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为特困家庭献爱心,做热心公益好市民,“扶贫济困春风行动”温暖了万千困难群众的心。今年三月以来,广大市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特困家庭办实事,共有两万多人参加了捐助活动,还有很多人主动与困难家庭结成了“一帮一”“多帮一”帮助对子。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遍及全市城乡党政机关和广大共产党员、公务员参加的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活动蓬勃开展。自去年十月至今年春节,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两万多件。“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江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成为了北京市各级领导干部的座右铭。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崇高职责,正是本着这一宗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暖民心,坚持每年为人民群众办60件实事,突出抓好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使人民群众在改革与发展中得到实惠。
面向新的世纪,首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在“三个代表”指引下,一千三百万北京人民正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乘势而上,开拓奋进,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