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应分类
袁奇峰
袁奇峰,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城市中国》杂志社学术顾问。
话题动机
今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规划管理是基础性工作。因此,广东省政协把“加强规划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常委会议政的主题,由经济委员会组织了专题调研。调研报告指出:广东省农村规划管理明显滞后,200人以上自然村制定规划的仅占25.85%;村庄布局建设混乱等问题突出。
2006年为广东省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的启动阶段,2007年到2010年则为攻坚阶段,届时全省将完成40%的村庄规划编制,30%的村庄整治工作,而2011年到2015年为全面铺开阶段,届时须完成90%的村庄规划编制,70%的村庄整治。谚语云,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报记者与中山大学袁奇峰教授就新农村规划如何起步做了对话。
建设现状:“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记者:广东的规划和经济发展关系如何?
袁奇峰:就广东的格局而言,各地的发展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珠三角的初步工业化基本完成。发达地区如佛山、南海、顺德和番禺等地已被第一波工业化浪潮“扫”过。第一波工业化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我们发现,工业化没有带来城市化,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缺少控制和规划管理,于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大量人口“进厂不进城”,“城中村”、“厂中村”相继出现。
第一波工业化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经济增长,人民福利改善,但伴随而生的也有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的耗费及低效能使用等。
记者:那规划如何解决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矛盾?
袁奇峰: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现在规划的重点是为第二波工业化而作出土地的准备、整理和梳理。对于整个地区,我们规划的宗旨始终是:工业化集约发展,人口集中居住,工厂进园区,居住进社区,商店进市场。这么多年来,我们在做小城镇规划、中心镇规划,就是想通过提高城市化质量的办法来解决混杂地区的发展问题。
新农村规划不能就村论村
记者:广东省新农村规划从今年启动,您认为在做规划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袁奇峰:做新农村规划的任务,我认为,就村论村来做规划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首先得对村庄类型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我们在一些发达地区做过研究,当时把村庄分为两大类:一是转型村庄。转型村庄包括三小类:城市里的“城中村”,村庄完全被城市包围,但村庄的景观维持村容村貌,经济组织仍是农村集体经济,文化还是宗族文化,社会服务机构和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依旧是“自建自管”;二是快速工业化推进的地区、城乡混杂地区等;三是未来工业化可能推进到的地区。另一大类村庄是自然村庄,这种村庄现在如此,可能未来远景仍是如此。
在经过调查研究后,我们才可能对不同的类型定下不同的规则,避免一些村庄又变成“城中村”。总的来说,新农村规划不在于把村庄建设得更漂亮,而是在于进行制度的转换。我认为广东省在做新农村规划时,先在市县一级做国土规划,再作出分类规划指引。若匆忙作出村庄规划,可能与长远的规划有冲突,造成资源误投。
记者:我国从今年起将派不少人员去韩国学习乡村建设,您有何看法?
袁奇峰:我认为韩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韩国的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城市帮助乡村的现代化,从物质环境进行改善等,这是我们都看到的,以为这就是新农村建设,其实关键在于第二点——发动农民,促使农民主动改善家乡环境,村镇、村民与政府合作进行设施建设,通过这个过程重塑农村社会伦理,形成有效能感的社会结构,实现人的现代化。
在某种意义上说,新农村的物质规划相对简单,难点在于机制的建设,政府提供资金,以农民的自治组织进行公共设施建设的项目管理,这样可以使农民有更大的参与度。
如何避免新农村样貌趋同?
记者:目前城市建设广为诟病的问题是“千城一面”,城市趋同性也渐渐蔓延到乡村。新农村规划如何可以避免这种趋势?
袁奇峰:你提的是关于风貌保护的问题,村镇特色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新农村规划的范畴。我认为新农村规划还是集中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乡村特色保护属于更高层次的追求,属于文化品位的问题。当然,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乡村特色值得重视。
以前的村野建筑符合当时的建造方式,多是就地取材,同时又受文化、宗族乃至风水观念的影响。目前,造成村貌趋同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建造方式的趋同,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或砖混结构,偏远山区有“方盒子”,城市里也有“方盒子”。我们经常可以在乡村看到这样的景象:旧村很有魅力,但房子很破旧;新村毫无特色,但房子很新很庸俗。
二是管理体制的趋同,主要是宅基地管理的问题。每户农民只有80平方米,因此有限的面积尽可能建最大使用空间,于是大家都变成盖“方盒子”,幢幢都是“筒子楼”,而且过道留得过窄,人为制造“握手楼”。
不过,我认为,房子趋同是富裕社会的问题,不是贫困山村的问题,不然干吗我们现在还关注农村“五改五通”、垃圾运输等最基本的东西?
记者:避免村容趋同牵涉复杂的文化品位问题,可见规划里面有不少“软科学”的内容。
袁奇峰:对。在现阶段,经济学家在城市规划中尤为重要,而到下一阶段社会学家发挥的作用更大。我们规划系的学生必修一门城市社会学的学科,教师是从英国学习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