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留下长沙的城市记忆

admin 2006-09-06 来源:景观中国网
  长沙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发展中正面临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城市改变的同时,我们需要留下什么?   “回不去了”与“留下来”   当人类经历了一个个特定而鲜活的历史变
  长沙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发展中正面临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城市改变的同时,我们需要留下什么?

  “回不去了”与“留下来”

  当人类经历了一个个特定而鲜活的历史变迁、苦难、颠覆、重构的过程之后,那种立即想留住“故事”的心理尤为急迫。  
  
  当今中国城市规划与建筑领域一浪高过一浪的学术呼唤:留住城市的记忆。

  长沙,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惊诧间,人们发现已经“回不去了”。我们只能从小段留存的天心阁城墙遥想城廓当年,从岳麓山脚下的爱晚亭和岳麓书院远眺湖湘文化源流。

  我以为,“留住城市的记忆”不能仅以“古”来评定。我们不但要有秦汉的记忆、唐宋的记忆、明清的记忆,我们还应该有上个世纪民国的记忆、共和国的记忆。我以为,“留住城市的记忆”将以人类情感关联的强弱程度来对待、来辨别、来认识。

  保留最具情感关联的记忆

  上个世纪的长沙,是与生于上个世纪的长沙人最具情感关联的100年。他们的活力与体力奉献给了谁?是长沙众多的工厂与车间、机关与学校……他们的青春与情感与谁发生最直接关联?是长沙数不清的小街小巷,是当年的五一广场、劳动广场,是湘江剧院,是杨裕兴、德茂隆……

  上个世纪的长沙该把什么留下?最直接方式当然就是留住那些有保留价值的城市街道、广场、建筑、构筑物。清末民初的长沙、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长沙,就是诸如黄兴路、蔡锷路、太平街、坡子街两厢的老店铺、老字号,就是散布在城中那些半中半西、半古典半现代的办公楼、公馆、教堂,它们应该是保护与恢复的最好对象。中山亭的整旧如旧并向公众开放,湖南大学把毁于战火的图书馆留下的几根石柱都艺术地加以利用,这些努力是值得推介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沙靠什么来承载记忆?无数废弃的厂房和烟囱、老火车站(南站、北站)、老码头,就是那个年代记忆的最好注释。“人民公社大食堂”连锁店以美食的名义、以有趣的民俗方式留住长沙记忆是值得分析的案例。

  长沙应成为有故事的城市

  鉴别城市记忆载体的价值,我们要关注载体的政治生活张力(如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故居或政治事件的发生地),我们更应该关注载体在民俗生活、商业生活、休闲生活、生态生活中的张力。这样一来,留什么,不留什么,就不是一道难题。

  我们可以用一片瓦、一处古井、一栋老宅、一个广场留作记忆载体,也可以用一组有着小街窄巷格局的街区、一群不同时期建成、风格各异的建筑留作记忆载体。我们要小心长沙所有的路变宽、房变高而让城市记忆荡然无存,众多有魅力城市如巴黎、温哥华、哥本哈根不是因为她们的道路宽、房子高而扬名天下。

  我们还可以用一棵树、一座山、一个公园来作记忆载体。对待自然山水环境,采取不作为或少作为就是留住记忆的最有远见、最高尚的姿态,长沙人对待留住橘子洲的记忆似乎有足够的主见:少动土、多栽树。

  我们还可以用大量的博物馆来作记忆载体,这些博物馆散布在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可以是政府投资的上万平方米的新厦,也可以是民间自发修建的,面积不过百来平方米的老宅。

  我们不仅要用物来作载体,我们还要用人来作载体:贾谊应该记忆、黄兴应该记忆,田汉应该记忆、李达应该记忆、李谷一应该记忆、大兵应该记忆……

  基如此,长沙十一五规划应该全方位探索并拓展留存城市记忆的方法和内容。她应该强调历史的价值、崇尚全民保护的意义;她不盲从、更不教条、但善于借鉴并吸收;她拥有开拓的精神、张扬个性的热情和永不停歇的创新能力。

  我以为,逝去的50年、100年的长沙城市故事,比200年、500年乃至1000年前的长沙故事更直接与长沙人的情感相通。留住上个世纪的长沙记忆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伟大事业,长沙应该成为一个真正有故事的城市、一个拥有丰厚记忆的城市、一个对得起未来长沙人的城市。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