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新城挑战现有规划体系
admin
2007-04-18
来源:景观中国网
未来15年,深圳这个曾经以国家战略“画”出来的城市将向关外发展四座新城。其中光明新城位于深圳市西北部,是未来重点发展的四座新城之一,其他三座分别为:龙华新城、体育新城
未来15年,深圳这个曾经以国家战略“画”出来的城市将向关外发展四座新城。其中光明新城位于深圳市西北部,是未来重点发展的四座新城之一,其他三座分别为:龙华新城、体育新城、东部新城。
为此,深圳市规划局邀请了英国STUDIO8、荷兰MVRDV、丹麦KHR、日本日建设计、奥地利RPAX等五家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参与设计竞赛,并邀请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院校参与相对独立的研究,把光明新城作为未来城市设计的样本,试图开创一种新的城市开发模式,以解答未来城市空间生成与运作的一些规则,为速度飞快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寻找新的城市规划方向和方法。
2007年3月17日至3月31日,历经4个月的光明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成果,在深圳市规划大厦一楼规划展厅和深圳市规划局网站上进行公示。获胜的3个方案依次为奥地利的RPAX设计机构、荷兰的MVRDV和英国的STUDIO 8 Architects。
光明新城自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的高起点,将可能为这座城市的再度激发提供样本和动力,也许还会为世界未来新城发展模式提供方法论。
计划不如变化快
深圳是个20年就能写就一部城市发展史的城市,它的发展速度举世皆知,这个移民城市曾经有过十年一度的两轮规划,现正是第三轮规划的开始。其中86版的深圳总体规划是很成功的,至少在国内规划界一致公认,国际上也曾在1999年获得艾伯克龙比爵士奖。全国都看到这个城市的强大活力,并以此作为样板。
作为关注光明新城发展的研究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王明贤表示:“86版深圳规划在密度上明显优于香港,以新加坡、澳大利亚为榜样,彼时全国规划设计界的专业人员都曾去深圳学习,那时的深圳很有活力。”
深圳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设想是将小渔村打造成小型城市,甚至连规划图都还没有就开始了建设。96版规划中,拟定2010年深圳城市规模为480平方公里,430万人口,而据深圳市人口计生局公布的数据,“目前深圳已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千万人口大城市,远远超过北京和上海。2000余平方公里,承载1300万人口,移民比重高达87%。”这个移民城市的规模和人口不断被刷新,再大胆的设计和规划速度都赶不上建设速度。
据了解,深圳南山区分区规划编制了十多年直至2005年才通过颁布,而在没有分区规划的日子里,照样万丈高楼平地起。这种规划速度落后于建设速度的事情全国普遍,可是建设也不会干等规划,让规划停留在图板和墙面上自说自话。
深圳市规划局设计处处长黄伟文对深圳的城市理想是:“将这个迅速膨胀的城市重新做小,做回适合人行走和生活的尺度。”他指的当然不是让城市缩小,而是让城市的尺度变小。“世界都被说成平的了,全世界都在讲究点对点的高速对接,我们的规划体系还背着‘八宝塔’在爬行,怎么能适应中国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
承认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将同样人多地少的香港、东京、首尔当作我们的未来做研究。在中国城市不可避免地真正达到它们的高密度时,就会赢得主动。这种主动,使得城市规划能够真正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龙头而不是跟屁虫。
国际咨询抛砖引玉
光明新城位于深圳宝安区光明农场与公明镇之间,在土地日趋紧张的深圳,规划对这片地区期望很高。这次国际咨询的设计范围为龙大高速公路以东、公常路以南、城市区域生态绿地以西、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以北的区域,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
2006年11月4日,20位专家第一次就光明新城正式举行研讨;12月17日光明新城城市设计概念方案评审,由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先生担任评委会主席。
2007年3月7日和8日,光明新城第二阶段方案评审会在深圳市规划局召开,三家设计机构进行方案汇报,其中荷兰MVRDV的主持设计师Winy Maas通过网络视频电话的方式进行了汇报。8日下午,部分评审委员以及一直关注并参与光明新城国际咨询的专家学者等与规划局的官员一起,进行了“新光明城市,深圳的远见”第三次研讨会。历时4个月,光明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成果“初现”。
伦敦的STUDIO 8展示了在信息技术和生态农业基础上的新型乌托邦Smart City;MVRDV方案试图通过制定一种包括地块类型、尺度、方向的“目录”,自主选择从而创造一个“有机”的城市。
获得第一名的奥地利RPAX方案,提出“IDEA城市”,并构建了带型城市、高密度城市等一系列空间模型。该方案集中在对轨道线的处理,沿轨道线分布城市功能区并结合站点建设,地标式建筑实现竖向的功能混合和强烈的空间意象。
评审认为这3个方案,都对由汽车主宰城市交通再由交通主宰城市规划的方法进行了彻底的颠覆,MVRDV的随意街块和RPAX的“城市地毯”都有回到汽车出现之前的城市街区的感觉,STUDIO 8则是直达城市未来,将公共汽车像索道缆车一样挂在了空中,地面大都留给奶牛和庄稼。
