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市街全图”描述沈阳百年公园

admin 2006-03-28 来源:景观中国网
北陵公园北陵松林奉天公园万泉公园中山公园当时称“千代田公园”   “万泉河畔引清流,白舫兰舆作冶游。六月莲花三月柳,醉人风月似杭州。”这是清末被誉为“辽东三才子”之一


北陵公园

北陵松林

奉天公园

万泉公园

中山公园当时称“千代田公园”

  “万泉河畔引清流,白舫兰舆作冶游。六月莲花三月柳,醉人风月似杭州。”这是清末被誉为“辽东三才子”之一的刘春烺的诗句,吟颂的是“沈阳八景”之一的“万泉垂钓”。鲜为人知的是,今年是诗中描绘的万泉公园建成的第100周年,而100年前的万泉公园,是沈阳历史上的第一座向游人开放的公共园林。 
  万泉公园建于1906年,奉天公园则建于1907年。这是沈阳出现的供市民游览的最早的两个公园。一张出版于1927年的“市街全图”,对奉天公园做了清晰的描述。 

  诗样语言记载繁华景象 

  据著名收藏家詹洪阁介绍,1906年,由士绅沈氏出资,在小河沿一带疏通河道,平整道路,种植花木,修筑水亭、茶榭和酒肆,沈阳第一座公园正式建成并开放。万泉公园建成的第二年,所有权便转给了天水氏,天水氏很快转给赵氏,而赵氏则于1913年又将产权转给了东三省官银号。 

  在此期间,公园内逐年整修园路,更新游船,设置长椅,还辟建小花园培育奇花异草,饲养观赏鱼类。“万泉莲舟”逐渐成为沈阳的著名景观,据《沈阳县志》记载:“每当炎官施令之际,火伞高张,凉台乍起,友人云集,商贩鹜趋。香尘与龙鹢齐飞,人面共芙蕖一色。昔日丘壑游钓之乡,遂一变而为罗绮管弦之薮。虽秦淮胭脂水,西湖销金锅,殆无以过之。” 

  解放初只剩下一只黑熊 

  万泉公园的正式命名是在1932年,之前于1918年曾命名也园。收藏家李大庆藏有一张摄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老照片,拍摄的是万泉公园的正门。所谓正门其实是由木材打造而成,显得有些简单和单薄,上书三个大字:万泉园。从画面上看,虽然公园里的树木不算高大,但还算郁郁葱葱。 

  1946年以后,国民党占据沈阳的那段时间,万泉公园遭到很大破坏,园内树木被砍伐,设施被毁坏,曾经在公园里饲养的大量观赏动物也几乎死亡殆尽。据有关资料记载,到沈阳解放时,只剩下一只黑熊,而且已经战立不稳,濒临死亡。 

  徐世昌为奉天公园写对联 

  沈阳的园林绿化建设始于明代,当时已经出现私人宅院,清代又出现了以出售花卉为主的私人花园。东陵和北陵的建设,使沈阳的园林建设更有规模,但是,供普通老百姓游玩的公共园林建设,却始于万泉公园和奉天公园。 

  奉天公园建于1907年,由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创办,徐世昌特意手书对联:地居欧亚之冲,问当代名家几人;经过亭外山川,如绘考沿疆形胜。  

  最初的公园,游人是免费进入的。在一张清末的奉天公园的图片上,能够清晰看到,奉天公园大门两侧各有四个大字,右侧写的是“奉天公园”,左侧则写的是“随便游览”。不过,记者观看到的公园的照片上,游人却都不是很多,看来市民当时对公园这个新生事物的认识还不够,而那时候生存艰难,大概也削减了人们观赏的兴趣。 

  “市街全图”中的形象描述  

  在收藏家詹洪阁家中,记者见到一张出版于1927年的奉天省城市街全图,地图上特意把奉天公园标出,并在地图一角撰文加以介绍。这是如今我们能够见到的对奉天公园十分珍贵的记录。文中写道:“在小西门外,面积3547方丈,东西长方形,四周围以短墙,在四个入口开建小亭一座。春夏之交,红衫短袖,联手摩肩,络绎不绝。雪亭在东,上覆芦草;西为鹿园,呦呦有声;南有小池,蓄鱼数百,池上有亭,曰澄心,可供游客小憩;其北翼然峙立据一园之胜者,揽辔亭也。” 

  老照片里的“中山公园” 

  沈阳另有一些较早的公园,则为日本人所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山公园,当时名叫千代田公园。日俄战争后,日本攫取了南满铁路经管权,改“铁道用地”为“奉天满铁附属地”。1919年,日本人在附属地内规划了一个东西长530米,南北宽385米,面积20多万平方米的公园预定地,先建苗圃,1924年制定了公园建设规划,分为游览、运动、安静、儿童游乐和动物等区,到1926年建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千代田公园”限制中国人入园。李大庆收藏的一些照片上,清晰记载下了这段历史。照片上在公园里游览的都是日本人,他们携家带口在中国土地上的公园里游逛,而中国人却不得入内,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本组照片均由王林翻拍)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