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奥运北京该种什么树
admin
2006-04-25
来源:景观中国网
北京该种什么树,这不是一个值得太深入探讨的问题。老北京城里那一排排高大的杨树、一行行婀娜的柳树、四合院里那一株株粗大的国槐,分明告诉我们,在相对干燥多风沙的北京,还
北京该种什么树,这不是一个值得太深入探讨的问题。老北京城里那一排排高大的杨树、一行行婀娜的柳树、四合院里那一株株粗大的国槐,分明告诉我们,在相对干燥多风沙的北京,还是应该多种一些与气候相适应、对环保有正面作用的树。
勾起“北京该种什么树”这个有点疑问成分的话题,缘于笔者最近看到的两则报道。4月19日出版的《北京晚报》,在第3版和第5版分别有两篇与树有关的报道。第3版的文章标题是《环保人士呼吁,给银杏热降降温》,第5版的文章标题是《2010年海淀区人均绿地达15平方米,四季青将现“金色大道”》。两篇报道虽然都是说种树,甚至都是以种植银杏树为主题,但结论却截然相反:一个要给银杏热降温,一个要大栽特栽银杏树。
第3版《给银杏降降温》的报道说,《绿色奥运,绿色行动》宣讲团成员、知名环保人士李皓呼吁,给银杏热降一降温,以减少北京绿化资金的浪费。报道说,针对近年来北京绿化部门大量选用银杏树栽种在马路旁和广场上,却频频出现银杏树生长困难、夏季枝叶枯萎、甚至整树死亡的现象。李皓呼吁,由于银杏生长不适合北京少雨的环境,应当用有限的资金,选用适合北京气候的树种,以避免从前几年大铺草皮又转向种树时,再一次陷入浪费钱财、绿化无效的困境。
另一则报道,即同一天在同一份报纸的报道说,今年海淀区将实现绿化100公顷,播草盖133.3公顷,人工造林162.1公顷……今年年底,四季青镇旱河路两侧将大量种植起银杏,以后每到秋末旱河路将成为一条“金色大道”。这则报道还透露了另一个数据,今年海淀区还将投资7070万元用于兑现生态林补偿机制。
两则观点截然相反的报道,出现在同一天的同一份报纸上,让读者产生出一个困惑:北京的绿化有没有个准谱?北京的绿化有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北京的绿化是根据气候特点种植适宜的树,还是在追求什么“景观”的冲动下,花大钱栽种一些不适宜在北京生长的树?
作为对环保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李皓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给银杏热降降温”提议的根据。李皓说,银杏树具有主根不发达而侧根和支根发达的特点,根幅大于树冠冠幅,特别喜欢疏松而肥沃的土壤,因此不适合栽种在硬化的马路旁和广场边。银杏树喜欢雨水充足的环境,难以承受夏季高温的剧烈蒸发,摄氏35度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摄氏40度时常出现被灼伤现象。当蒸腾作用大于吸收水分时,银杏树会叶片凋萎,枝条停止生长。在北京夏季,马路和广场地面由于硬化,一方面会产生热反射而形成高温区,另一方面因不吸收雨水而土壤干旱,因此在这些区域栽种的银杏树,也常常叶片凋零,难成树荫。
笔者无意批评北京市海淀区计划在马路旁大量种植银杏树的做法,毕竟北京市从前几年广植草皮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教训中,认识到了少铺草皮、多种大树的好处。这是走上了正道,应该给予表扬,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加以否定。笔者想要说的话是,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要顺天时,顺地利,顺人和。北京四季分明,夏季酷热,近些年沙尘肆虐,干燥少雨,北京怎样绿化,种什么树,植什么草,养什么花,都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根据,都应该听一听专家的意见,应该有一个对各区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而不是拍脑袋决策或者是靠冲动决策,谁愿意种什么就种什么,不管它能不能长得好,更不管它是死是活,反正我种了。要知道,动辄几千万元的投入,都是纳税人的钱,特别是绿化之举,事关环保,福荫子孙,更应慎重对待。
