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深圳论坛:市民中心比例有问题?

admin 2006-03-27 来源:景观中国网
  市民中心比例不得当!在昨天于五洲宾馆举行的第13期深圳论坛暨华联城市山林第二期文化名人大讲堂上,面对本报记者提出的“市民中心究竟是个成功的建筑,还是失败的建筑?”的问题
  市民中心比例不得当!在昨天于五洲宾馆举行的第13期深圳论坛暨华联城市山林第二期文化名人大讲堂上,面对本报记者提出的“市民中心究竟是个成功的建筑,还是失败的建筑?”的问题,无论是主讲嘉宾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著名建筑专家窦以德,还是客座嘉宾深圳大学建工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高青教授,都对市民中心“五层楼高600米长”的建筑表示疑问。

  建筑方面市民中心得失各半

  在昨天的论坛上,除了这两位建筑学者以外,主讲嘉宾还包括著名的园林设计专家吴肇钊。

  对于深圳市民来说,市民中心的建筑审美问题一直是见仁见智。

  昨日的三位专家都对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总的评价是“得失各半”。

  首先发表看法的是窦以德,他说:“我只是路过看了一下市民中心,你要我说印象,第一感觉是比例尺度有毛病。其它的看法需要认真调查后才比较准确。”对于窦以德这种判断,深圳本地专家高青也表示赞同。“我个人认为这个建筑设计有得有失。在失的方面,我更看中的是窦先生刚才讲的这个问题。这个建筑先抛开它好看不好看,我们先看这么大的一个体量,放在深圳福田区中轴线上,高度只有五层楼高,长度却达到了近600米,我从专业角度觉得主要是尺度比例上不得当。”

  虽然比例上有问题,但市民中心也有成功之处。高青认为,市民中心的“得”便在于它改变了过去传统政府办公楼的形象,增加了博物馆、展览馆等为市民提供服务等复合功能,具有现代公共建筑开放的特点。

  巧合的是,主讲嘉宾中的吴肇钊作为景观设计方面的专家,早年曾参与过市民中心景观项目的一些工作。在昨天谈到市民中心审美问题时,他表示:“这个项目设计出来后,请了各个方面的专家去看。当时主要负责结构的专家就提出来屋顶像一个鸟翅膀张开,值不值得?但既然政府已经决策了,不是我的工作范畴。我就只说我的(指其所负责的景观领域),这个东西(指市民中心审美)也说不清楚。”

  国内缺少建筑评论

  三位专家还对当前国内建筑评论领域发表了一些感慨。窦以德便指出,当前我国的建筑评论到现在开展得并不好。“一是我们没有专业的建筑评论家,评价也缺乏标准。第二,有的人有顾忌。如果是朋友设计的,我说它不好伤感情,如果是名人设计的,说了不是倒霉吗,如果是政府设计的,说了岂不是更糟糕。这就是一个氛围的问题。

  但争论是一定要有的,通过争论可以促进我们水平的提高,避免再重复失误。”  

  专家视点

  再过100年,人类的居住会呈现什么形态?昨日,窦以德教授在论坛上预测,人类届时可能会居住在一种体量巨大、功能众多的空中高层复合体建筑内。住在这种建筑里,人们不用走出建筑,就可以在其内部实现居住、办公,甚至满足一切生活娱乐的需要。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高层住宅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昨天,窦以德在讲演中提出,近100年来,人类居住的空间高度在不断地提升,而且这种趋势还正在加速。城市住宅已经普遍地由4-5层变成了50多层。这种居住状态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居住文化都产生了影响,但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最后,窦以德还认为,深圳应在城市居住形态方面,为全国率先探索。“深圳的高层建筑比例非常高,建设质量和环境也在提高,理应在这方面为我们全国,乃至对我们全人类做出贡献。”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