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旧城再生——国内外11个设计团队 以西四新北街为蓝本提出更新设想

admin 2007-07-06 来源:景观中国网
  旧城再生要实现传统与现代对话   ASA事务所对于历史建筑的修复和工业区的改造具有特殊的看法和兴趣,它通过一种折中主义的处理方法,在建筑项目和当代艺术世界之间建立了
  旧城再生要实现传统与现代对话

  ASA事务所对于历史建筑的修复和工业区的改造具有特殊的看法和兴趣,它通过一种折中主义的处理方法,在建筑项目和当代艺术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关系。阿尔巴内西在考察西四北地区时阐发的观念是:“新建筑设计要有力量,古建筑保护要彻底。”他将这一理念带入酒店设计中,试图赋予这个“深居”西四北核心的80年代工业建筑遗存以兼具中国古典意向和历史意味的复合气质;同时,这也是个具有全新的当代设计的新异空间,成为激活这个消沉区域的决定因素。

  ●对未来的设计不应以牺牲历史为代价

  在过去十年里,北京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正在以无人可比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已经彻底变换了自己的容貌。一系列宏观和微观的现代城市元素集合在这里,给它带来了国际化现代大都市的纵向布局。但当代中国的主要建筑物大都是参照西方的设计而来,更多表现出西方的风格,而与中国传统相去甚远。

  但是,当我们所要进行设计的这个项目,是整个城市中非常有历史感和传统风情的一个片段时,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如何在创新的同时,尽可能保留更多的固有因素。我们认为,要对现有结构进行重建和改造,以平衡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力量关系,而不是像通常那样在旧楼的废墟上兴建新楼,这是应该绝对保证的一个方向。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的项目就明确朝着改造都市空间的方向来实施,也就契合了一种我们认为最为先进的管理和建造当代城市性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在社会、政治、民族还是艺术语境中,对未来的设计都绝对不能抛开历史、传统继承和文化“遗产”,更不能认为它们是前者的障碍。

  ●用原始功能的恢复实现设计突围

  我们受托改造的这个北京城市片段,实际上正是一次在现有建筑上有所作为的特殊机遇。我们面对的场地距紫禁城仅几步之遥,在其所在的区域中,各种功能、各种行为和社会角色并存而且相互影响。具有挑战意义的是,在这样一个紧凑而古老的胡同网络中,很不相宜地夹杂着两座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多层工业建筑。

  面对这样一种场地条件,我们的主要意图便是捍卫场地的特征。这里所谓的“特征”更多的是一种“潜在”意义上的特征。它不会限制发展和创造新模式,它更像是一种工作概念,要求我们基于这个特征之上,去寻求新的模式。沿着这样的想法,试图在那两座看似外来之物、比例失衡的工业建筑与此语境中其他建筑之间建立对话,就意味着要让空间变得流动,尝试通过非暴力的再定义使城市肌理的立面布局变得协调。

  我们设想将这两座建筑改造为酒店,这可与一系列活动联系在一起,比如体育馆、游泳池、商店等,同时也可能为周边地区带来全新的都市动态。现在的这些城市动态更多地拥挤在交通繁忙的临街位置,而在胡同网络纵深处却极度缺乏甚至完全没有生气,胡同因而失去了社会、经济功能和人类关联,已经变成简单的容器。但在这样一种设计之下,我们就可以恢复这一地块由胡同组成的分散型居住体系的原始功能,将人们的活动从社区边缘转向内部,打破人们行为朝着大街的单向转移。

  我们要通过一些细微的连贯小路来激活城市的这些段落。我们采用的是高度分散的城市“毛细血管”,它们会非常协调而有效地将人类活动伸展在这座城市。

  ●用“中国盒子”实现新胡同风格的表达

  在完成这一设计思路后,我们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清晰表达出胡同构成的水平线,特别是在夹杂着两座西方风格多层建筑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某种相似性,将它与周边胡同里的建筑群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目的不在于统一形式,不是要将它们统统塞进一个既定模式中,而是以一种沟通的、和谐的、具有韵律的方式来放置它们。所以我们的设计不是强加于现有建筑之上,而是力图与现有环境产生共鸣,有些特定方面会得以保留,有的则会彻底改造。

  将现有建筑转变为“别的东西”,我们给它覆上一层装饰,表明其已被改造过。原来被用作工厂办公室的建筑物将会改造成一座酒店,它的结构表面上被加了一层装饰,展现出保留与改造的双重意图。

  这样的外部装饰也暗示出西方印象里“中国盒子”的形象:它们一个中套着一个,各不相同。我们把这个游戏的概念应用到建筑项目中,将盒子叠加起来,通过穿孔使空气和光线渗入:盒子呈金色和黑色,隐藏但并未完全遮蔽下面的深红色表面。最终的效果是一个物体的大集合,夜晚灯光亮起时,物体就会变成巨大的灯笼。大红灯笼的效果进一步强调了辩证过程,希望能够刺激新的建筑元素与传统居所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筑原本的不合比例也通过柔和而亲切的发散光线得以转化。光线减弱了建筑的体量效果,却带来一种若隐若现的魔幻色彩———这才是真正的创造。

  旧城再生的一次命题作文

  旧城改造,在任何一个国度、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种语境下,都是一个可以引起很多人兴趣的命题。保留传统、创新突破,是几乎所有这类命题共同的诉求。

  对于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北京,做到这一点,更是延续城市文脉的必须。但或许也正是基于此,当面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欲望时,保护传统、弘扬经典的努力总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坦率地讲,多年以来,北京在这方面的尝试并没有收到曾经预期的理想效果。但这也成为了规划师以及建筑师做出更多尝试的动力。

  6月16日至19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办的“再生策略:北京旧城”———西四新北街概念设计国际邀请展便是这种尝试的又一次集中展示。主办方邀请了来自国内外共11个设计团队,以北京旧城25片保护区之一的西四北街区为蓝本,进行再生和改造的概念设计,以向人们提供旧城保护和改造的种种可能。

  策展人史建表示,作为一次命题作文,这次进行展示的成果可能最终并不会进行到这片旧城日后的改造实践,甚至有些设计并不符合北京传统的建筑形态和审美习惯,但这些独具心意且饱含匠心的方案和模型无疑给了我们一种提示:旧城改造,并不一定是要像供奉神明那样将其束之高阁,也不一定要制造出各种假“古董”、假“遗迹”来复制一个传统的映象,更不一定要把所有古旧的东西一拆了之作为经济建设的牺牲品;相反,我们有很多机会、很多可能,让原有的老城在现代话语下依然有其不可或缺的功用,并继续彰显自身数百年、上千年积淀下来的魅力和风韵。

  或许,最理想的方案,就在这11个思路中萌生。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