北京是历代古都,栽种行道树是古北京的特色。从元朝开始,北京的行道树以柳树为主,园林景观以松柏为主,院落以国槐为主,古人从未选择过把银杏作为主要树种在北京栽植,只是在院落中有散植,想必这其中有顺应天时地利的因素。今天是昨天的继续,今天又为明天培育着希望。北京正在以积极的态势为08奥运做着全方位的筹备,希望在绿化上,北京不再走弯路。
勾起“北京该种什么树”这个有点疑问成分的话题,缘于笔者最近看到的两则报道。4月19日出版的《北京晚报》,在第3版和第5版分别有两篇与树有关的报道。第3版的文章标题是《环保人士呼吁,给银杏热降降温》,第5版的文章标题是《2010年海淀区人均绿地达15平方米,四季青将现“金色大道”》。两篇报道虽然都是说种树,甚至都是以种植银杏树为主题,但结论却截然相反:一个要给银杏热降温,一个要大栽特栽银杏树。
第3版《给银杏降降温》的报道说,《绿色奥运,绿色行动》宣讲团成员、知名环保人士李皓呼吁,给银杏热降一降温,以减少北京绿化资金的浪费。报道说,针对近年来北京绿化部门大量选用银杏树栽种在马路旁和广场上,却频频出现银杏树生长困难、夏季枝叶枯萎、甚至整树死亡的现象。李皓呼吁,由于银杏生长不适合北京少雨的环境,应当用有限的资金,选用适合北京气候的树种,以避免从前几年大铺草皮又转向种树时,再一次陷入浪费钱财、绿化无效的困境。
另一则报道,即同一天在同一份报纸的报道说,今年海淀区将实现绿化100公顷,播草盖133.3公顷,人工造林162.1公顷……今年年底,四季青镇旱河路两侧将大量种植起银杏,以后每到秋末旱河路将成为一条“金色大道”。这则报道还透露了另一个数据,今年海淀区还将投资7070万元用于兑现生态林补偿机制。
两则观点截然相反的报道,出现在同一天的同一份报纸上,让读者产生出一个困惑:北京的绿化有没有个准谱?北京的绿化有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北京的绿化是根据气候特点种植适宜的树,还是在追求什么“景观”的冲动下,花大钱栽种一些不适宜在北京生长的树?
作为对环保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李皓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给银杏热降降温”提议的根据。李皓说,银杏树具有主根不发达而侧根和支根发达的特点,根幅大于树冠冠幅,特别喜欢疏松而肥沃的土壤,因此不适合栽种在硬化的马路旁和广场边。银杏树喜欢雨水充足的环境,难以承受夏季高温的剧烈蒸发,摄氏35度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摄氏40度时常出现被灼伤现象。当蒸腾作用大于吸收水分时,银杏树会叶片凋萎,枝条停止生长。在北京夏季,马路和广场地面由于硬化,一方面会产生热反射而形成高温区,另一方面因不吸收雨水而土壤干旱,因此在这些区域栽种的银杏树,也常常叶片凋零,难成树荫。
笔者无意批评北京市海淀区计划在马路旁大量种植银杏树的做法,毕竟北京市从前几年广植草皮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教训中,认识到了少铺草皮、多种大树的好处。这是走上了正道,应该给予表扬,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加以否定。笔者想要说的话是,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要顺天时,顺地利,顺人和。北京四季分明,夏季酷热,近些年沙尘肆虐,干燥少雨,北京怎样绿化,种什么树,植什么草,养什么花,都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根据,都应该听一听专家的意见,应该有一个对各区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而不是拍脑袋决策或者是靠冲动决策,谁愿意种什么就种什么,不管它能不能长得好,更不管它是死是活,反正我种了。要知道,动辄几千万元的投入,都是纳税人的钱,特别是绿化之举,事关环保,福荫子孙,更应慎重对待。
北京是历代古都,栽种行道树是古北京的特色。从元朝开始,北京的行道树以柳树为主,园林景观以松柏为主,院落以国槐为主,古人从未选择过把银杏作为主要树种在北京栽植,只是在院落中有散植,想必这其中有顺应天时地利的因素。今天是昨天的继续,今天又为明天培育着希望。北京正在以积极的态势为08奥运做着全方位的筹备,希望在绿化上,北京不再走弯路。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