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态治水”诞生样本(组图)
新江湾城的取水口
江湾人工水系师法自然建起和谐“水世界
一只红嘴长腿的水鸟,低低掠过新铺不久的柏油路,消失在路旁水岸的芦苇丛,对路上的三两行人,它一点都不惊慌。
上海东北部、原军用江湾机场旧址上,已经形成了也许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人工水系——根据规划,近10平方公里的江湾,人工新开挖的河道占整个水系的80%以上,长度达数十公里。目前,已建成的约2/3个“水世界”初具规模。自在的水鸟、绿地,在初秋时节显出勃勃生机。
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祥荣告诉记者,上海是一个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如何在中心城区“治水”,整治河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对上海的未来发展而言是个重要课题,而在江湾的探索则为此提供了一个样本。
不用水泥 让水“对话”
在大都市“治水”,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原有自然资本,是一个重要的观念。水景与生态功能交融,是江湾的特色——不同于常见的水泥堤岸,这里主要是坡地式护岸。水泥堤岸虽然防洪排水作用突出,但却隔断了河水与土壤的交换通道。而自然的泥土坡岸,不但使得河水和地下水可以“对话”,而且各种动植物也能依水而生,形成食物链和生态链,而水也因此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
新江湾城水系综合治理的设计者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江湾的河道在开挖时,尽管还没有引水,河道也总能保持半满——这正是得益于地下水的滋养。
而沿河的一片片绿地、水景对设计者而言,同时也是“天然净水器”。
滨河带的地势经过有意设计,雨水入河前,经过植物根系层层过滤,能滤去大量污染物,同时为植被提供养分。
在一些支流汇入主河道的河口,几块看似随意摆放的大石,貌似野趣横生的小品,但却是提高水位、降低流速,使水生植物能充分去除雨水中的富营养物质,免得主河道发绿、发臭。
独具匠心的设计俯拾即是:就连水面上一些长满植物小花坛也不例外。这些人工浮岛不但漂亮,而且能增加水体自净能力,同时也让鱼类能遮阳栖身。除了这些细节,江湾整体上都在努力契合自然,整个区域种树、养花,都力争做到与原有自然环境匹配、相似。
河道连通 天然共生
一直以来,都市文明很少影响江湾机场;随着上世纪末期机场逐渐废弃,这里更是自发形成了一个接近自然的城市湿地。
上勘院介绍说,江湾“治水”,除了结合总体土地规划,主要的思路就是根据原有环境和特点“谋篇布局”。基于此,上勘院设计了网络状水系——外部是环城河道,以防汛排水为主;“环城河”内是纵横的内河网和湖区;同时,环城河与小吉浦、黄浦江等天然河道连通,形成防汛、景观和生态兼顾的水系。
利用天然河道的益处毋庸置疑——除了夏季,江湾的水基本都能自给自足:一方面充分收集降雨,另外是利用潮差引浦江水。不过,江水水质与人工水系的要求还有差距,必须加以控制。
为保证水质,机场内原有一段约500米的废弃河道被巧妙地设计成了沉淀池、净化池,江水进入江湾水系前,得到了适度处理。利用潮差引水,每天可供水超过1万吨。新江湾城绿化率近50%,浇灌全部取自内河。
此外,随着黄浦江的潮起潮落,江水与人工水系相连之处很容易形成来来回回的“往复流”。为此,上勘院在江湾水系内设计了多扇水闸,依据潮位,由电脑遥控其中几扇闸门开启,就能自然形成单向的水流,加速水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同时,洁净内河水注入天然河道,还能对外界河水起净化作用。
本报记者 张懿 实习生 王禹
生态治水将成规范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地处新江湾城的水系改造思路得到了肯定。复旦大学的王祥荣教授告诉记者,上海河网密布、港汊纵横,很多河道都可以瞄准生态、质朴的方向进行改造。闵行、普陀、浦东的一些地方都开始尝试“生态治水”,效果不错。
据王祥荣透露,上海市水务局正在编制《上海市河道生态整治导则》,他期望《导则》体现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结合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等多位一体的整治思路,为上海综合治理河道提供“技术规范”。
均本报记者 刘定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