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之迷:从PPT城市到动漫城市
admin
2006-12-11
来源:景观中国网
城市到底应当如何规划?越来越多的宽敞的柏油路,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在12月1日,由中国人居环境委员会主办的“城市与建筑”研讨会上,不同方面的人士就此发生了比较激
城市到底应当如何规划?越来越多的宽敞的柏油路,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在12月1日,由中国人居环境委员会主办的“城市与建筑”研讨会上,不同方面的人士就此发生了比较激烈的争论。
汪民安(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城市到底应该是什么?从我的角度来说,真正的城市从来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说城市有什么本质,变才是本质。
我自己的一个明显的感觉是街道越来越少,马路越来越多,供行人走的空间越来越少。我刚才坐车到酒店这里来,一路上就是一条条大马路,没有街道,基本没有步行路,全部是机器在走路。如果一个城市完全由机器所主宰的话,这个城市就没有魅力,就是供人行走的地方越来越少。
如果我们走在街道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街道是什么?
充满了人群,人和人之间有接触,有时候还是擦肩而过,有时候是人和鸟的交流。这是一个公共空间,让所有的陌生人,在街上都有偶然相遇的机会。
大家都在街道上,还能感觉到什么?平等。因为街道上的人群是陌生的,谁也不知道谁,你再有钱也不见得有什么优越性,所以街道在这个意义上恰恰是城市公共领域的民主化,是非常非常好的场所。我们现在把街道都拆掉了。
街道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舞台,还有大量的人群、噪音,所有的东西,在街道都有激发性,有表演的欲望。一个城市失去街道的混乱、脏烂,我就觉得没有一点城市的气息。
我觉得还有一点,街道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街道可以供很多无处藏身的人,比如说乞丐,乞丐就是以街道为家,他每天在街道上生活,利用街道,看街道上的人。乞丐、还有很多人,他们才是城市秘密的观察者,乞丐是最值得住在这个城市的。
孙克放(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
你说这话我是不赞成的。我们不能把城市作为无序的状态存在,不是希望城市没有个性、特点,比如说我说广告,我去过东京,东京给我印象比较深。六年之内,东京之内要拆除所有楼面的广告你知道吗?我承认这些风趣,可以卖烤白薯,不是不让他卖,是要按规范去做。
任何一个城市都不能摆脱三个网的关系,第一是交通网,第二是商业服务网,第三就是生态网。我们用三张网把它覆盖起来,才能决定城市的肌理。其实我们的城市占很大量的是住宅,跟这三张网的发展密切相关,住宅的好坏,取决于网的编织程度,比如说合理程度。我们中国很大程度上,为什么随意建设,就是我们的网没有编好。如果我当市长,第一件事情就把昆明市所有广告牌取掉,在昆明我是看到最多的是广告牌什么楼上、地上都有,你去国外看一看,哪里有?大牌小牌的到处都放。
汪民安:
城市不能专门为某些精英所来设计,不能为某些所谓的有很多钱的人设计,我觉得街道就是给小商贩设计的,那有什么不好的。这才是城市的魅力。城市一定要有节奏、夜晚、梦境,不要搞得那么光亮、透明,搞得那么没意思。
史建(资深建筑评论人):
因为我是做建筑和城市研究评论的,有必要替街道辩护一下(脏、乱、差)。我们过去有人认为,广场、绿地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对老百姓来讲是最重要的,但恰恰街道才是公众最重要的空间。就像《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上讲到的。街道是要有活力,它是城市的公共核心。我们把这个东西取消了,在我们的住宅和城市之间就缺少很空的这个余地。
周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城市要不要整洁,要不要烤白薯摊,广告要不要整治。我觉得这种思维就是建立在乌托邦思维的基础上。这种城市思维还停留在大概上个世纪50年代的豪斯曼的思维上。
在2001年太原市政府下定决心拆除240万平米违章建筑,在两个月内,太原市的刑事犯罪案件,很大程度上升,为什么?因为在那里住的很多人都是住违章建筑的,已经把最后的生存空间拆除,他有什么办法?因此引发了治安动荡。
我们城市的规划经常给人展示的,以前是“PPT”城市,在墙上一投,这大概是我们未来的城市。我最近看到不仅是PPT城市了,而是“动漫”城市了,要花几十万上百万做一个动漫,动漫就像一个梦境一样,展现一个城市的未来。无论是PPT城市,还是动漫城市,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告诉你我们城市未来的文化是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生活的精神状态是什么?
