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建设避免“膨化症”
admin
2006-09-25
来源:景观中国网
耕地锐减、湿地萎缩甚至消失、生态失衡……这些都是城市规模迅速扩张造成的后果。正在广州参加2006中国规划年会的专家们呼吁,城市规划必须与生态规划相结合,城市规模不能
耕地锐减、湿地萎缩甚至消失、生态失衡……这些都是城市规模迅速扩张造成的后果。正在广州参加2006中国规划年会的专家们呼吁,城市规划必须与生态规划相结合,城市规模不能无限制的“膨胀”。
南京大学朱晓东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指出,中国部分地区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粗放式的城镇空间发展,已经带来当地土地资源稀缺、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损耗以及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城市问题,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敏感,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
小组成员李杨帆说:“自上而下型的城市化模式往往开发范围广,强度大,能在极短的时期内迅速、深刻且永久地改变原有区域环境状态。”
来自建设部的资料显示,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大量的土地浪费现象。以园区开发为例,根据2005年的统计,开发区整顿前全国各类开发区的规划面积3.86万平方公里,整顿后为10201.58平方公里。而根据对36个城市的分析,中国城市居住用地比例平均高于国际近5个百分点。
针对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黄少宏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需要转变传统的城市规划思路,将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相融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的李文彬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生态内容仍未成为规划的核心部分,并且也没有与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和人口、用地等问题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引起政府的重视。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21日在本次大会上作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城市建设应该节约土地,坚持紧凑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他强调:“城市应当被融合进当地的生态系统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它们之上。”
南京大学朱晓东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指出,中国部分地区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粗放式的城镇空间发展,已经带来当地土地资源稀缺、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损耗以及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城市问题,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敏感,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
小组成员李杨帆说:“自上而下型的城市化模式往往开发范围广,强度大,能在极短的时期内迅速、深刻且永久地改变原有区域环境状态。”
来自建设部的资料显示,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大量的土地浪费现象。以园区开发为例,根据2005年的统计,开发区整顿前全国各类开发区的规划面积3.86万平方公里,整顿后为10201.58平方公里。而根据对36个城市的分析,中国城市居住用地比例平均高于国际近5个百分点。
针对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黄少宏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需要转变传统的城市规划思路,将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相融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的李文彬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生态内容仍未成为规划的核心部分,并且也没有与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和人口、用地等问题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引起政府的重视。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21日在本次大会上作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城市建设应该节约土地,坚持紧凑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他强调:“城市应当被融合进当地的生态系统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它们之上。”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