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与法桐争空间 南京敬畏法桐的生存权
admin
2006-04-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中新江苏网4月5日电:3月底,南京汉中路至中山东路上的300多棵法桐命运敲定:190棵移走,其余留下;地铁2号线施工结束,移走的法桐中,符合条件的,回来重新上岗。 城市建设与法桐
中新江苏网4月5日电:3月底,南京汉中路至中山东路上的300多棵法桐命运敲定:190棵移走,其余留下;地铁2号线施工结束,移走的法桐中,符合条件的,回来重新上岗。
城市建设与法桐争空间,这对矛盾在南京多次上演。300多棵法桐没能全部留下,看似遗憾,然而回放此次公共决策,政府两难之中求两全的取向,令人快慰。
两难之中求两全,绝非易事。南京市园林局副总工程师陈雷说,这些法桐多数寿命超过50年,为尽量避开它们,地铁、园林等多个部门协商一年多,最终拿出方案。方案体现三大原则:能不移尽量不移。所以,移树的数字不断缩水;力保每棵法桐活下来。无论是移是留,园林部门均编制详细方案。移树要小心移,送到江宁暂养,护理更要精心。地铁施工结束前,要给回移的法桐预留安家地。留守的100多棵法桐,有的离地铁站点基坑几米远,护理同样马虎不得;避免绿量流失。移走的法桐中,约90棵胸径超过20厘米,“年事已高”,再移回来,经不起折腾,因此将重选胸径15厘米、年富力强的大法桐,去“顶班”。园林部门表示,地铁施工结束,汉中路至中山东路上的法桐,仍要保证5米一棵,大数不能少。
保护法桐,需支付不菲的机会成本。单把那些法桐搬走,再搬回来,每棵至少花费上万元。为少移树,地铁方面调整站点,更改方案,新增成本4000万元。
移树,总比砍树好。300多棵法桐的命运,牵动南京人的心。法桐是南京引进最早、表现最好的行道树。然而,上世纪90年代起,南京城市快速扩张,机动车猛增,为给车轮腾空间,法桐一次次站到生死边缘。东南大学建筑系黄伟康老教授痛心回忆:中山北路、中山南路、中央路……很多主干道上原有6排法桐,被砍去两排。他多次呼吁“锯下留树”。保护城市资源,不光是有形的建筑,法桐之类“活资源”也在其列。土木易构,树木难植。陈雷动情地说,树是长大的,不是栽大的。300多棵法桐如一砍了之,表面上是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但几代人努力积累的绿化成果毁于一旦,这种浪费难以计算!省内某座城市曾因扩路大砍法桐,然后补栽黑松,长了十年还是长不大,被迫回种法桐。“等于杀博士生(大树),‘种’幼儿园小朋友(小树)”。南京人不愿重演如此遗憾。
城市建设,空间再紧张,也要给大树留下生存之地。省建设厅风景园林处处长陈举来毫不掩饰对法桐的偏爱。他说,一棵成年乔木,释放的生态作用相当16亩草地。改善城市交通,给汽车腾路面,不能以牺牲行道树,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现在,城市行道树处境艰难,路上争不过汽车,“脚”下又碰上乱成一团的管线,根无法伸向土壤深处。这些法桐,虽不及百年以上名木珍贵,但经风历雨数十年,是南京“活的历史”,我们应敬畏它们,尊重它们的生存权。在西方国家,回归自然,回归野趣,已成为城市审美潮流。上万棵法桐郁郁葱葱,构成南京这座城市的绿色映像,理应享受“城市宝贝”待遇。保护法桐,呼唤城市“反规划”:属于法桐的栖身地,尽量不要另派用场。铺设地下管网,尽量铺在快车道下,避免放在慢车道下,跟法桐抢地盘。陈举来呼吁,园林部门应对300多棵法桐逐一建档,移走多少,活了多少,定期公布信息,便于社会全程监督。
敬畏法桐的生存权,就是尊重市民的情感与诉求。为何南京人对法桐感情那么深?是因为它生性泼辣,即便扎根混凝土路,在恶劣环境中,依旧活力烂漫。炎炎夏日,正是法桐“撑”开浓荫,为行人、骑车人送去凉爽;严寒隆冬,又是法桐凋尽树叶,让阳光倾泻在他们身上。爱法桐,就是以民为本。