相关链接:《深圳市光明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成果公众展示
为此,深圳市规划局邀请了英国STUDIO8、荷兰MVRDV、丹麦KHR、日本日建设计、奥地利RPAX等五家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参与设计竞赛,并邀请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院校参与相对独立的研究,把光明新城作为未来城市设计的样本,试图开创一种新的城市开发模式,以解答未来城市空间生成与运作的一些规则,为速度飞快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寻找新的城市规划方向和方法。
2007年3月17日至3月31日,历经4个月的光明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成果,在深圳市规划大厦一楼规划展厅和深圳市规划局网站上进行公示。获胜的3个方案依次为奥地利的RPAX设计机构、荷兰的MVRDV和英国的STUDIO 8 Architects。
光明新城自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的高起点,将可能为这座城市的再度激发提供样本和动力,也许还会为世界未来新城发展模式提供方法论。
计划不如变化快
深圳是个20年就能写就一部城市发展史的城市,它的发展速度举世皆知,这个移民城市曾经有过十年一度的两轮规划,现正是第三轮规划的开始。其中86版的深圳总体规划是很成功的,至少在国内规划界一致公认,国际上也曾在1999年获得艾伯克龙比爵士奖。全国都看到这个城市的强大活力,并以此作为样板。
作为关注光明新城发展的研究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王明贤表示:“86版深圳规划在密度上明显优于香港,以新加坡、澳大利亚为榜样,彼时全国规划设计界的专业人员都曾去深圳学习,那时的深圳很有活力。”
深圳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设想是将小渔村打造成小型城市,甚至连规划图都还没有就开始了建设。96版规划中,拟定2010年深圳城市规模为480平方公里,430万人口,而据深圳市人口计生局公布的数据,“目前深圳已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千万人口大城市,远远超过北京和上海。2000余平方公里,承载1300万人口,移民比重高达87%。”这个移民城市的规模和人口不断被刷新,再大胆的设计和规划速度都赶不上建设速度。
据了解,深圳南山区分区规划编制了十多年直至2005年才通过颁布,而在没有分区规划的日子里,照样万丈高楼平地起。这种规划速度落后于建设速度的事情全国普遍,可是建设也不会干等规划,让规划停留在图板和墙面上自说自话。
深圳市规划局设计处处长黄伟文对深圳的城市理想是:“将这个迅速膨胀的城市重新做小,做回适合人行走和生活的尺度。”他指的当然不是让城市缩小,而是让城市的尺度变小。“世界都被说成平的了,全世界都在讲究点对点的高速对接,我们的规划体系还背着‘八宝塔’在爬行,怎么能适应中国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
承认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将同样人多地少的香港、东京、首尔当作我们的未来做研究。在中国城市不可避免地真正达到它们的高密度时,就会赢得主动。这种主动,使得城市规划能够真正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龙头而不是跟屁虫。
国际咨询抛砖引玉
光明新城位于深圳宝安区光明农场与公明镇之间,在土地日趋紧张的深圳,规划对这片地区期望很高。这次国际咨询的设计范围为龙大高速公路以东、公常路以南、城市区域生态绿地以西、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以北的区域,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
2006年11月4日,20位专家第一次就光明新城正式举行研讨;12月17日光明新城城市设计概念方案评审,由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先生担任评委会主席。
2007年3月7日和8日,光明新城第二阶段方案评审会在深圳市规划局召开,三家设计机构进行方案汇报,其中荷兰MVRDV的主持设计师Winy Maas通过网络视频电话的方式进行了汇报。8日下午,部分评审委员以及一直关注并参与光明新城国际咨询的专家学者等与规划局的官员一起,进行了“新光明城市,深圳的远见”第三次研讨会。历时4个月,光明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成果“初现”。
伦敦的STUDIO 8展示了在信息技术和生态农业基础上的新型乌托邦Smart City;MVRDV方案试图通过制定一种包括地块类型、尺度、方向的“目录”,自主选择从而创造一个“有机”的城市。
获得第一名的奥地利RPAX方案,提出“IDEA城市”,并构建了带型城市、高密度城市等一系列空间模型。该方案集中在对轨道线的处理,沿轨道线分布城市功能区并结合站点建设,地标式建筑实现竖向的功能混合和强烈的空间意象。
评审认为这3个方案,都对由汽车主宰城市交通再由交通主宰城市规划的方法进行了彻底的颠覆,MVRDV的随意街块和RPAX的“城市地毯”都有回到汽车出现之前的城市街区的感觉,STUDIO 8则是直达城市未来,将公共汽车像索道缆车一样挂在了空中,地面大都留给奶牛和庄稼。
相关链接:《深圳市光明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成果公众展示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