80年代中后期那个时候在大学里,讨论香港、台湾,当时所谓知识分子非常不屑,言必称文化沙漠,而现在我们再去谈香港、台湾,还有资格说人家吗?所有新建城市完全是文化沙漠。
何道峰(昆百大集团董事长):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房地产业大发展,确实是没办法不成为全国人民关心的话题,想让它不热闹都不成。也感觉到这个领域所涉及的知识很多,绝对不是简单的开发、盖一个房子卖一卖。其实涉及的问题也是非常的深远。从国际发展的角度来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也可以从社会公平性的角度来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关于城市规划,文化界人士持批评的态度,认为缺乏对人的关注和人文关怀。这是中肯的。但解决这些问题的路远比揭示问题复杂得多。
在规划和建筑设计层面,当前中国这样快的发展速度和产量,导致我们的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跟不上,建筑设计前的调查研究、讨论互动时间不够,难免萝卜快了不洗泥。想想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了全世界多少建筑,这是我们多少建筑师在日积月累辛勤工作的结果,不容易!
很多舆论认为,中国的开发商眼中只有钱,是没有脑子的人。其实也未必,你看看开发商的辛苦程度和工作努力程度,包括心中装着对国家、人民的尊重程度,我看也不会比建筑师和文化学者差,这个我们可以另立专题讨论。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房地产行业,确实带来了空前的机会,但也是全新挑战。大家容易吗?我看都不容易。
我想到有点像文学界,首先要有写小说的,也要有文学批评家,还得有出版商。作家费尽辛苦写的东西,评论家说你写的是垃圾,作家要习惯于在咒骂声中成长,但回去你还得写。但没有评论家也不行,因为你不知道写出来了的东西效果怎么样。他们的功能不同。从另一面讲,评论家虽然骂别人头头是道,但写不出来,因为你脑子里全部是框框条条、概念等等。你没有马克·吐温生活的经历,怎么写出密西西比的感受,没有小仲马的经历,怎么写出《茶花女》。当然,面对出版商时,作家和评论家会联合起来骂他们“庸俗”、“没脑子”、“只知道赚钱”等等。但没有出版商又怎么能有文学?这是个共生的道理。
其实讨论和争论都很好,但是我希望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
建筑设计方面要理解文化。比如汪老师讲的,街道规划要多一点对人的关注,多一点人文关怀,别把城市搞得冷冰冰的。但文化界同样应该理解建筑界,给他们多一些文化信息的引导和互动,通过讨论把问题找出来,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互动和影响多了,自然会聚溪成河,创造时代的主旋律。(一丁整理)
在12月1日,由中国人居环境委员会主办的“城市与建筑”研讨会上,不同方面的人士就此发生了比较激烈的争论。
汪民安(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城市到底应该是什么?从我的角度来说,真正的城市从来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说城市有什么本质,变才是本质。
我自己的一个明显的感觉是街道越来越少,马路越来越多,供行人走的空间越来越少。我刚才坐车到酒店这里来,一路上就是一条条大马路,没有街道,基本没有步行路,全部是机器在走路。如果一个城市完全由机器所主宰的话,这个城市就没有魅力,就是供人行走的地方越来越少。
如果我们走在街道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街道是什么?
充满了人群,人和人之间有接触,有时候还是擦肩而过,有时候是人和鸟的交流。这是一个公共空间,让所有的陌生人,在街上都有偶然相遇的机会。
大家都在街道上,还能感觉到什么?平等。因为街道上的人群是陌生的,谁也不知道谁,你再有钱也不见得有什么优越性,所以街道在这个意义上恰恰是城市公共领域的民主化,是非常非常好的场所。我们现在把街道都拆掉了。
街道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舞台,还有大量的人群、噪音,所有的东西,在街道都有激发性,有表演的欲望。一个城市失去街道的混乱、脏烂,我就觉得没有一点城市的气息。
我觉得还有一点,街道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街道可以供很多无处藏身的人,比如说乞丐,乞丐就是以街道为家,他每天在街道上生活,利用街道,看街道上的人。乞丐、还有很多人,他们才是城市秘密的观察者,乞丐是最值得住在这个城市的。
孙克放(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
你说这话我是不赞成的。我们不能把城市作为无序的状态存在,不是希望城市没有个性、特点,比如说我说广告,我去过东京,东京给我印象比较深。六年之内,东京之内要拆除所有楼面的广告你知道吗?我承认这些风趣,可以卖烤白薯,不是不让他卖,是要按规范去做。
