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将“回归自然”(图)
城市美丽的生态景观需要每个市民的呵护
人均绿地面积11平方米,绿化整体覆盖率超过37%,业已冠名“国家园林城市”的上海,今后的城市绿化不再满足于“增量”,而是定位于“回归自然”。据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介绍,上海已定下“2010年前建成生态型城市体系框架”的目标,世博会期间展现在世界面前的将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美好城市。
人工林的惨痛教训
仅仅是“绿起来”不一定能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二战后的德国因为天然林被毁殆尽,所以营造了大量的人工林。然而这些种类单一的人工林不久就因为病虫害而大片衰败死亡。惨痛的教训让德国人意识到,那些已经失去了的天然林结构合理,它们所发挥的生态服务功能、展示的自然风光,绝不是人工林所能实现的。因此,德国学者首先创立了“近自然林”的学说,在此基础上“自然生态”成为了欧盟各国营造林业和绿化城市的发展方向。比如英国,在伦敦市区专门留下一块地任其自然发展,使生态系统修复,成为闹市中真正的“自然”,而美国、日本的大城市市区也大多建立了野生花卉的花坛。
上海在实现了“绿化增量”后也意识到了生态群落的重要性。据了解,本市城市绿化趋势已从小桥流水式的江南园林向以生态群落为主、多年生宿根和地被形成景观的方向发展。正如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秘书长许卫星所说,“大树进城已不再提倡,小苗育大树将是绿化苗木的发展趋势。”
世博会的绿化也将突显保护自然的特点。世博园区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世博园区现状绿地比例不高,植物总量有限,但在许多地块已形成了较具规模或特色的植物资源,上海将根据主要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形态特征,分别采用整体保护、个别保护和迁移保护等不同方式保护利用世博园区植物资源。
寻找上海的“自然元素”
要在上海这座高度人工化的城市实现“回归自然”,究竟有没有可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寻找上海的“自然元素”。
自然界中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自然要素是湿地,按照近代生态学的观点——海洋到大陆的缓冲带就是湿地类型中的一种,而上海恰恰属于这种湿地。如果按沿海–5M以上的海域属上海范围计算,那么上海湿地占总面积65.67%,自然湿地又占其中的25.35%,高于全国平均率2.6%近10倍。
提起湿地,上海人一定不会忘记江湾机场。数十年的废弃为自然界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现在那里已经成为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很高的自然湿地,这与伦敦市区的“自然公园”非常相似,被专家们誉为不可多得的城市“绿宝石”。专家认为,要让上海“回归自然”,就应该“举一反三”在全市调查有否类似的自然“生态修复”区域,并对这些“珍稀绿地”予以特殊保护。
天然植被是上海的另一大自然元素。目前,上海的天然植被仅大小金山及佘山的一部分被保留,但是这些地区的植物种类却具有上海的地区代表性。此外,上海还有百年以上的古树大约1451株。这些珍贵的自然元素迫切需要严格保护。
乡土树的烦恼
在构建生态群落的过程中,对外来植物的引进始终处于矛盾之中。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介绍,合理引进和应用多样化的植物,有利于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但过分追求“洋、新、奇、特、快”,却可能让“客家树”成为生态的破坏者,最近频频见诸媒体的“一枝黄花”就是典型的“生态杀手”。
上海街头一度花木单调、生物稀少,被讥为“只有三棵树两只鸟:梧桐、香樟和银杏,一只鸽子加一只麻雀”。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上海于2000~2002年实施了“绿化植物多样性行动计划”,通过国内外各种途径,引进推广了大量绿化植物。据初步统计,共推广84科192属353种植物,丰富了上海绿地植物景观,提高了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客家树”的引进带来了景观变化,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也为城市生态带来了高风险。上海的乡土植物就为“客家树”反客为主的做法烦恼不已。佘山地区就是一个例子:上世纪50年代,佘山地区有高等植物655种,80年代有535种,到了2000年只剩下了254种。
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认为,由于新植物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涉足该领域,但由于缺乏相关法规、条例和执法来限制和管理植物引种行为,植物引种几乎完全取决于利润、市场需求、植物繁殖难易等,违背自然规律的引种现象时有发生,如在片面追求热带风光的情况下,江南地区大规模引进南方植物,如棕榈科、桉树属、榕属植物等。有关专家提出,我们不应该否定引种外来园林植物,但引种必须科学论证,进行风险评估,从而让外来树种和乡土树种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