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石屎森林”中构建生态走廊
admin
2007-04-28
来源:景观中国网
深圳用风景林营造城市生态环境 近年来,深圳根据自然经济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首次提出在整个城市建设生态风景林的新思路。深圳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依山
深圳用风景林营造城市生态环境
近年来,深圳根据自然经济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首次提出在整个城市建设生态风景林的新思路。深圳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依山傍海的自然环境,按“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精心构筑了完善的绿地系统。
绿化建设实施三个同步
深圳市对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三个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按城市总体规划,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城市开发建设时,对古树名木、风景林、荔枝林等予以坚决保护;二是规定城市主次干道两边要留出10至50米宽的道路绿化带;三是对单位附属绿地指标有明确的规定。如,宾馆、体育场馆等≥30%,居住区≥35%,学校≥40%,医院≥45%,产生有毒气体的工厂≥50%。
生态风景林夺人眼球
自2002年深圳市启动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以来,全市已投入资金1.53亿元,完成生态风景林面积8460多公顷。现已完成特区内背景山体、次级城市中心区主要山体、绿色通道两侧第一重山的森林改造,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生态风景林的实现途径,主要是通过应用乡土阔叶树种逐步改造残次林和纯林,改善深圳山地森林景观,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季相变化明显的生态风景林。
城市“肺叶”日益完善
组团绿化隔离带、滨海绿带、风景林带是构成深圳市“生态绿地”的三大组成部分,通过它们的相互联系构成生态绿地网络,对深圳物种的繁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
特区北面以绵延近50公里的群山为绿色背景,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构成天然绿色屏障;南面沿海精心保护了368公顷的红树林,建设海岸棕榈科植物为主的海滨绿化带,深圳还在加紧建设深圳湾15公里滨海休闲带;在带状城市组团之间设立绿化隔离带,形成城市的多个“肺叶”;在主次干道两侧设立10至50米宽的绿化带,将山地林带、海滨绿带、城市组团绿化隔离带串联起来,构成城市的绿色生态走廊。最终使深圳形成以市政园林为主、经营性园林为辅、单位附属园林相结合的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多层次园林绿化系统。
城市绿化带降低热岛效应
福田800米绿化隔离带(现深圳中心公园)位于福田区中心。在规划上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整个隔离带的树林结构、树林景观形态和季相丰富多彩;把绿化带分为三个景群,配以观花地被植物,形成景林组团效果。
在植物配置上,根据深圳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兼顾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的树种选择原则,强调品种的丰富多样与协调统一。通过乔木、灌木、草坪的合理配置,共同形成植物群落立体结构,营造一个生态效益高、景观效果好的城市中心隔离带景观。深圳中心公园分隔了深圳最繁华、人口密度最高的商业中心和福田居住区,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
黄牛垅绿化隔离带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与南山华侨城的交界处,面积约66公顷。2002年,借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之机,建成了一座荟萃中外园林精品的园林大观园———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展示了国内外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园林作品。这个隔离带与深圳湾畔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连成有机的整体,形成深圳滨海生态保护和眺临海滨风情的制高点。
生态恢复完善城市环境
大沙河绿化隔离带位于华侨城西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东。原中心山体大面积裸露,有步骤的治理使之发挥出绿化隔离带组团的生态、景观作用。为进一步美化、开发周边环境,有关部门计划进一步引种、驯化树种,将形成生态环境多样且富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林地。这个隔离带的生态恢复以后,将构成北部山体与海域连为一体的生态廊道,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近年来,深圳根据自然经济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首次提出在整个城市建设生态风景林的新思路。深圳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依山傍海的自然环境,按“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精心构筑了完善的绿地系统。
绿化建设实施三个同步
深圳市对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三个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按城市总体规划,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城市开发建设时,对古树名木、风景林、荔枝林等予以坚决保护;二是规定城市主次干道两边要留出10至50米宽的道路绿化带;三是对单位附属绿地指标有明确的规定。如,宾馆、体育场馆等≥30%,居住区≥35%,学校≥40%,医院≥45%,产生有毒气体的工厂≥50%。
生态风景林夺人眼球
自2002年深圳市启动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以来,全市已投入资金1.53亿元,完成生态风景林面积8460多公顷。现已完成特区内背景山体、次级城市中心区主要山体、绿色通道两侧第一重山的森林改造,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生态风景林的实现途径,主要是通过应用乡土阔叶树种逐步改造残次林和纯林,改善深圳山地森林景观,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季相变化明显的生态风景林。
城市“肺叶”日益完善
组团绿化隔离带、滨海绿带、风景林带是构成深圳市“生态绿地”的三大组成部分,通过它们的相互联系构成生态绿地网络,对深圳物种的繁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
特区北面以绵延近50公里的群山为绿色背景,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构成天然绿色屏障;南面沿海精心保护了368公顷的红树林,建设海岸棕榈科植物为主的海滨绿化带,深圳还在加紧建设深圳湾15公里滨海休闲带;在带状城市组团之间设立绿化隔离带,形成城市的多个“肺叶”;在主次干道两侧设立10至50米宽的绿化带,将山地林带、海滨绿带、城市组团绿化隔离带串联起来,构成城市的绿色生态走廊。最终使深圳形成以市政园林为主、经营性园林为辅、单位附属园林相结合的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多层次园林绿化系统。
城市绿化带降低热岛效应
福田800米绿化隔离带(现深圳中心公园)位于福田区中心。在规划上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整个隔离带的树林结构、树林景观形态和季相丰富多彩;把绿化带分为三个景群,配以观花地被植物,形成景林组团效果。
在植物配置上,根据深圳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兼顾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的树种选择原则,强调品种的丰富多样与协调统一。通过乔木、灌木、草坪的合理配置,共同形成植物群落立体结构,营造一个生态效益高、景观效果好的城市中心隔离带景观。深圳中心公园分隔了深圳最繁华、人口密度最高的商业中心和福田居住区,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
黄牛垅绿化隔离带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与南山华侨城的交界处,面积约66公顷。2002年,借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之机,建成了一座荟萃中外园林精品的园林大观园———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展示了国内外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园林作品。这个隔离带与深圳湾畔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连成有机的整体,形成深圳滨海生态保护和眺临海滨风情的制高点。
生态恢复完善城市环境
大沙河绿化隔离带位于华侨城西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东。原中心山体大面积裸露,有步骤的治理使之发挥出绿化隔离带组团的生态、景观作用。为进一步美化、开发周边环境,有关部门计划进一步引种、驯化树种,将形成生态环境多样且富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林地。这个隔离带的生态恢复以后,将构成北部山体与海域连为一体的生态廊道,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