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宽容是城市的基本品格

admin 2007-05-18 来源:景观中国网
  城市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是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提供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受教育和就业、创业的机会。忽视了这样的城市功能,许多低收入的、缺少专门技能的普通劳动者,包括城市本
  城市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是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提供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受教育和就业、创业的机会。忽视了这样的城市功能,许多低收入的、缺少专门技能的普通劳动者,包括城市本地的普通劳动力以及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农村劳动力,也就不能从城市发展中得到实惠,对他们来说,城市就只是一件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城市要善待所有这些普通劳动者和他们的孩子,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城市的服务对象;在更大的程度上还因为,他们是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行的不可缺少的直接参与者,是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宽容是城市的基本品格,宽容也是城市的活力所在。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是第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她将引发人们关于城市的更多和更深入的思考:为了让绝大多数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城市,什么样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片面地将城市的功能仅仅看成是展示城市形象或档次的“城市之窗”,或看成是吸引公众眼球的“城市之灯”,建设了太多只讲求排场不讲求效率的耗资巨大的形象工程,比如我国就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城市广场最多和最大的国家。同样,为了追求“城市形象”,一些城市对路旁设摊过多地采取了取缔打击(或者说“堵”)的做法,其中城管人员李志强被小贩崔英杰刺死的案例最受人关注。这个案例以两个家庭的悲剧为结局,引发了许多关于城市管理与生存于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讨论。 
  事实上,城市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是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提供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受教育和就业、创业的机会。城市管理不能脱离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里还有许多低收入的、缺少专门技能的广大人群(包括城市本地的普通劳动力,以及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农村劳动力),需要通过包括路旁设摊等传统服务业或非正规部门的就业来谋生这样一个基本国情。如果不顾这样的具体国情,在城市管理中过于追求城市形象和档次,而对于城市路旁设摊过多地采取打击取缔的办法,结果就难免徒然地压缩了低收入人群的就业空间,造成实际执法的困难和冲突。而忽视了这样的城市功能,普通劳动者也就不能从城市发展中得到实惠,对他们来说,城市就只是一件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引下,近来不少城市对城市管理中的新情况作出了积极的反应,从管理思路上变“堵”为“疏”,在管理法规上放宽了对路边设摊的限制,受到了广大公众和媒体的支持和赞扬。上海市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和准备推出相关的市容管理的一些新举措。相信所有这些新举措,都将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和谐、更加包容和更有活力。 
  放眼来看,一个开放的现代化城市固然是各类领导者、金融家、企业家、工程技术专家、艺术家等精英展现身手的舞台,但是城市人口的大多数还是寻常百姓,包括缺少专门技能的普通市民、农民工、其他中低收入的人群以及他们的孩子。即使在目前的上海,在全部就业人口中受过专科以上高等教育的人口不过22%,其中受过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人口尚不足10%。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这样的人口结构不会发生突然的、根本性的改变。不管一个城市有多发达,在城市的总就业中,现代服务业或先进制造业的就业只占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只是普通的工作岗位。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是,即使在国际金融中心纽约,金融业的就业人数尚不及纺织服装业的就业人数。所以,既然政府要真正为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就不能将如此庞大的人口排除在城市管理和规划、建设的考虑之外。 
  宽容是城市的基本品格,宽容也是城市的活力所在。城市要善待所有这些普通劳动者和他们的孩子,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城市的服务对象;在更大的程度上还因为,他们是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行的不可缺少的直接参与者,是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且不说城市日新月异的大厦、道路和其他设施的建设离不开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城市传统服务业的运行离不开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即使对于各类城市精英来说,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离不开普通劳动者的服务和支持。如果没有这种支持,这些精英需要自己接听电话,自己打扫卫生,自己买菜做饭和去照料久病的老年父母,等等。在经济学教科书上讨论劳动分工时,常常会提到一个教授加一个秘书的效率会胜过两个教授的举例。这些普通劳动者在上海的存在使各类精英更有效率。这些普通劳动者在城市就业这样一个事实本身就说明,城市需要这些人提供的服务。 
  实际上,在世界各国的国际大都市中,都不但有各界精英,也有从事各种职业的普通劳动者,有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囊中羞涩却雄心勃勃的移民,正是这些城市人口流动的开放性和人群的多元性,才保持了这些城市的勃勃生机和创新精神。近代上海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移民城市和移民所形成的多元文化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著名的城市社会学家、《世界城市》一书的作者萨斯基娅·沙逊在上海的一次演讲中曾说到,在当今世界,即使高科技行业也会“内生地”产生出许多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岗位;即使在美国硅谷这样技术高度密集的地方,也需要大量低技能低收入的劳动者所提供的服务,如高科技公司内部的各类辅助性劳动、餐饮等消费服务等。她还指出,由于硅谷的高地价(以及高房价)将这些低收入的人群驱赶到离市中心越来越远的地方,他们不得不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用于上下班通勤。 
  我本人由于工作需要,曾看过我国许多城镇和开发区的规划。我时常感到,这些规划常常根本忽视了扩大就业的需要。低密度的豪华布局和缺少人性化的生活服务设施的规划,常常平白浪费了许多本来可以自然产生的服务业就业机会,当然也抑制了本来可以实现的消费需求。相比之下,我对日本许多城市的刻意规划的用于扩大就业的“商店街”,以及我国香港那由相对狭窄的街道所构成的连成大片的、吸引了世界各国旅游者的、满足不同消费需要的繁华无比的商业区,不由得产生由衷的赞赏。我有时还在遐想,那个热闹、拥堵、混乱但却吸引中外游客和消费者的纽约唐人街,如果位于中国的某一大都市,能否坚持到今天而免却被彻底铲除和改造的命运?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21世纪将是一个城市世纪,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生活在城市。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是第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她将引发人们关于城市的更多和更深入的思考:为了让绝大多数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城市,什么样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