几年前,南京地铁1号线施工,从鼓楼到中山南路迁走三四百棵法桐,无一返回。少了法桐,新街口“水泥森林”越发压抑。几年后,地铁2号线建成通车,我们期盼:不要因为失去法桐扼腕痛心,让享受非常时速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城市建设与法桐争空间,这对矛盾在南京多次上演。300多棵法桐没能全部留下,看似遗憾,然而回放此次公共决策,政府两难之中求两全的取向,令人快慰。
两难之中求两全,绝非易事。南京市园林局副总工程师陈雷说,这些法桐多数寿命超过50年,为尽量避开它们,地铁、园林等多个部门协商一年多,最终拿出方案。方案体现三大原则:能不移尽量不移。所以,移树的数字不断缩水;力保每棵法桐活下来。无论是移是留,园林部门均编制详细方案。移树要小心移,送到江宁暂养,护理更要精心。地铁施工结束前,要给回移的法桐预留安家地。留守的100多棵法桐,有的离地铁站点基坑几米远,护理同样马虎不得;避免绿量流失。移走的法桐中,约90棵胸径超过20厘米,“年事已高”,再移回来,经不起折腾,因此将重选胸径15厘米、年富力强的大法桐,去“顶班”。园林部门表示,地铁施工结束,汉中路至中山东路上的法桐,仍要保证5米一棵,大数不能少。
保护法桐,需支付不菲的机会成本。单把那些法桐搬走,再搬回来,每棵至少花费上万元。为少移树,地铁方面调整站点,更改方案,新增成本4000万元。
移树,总比砍树好。300多棵法桐的命运,牵动南京人的心。法桐是南京引进最早、表现最好的行道树。然而,上世纪90年代起,南京城市快速扩张,机动车猛增,为给车轮腾空间,法桐一次次站到生死边缘。东南大学建筑系黄伟康老教授痛心回忆:中山北路、中山南路、中央路……很多主干道上原有6排法桐,被砍去两排。他多次呼吁“锯下留树”。保护城市资源,不光是有形的建筑,法桐之类“活资源”也在其列。土木易构,树木难植。陈雷动情地说,树是长大的,不是栽大的。300多棵法桐如一砍了之,表面上是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但几代人努力积累的绿化成果毁于一旦,这种浪费难以计算!省内某座城市曾因扩路大砍法桐,然后补栽黑松,长了十年还是长不大,被迫回种法桐。“等于杀博士生(大树),‘种’幼儿园小朋友(小树)”。南京人不愿重演如此遗憾。
城市建设,空间再紧张,也要给大树留下生存之地。省建设厅风景园林处处长陈举来毫不掩饰对法桐的偏爱。他说,一棵成年乔木,释放的生态作用相当16亩草地。改善城市交通,给汽车腾路面,不能以牺牲行道树,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现在,城市行道树处境艰难,路上争不过汽车,“脚”下又碰上乱成一团的管线,根无法伸向土壤深处。这些法桐,虽不及百年以上名木珍贵,但经风历雨数十年,是南京“活的历史”,我们应敬畏它们,尊重它们的生存权。在西方国家,回归自然,回归野趣,已成为城市审美潮流。上万棵法桐郁郁葱葱,构成南京这座城市的绿色映像,理应享受“城市宝贝”待遇。保护法桐,呼唤城市“反规划”:属于法桐的栖身地,尽量不要另派用场。铺设地下管网,尽量铺在快车道下,避免放在慢车道下,跟法桐抢地盘。陈举来呼吁,园林部门应对300多棵法桐逐一建档,移走多少,活了多少,定期公布信息,便于社会全程监督。
敬畏法桐的生存权,就是尊重市民的情感与诉求。为何南京人对法桐感情那么深?是因为它生性泼辣,即便扎根混凝土路,在恶劣环境中,依旧活力烂漫。炎炎夏日,正是法桐“撑”开浓荫,为行人、骑车人送去凉爽;严寒隆冬,又是法桐凋尽树叶,让阳光倾泻在他们身上。爱法桐,就是以民为本。
几年前,南京地铁1号线施工,从鼓楼到中山南路迁走三四百棵法桐,无一返回。少了法桐,新街口“水泥森林”越发压抑。几年后,地铁2号线建成通车,我们期盼:不要因为失去法桐扼腕痛心,让享受非常时速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