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建设新农村要规划进村

admin 2006-05-30 来源:景观中国网
2006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之年。实施惠农政策,关注农民生活,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条件,已经成为全社会关心和关注的重点。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整
      2006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之年。实施惠农政策,关注农民生活,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条件,已经成为全社会关心和关注的重点。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整村推进,必须强调搞好规划,尤其是关系到广大农民家家户户的村落规划。可以说,“规划进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城乡建设,规划先行”早已成为社会共识。在这种宏观条件的背景下,强调“规划进村”似乎不应成为问题。但是通过对山东、安徽、江西、湖北、山西、辽宁等地农村的实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地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方面还存在有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规划概念、规划水平、规划能力三个方面。

      首先,在规划概念方面,一些地方的领导囿于相关知识的局限,还没有真正理解现代意义上的规划概念,而仅仅从自己所想象和理解的“规划”出发,把本应全盘考虑、综合协调的规划活动变成了拆房子、搬村子、改门脸、盖屋顶的简单建筑行为。由于缺乏科学指导,这种大拆广建的情况不仅劳民伤财,同时更造成对一些历史文化传统遗存的建设性破坏。“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与此同时,还有一种“农村建设不需要像城市那样进行规划”的落后观念在各地时有发生并产生影响。究其原因,是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异所导致的思维定势,影响了对未来中国农村景象的描述与刻画。事实上,解决我国城市问题的关键在农村,只有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建设起“让城里人向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过上“令城里人羡慕”、“让乡下人自豪”的健康生活,中国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缩小城乡差距的方式,即不是把农村城市化,而是让农村园林化,使农村生活现代化。

       其次,在规划水平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农村规划水平的低下,实际上反映了相关规划人才的缺乏。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教育水平存在落差,缺乏规划专业人才。社会上从事规划的单位和专业人士为数不少,但是长期以来他们的目光所关注的焦点不在农村,他们当中许多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也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需要存在差距。在这种局面下,工作在农村基层第一线的干部从责任出发,以非专业的水平而从事“规划”实务,虽有不足,亦无可厚非。倒是我们的专业机构和

  专业规划人才,应该考虑补上这一课,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如此,则全社会解决农村问题的宏观成本必定有所降低,而对新农村的建设质量和文化品位必有改善与增强。

    最后,是关于规划能力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规划能力,事实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二是财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首当其冲。农民有需求,但是知识能力不足,在短期内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得到解决。顺理成章的想法是吸收智力、引入“外脑”,聘请国内外的专家来帮助农民完成规划。然而,任何经济活动都必然有成本发生,规划进村也不例外。农民没有足够的动力和经济实力聘请规划专家。从另一个角度说,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专家们也需要组织起来,才能更好地、可持续地致力于面向农村的规划活动。为了提高新农村的规划能力,一方面应该安排组织农村干部进行关于规划以及规划实施的专业知识培训,开阔视野,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使知其然;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考虑组建或遴选针对农村、面向农民、从事农村规划的企业或机构,同时鼓励社会企业参与竞争,纳入规范管理,实行资格认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农民服务。在目前阶段,似应考虑以政府为主导,选择试点,模拟政府采购的方式,由政府出资,聘请规划机构和有关专家以及有相应能力的非营利组织深入农村,为基层服务,落实、完成新农村的新规划,参与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政府为农民谋求长远利益、建设城乡和谐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

       中央所倡导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不仅包括美好的居住环境,还包括持久延续的生产发展和健康民主的社会生活。因此,为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规划应该具有更加广阔的视角。不仅包括村容村貌、自然村落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还应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论及农村生产和经济前景的展望和预期。换句话说,真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不仅需要建筑科学方面的规划专家,还需要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介入,需要规划目标所在地原住居民的关心、介入和城乡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龚益)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