任何一个城市都不能摆脱三个网的关系,第一是交通网,第二是商业服务网,第三就是生态网。我们用三张网把它覆盖起来,才能决定城市的肌理。其实我们的城市占很大量的是住宅,跟这三张网的发展密切相关,住宅的好坏,取决于网的编织程度,比如说合理程度。我们中国很大程度上,为什么随意建设,就是我们的网没有编好。如果我当市长,第一件事情就把昆明市所有广告牌取掉,在昆明我是看到最多的是广告牌什么楼上、地上都有,你去国外看一看,哪里有?大牌小牌的到处都放。
汪民安:
城市不能专门为某些精英所来设计,不能为某些所谓的有很多钱的人设计,我觉得街道就是给小商贩设计的,那有什么不好的。这才是城市的魅力。城市一定要有节奏、夜晚、梦境,不要搞得那么光亮、透明,搞得那么没意思。
史建(资深建筑评论人):
因为我是做建筑和城市研究评论的,有必要替街道辩护一下(脏、乱、差)。我们过去有人认为,广场、绿地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对老百姓来讲是最重要的,但恰恰街道才是公众最重要的空间。就像《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上讲到的。街道是要有活力,它是城市的公共核心。我们把这个东西取消了,在我们的住宅和城市之间就缺少很空的这个余地。
周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城市要不要整洁,要不要烤白薯摊,广告要不要整治。我觉得这种思维就是建立在乌托邦思维的基础上。这种城市思维还停留在大概上个世纪50年代的豪斯曼的思维上。
在2001年太原市政府下定决心拆除240万平米违章建筑,在两个月内,太原市的刑事犯罪案件,很大程度上升,为什么?因为在那里住的很多人都是住违章建筑的,已经把最后的生存空间拆除,他有什么办法?因此引发了治安动荡。
我们城市的规划经常给人展示的,以前是“PPT”城市,在墙上一投,这大概是我们未来的城市。我最近看到不仅是PPT城市了,而是“动漫”城市了,要花几十万上百万做一个动漫,动漫就像一个梦境一样,展现一个城市的未来。无论是PPT城市,还是动漫城市,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告诉你我们城市未来的文化是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生活的精神状态是什么?
80年代中后期那个时候在大学里,讨论香港、台湾,当时所谓知识分子非常不屑,言必称文化沙漠,而现在我们再去谈香港、台湾,还有资格说人家吗?所有新建城市完全是文化沙漠。
何道峰(昆百大集团董事长):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房地产业大发展,确实是没办法不成为全国人民关心的话题,想让它不热闹都不成。也感觉到这个领域所涉及的知识很多,绝对不是简单的开发、盖一个房子卖一卖。其实涉及的问题也是非常的深远。从国际发展的角度来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也可以从社会公平性的角度来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关于城市规划,文化界人士持批评的态度,认为缺乏对人的关注和人文关怀。这是中肯的。但解决这些问题的路远比揭示问题复杂得多。
在规划和建筑设计层面,当前中国这样快的发展速度和产量,导致我们的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跟不上,建筑设计前的调查研究、讨论互动时间不够,难免萝卜快了不洗泥。想想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了全世界多少建筑,这是我们多少建筑师在日积月累辛勤工作的结果,不容易!
很多舆论认为,中国的开发商眼中只有钱,是没有脑子的人。其实也未必,你看看开发商的辛苦程度和工作努力程度,包括心中装着对国家、人民的尊重程度,我看也不会比建筑师和文化学者差,这个我们可以另立专题讨论。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房地产行业,确实带来了空前的机会,但也是全新挑战。大家容易吗?我看都不容易。
我想到有点像文学界,首先要有写小说的,也要有文学批评家,还得有出版商。作家费尽辛苦写的东西,评论家说你写的是垃圾,作家要习惯于在咒骂声中成长,但回去你还得写。但没有评论家也不行,因为你不知道写出来了的东西效果怎么样。他们的功能不同。从另一面讲,评论家虽然骂别人头头是道,但写不出来,因为你脑子里全部是框框条条、概念等等。你没有马克·吐温生活的经历,怎么写出密西西比的感受,没有小仲马的经历,怎么写出《茶花女》。当然,面对出版商时,作家和评论家会联合起来骂他们“庸俗”、“没脑子”、“只知道赚钱”等等。但没有出版商又怎么能有文学?这是个共生的道理。
其实讨论和争论都很好,但是我希望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
建筑设计方面要理解文化。比如汪老师讲的,街道规划要多一点对人的关注,多一点人文关怀,别把城市搞得冷冰冰的。但文化界同样应该理解建筑界,给他们多一些文化信息的引导和互动,通过讨论把问题找出来,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互动和影响多了,自然会聚溪成河,创造时代的主旋律。(一丁整理)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