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新城老区比翼飞 郑州处处风景美

admin 2006-03-14 来源:景观中国网
  打开郑州城区地图,以中州大道为轴心,中心城区与郑东新区如同一只美丽蝴蝶的两个翅膀,中心城区整治“三年一大变”,郑东新区建设“三年出形象”,两翼互为依托,携手向前,向世人展
  打开郑州城区地图,以中州大道为轴心,中心城区与郑东新区如同一只美丽蝴蝶的两个翅膀,中心城区整治“三年一大变”,郑东新区建设“三年出形象”,两翼互为依托,携手向前,向世人展现中原名城阔步走向新世纪的城市气魄和城市新貌。“十五”期间,郑州市大手笔规划实施城市建设,修路架桥,整治街景,建成郑东新区CBD会展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实现了街景更靓、绿地更多、道路更畅、出行更方便的目标。处处绽放的新姿向人们昭示着一个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的新郑州。

  精心规划
  勾勒城区新蓝图


  提升品位与造福市民统一
  
  为了提高郑州的首位度,把郑州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中的龙头和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2003年初,郑州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郑东新区加快了速度,保护改造中心城区加大了力度,并精心规划、稳步推进了各项整治和建设任务的实施。中心城区整治提出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目标,要求把中心城区整治成现代的商都、繁荣的省会、文明的省城、高效的枢纽、绿色的家园。同时,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整治要贯穿“一个原则,三个要求”。“一个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竞争力。”“三个要求”一是实行“三控制”、“三增加”,在中心城区严格控制土地审批、超高层建筑、房地产开发规模,增加街头游园、生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使市民得到更多实惠;二是拆迁安置工作,要坚持把为民造福贯穿始终,实现“两好”目标,即群众搬迁后居住条件要比原来好,安置后生活要比原来好,使群众真正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福祉;三是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使中心城区既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又兼具时代气息。 

  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兼顾
    
  主要市领导直接负责中心城区整治,成立城市建设管理综合整治协调领导小组,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现任市委书记的王文超为组长,副市长丁世显为常务副组长。
    时任市委书记、现任常务副省长的李克为城区综合整治勾划了蓝图,他多次要求:“既要锦上添花,又要雪中送炭”。107国道是迎宾路、出入市口是外包装、景观路是脸面、二七广场是窗口、夜景是城市的眼睛,这些地段外地客商接触较多,代表着郑州的对外投资形象,李克书记要求对这些地段的整治要锦上添花,浓墨重彩体现品味,不惜巨资整出效果,一定要让郑州给人一个靓丽的全新形象。对背街小巷、河道等外地客商不易到达、却与普通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身为书记的李克也没有忽略。2002年上任不久,李克书记曾3次骑自行车深入到居民生活的小街巷体察民情,了解到不少市民的生活环境仍有待改善。在这次市区综合整治中,他特别要求建一批游园、治理好河道、整治好小街巷、改造下水管道、改造和新建一批公厕,并要求各指挥部一定要保质量、讲品味,精雕细刻、实实在在地把好事办好,通过整治使郑州市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年攻坚
  立体打造新郑州


  开局之年
  400万平方米违章建筑倒下
    “净、绿、亮、美”是宜居环境的组成部分,围绕这些目标的实现,郑州市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中心城区整治的成功之路。
  2003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全面保护改造中心城区的12项重点工程,分别是铁路沿线整治、入市口整治、河道及滨河地区城市设计、排水系统治理、路网建设和交通规划、二七广场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绿化系统建设、街区改造与整饰、夜景照明工程、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和城市中村改造,基本涵盖了城区的方方面面。其中,107国道综合整治、二七广场综合整治、夜景照明二、三期工程、街景整治、出入市口整治、郑花公路改造、交通护栏改造等7项工程旨在锦上添花,改善郑州形象,提升品味;小游园建设、背街小巷改造、公厕改造、熊儿河东风渠改造、都市村庄改造等5项工程则是雪中送炭,旨在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普通市民的人居环境。
  整治必然有破有立,要打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拆除沿街破旧的违章建筑势在必行。2003年,郑州市共拆除各类违章建筑398多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对老107国道、10个主要出入市口、21条景观路、113条背街小巷、二七广场及其周边地区、熊儿河及东风渠实施了综合整治,并新建小游园30个、见缝插绿面积88830平方米,改造2桥1场5片和120幢高层及重点建筑的夜景照明系统,改造旱厕130个、公厕升级改造85个、新建公厕98个,改造市区105公里长的道路交通护栏。

  后劲十足
  多项内容为整治注入活力
  2004年,郑州市按照“三年大变”的规划,推进了城中村改造,商城遗址保护及环境整治,创建优美庭院、舒适小区,郑花路、西北环整治,市容设施改造,停缓建工程建设,雨污水管网改造,垃圾处理厂建设,铁路沿线整治等工程,人居环境和街景市容进一步改观。2005年,除了开工对中州大道进行高品位的整治、对金水东路实施升级改造、基本完成未来大道打通改造工程和10条精品街的整治工程之外,还提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四城联创”目标,制定了具体的整治计划,为中心城区综合整治注入了新的活力。2005年12月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6年2月通过国家爱卫委的考核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命名在即。今年的重点将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

  城区面貌
  脱胎换骨展新姿


  从2003年至2005年,郑州市在中心城区整治方面共投资202亿元,共新修道路63条,新建公园、游园156个,增加绿地面积847万平方米。郑州市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均实现了路平、灯明、水通、安全、卫生,10条精品街变得路更净、楼更靓、灯光更璀璨,市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市区100多个积水点基本全部被消灭,熊儿河、东风渠、西北环、郑花路等一批生态景观廊道初步展露芳姿。 
   ——市民出行更畅通
  3年来,郑州市不断完善路网建设,新建新107国道等道路40条共143.6公里,新建农业路下穿铁路立交等立交桥4座,拓宽改造桐柏路、农业路、经三路等道路23条,大大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完成北环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等80个积水点改造,有效解决了城市排水和防洪问题;对570条支路、背街小巷实施了道板翻修、路面复浇、侧石安装、雨污水管道铺设和路灯安装。路网的完善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生活环境更整洁
  3年来,完成集贸市场农改超8个,密闭化市场19个,整治大棚式市场59个;整治达标“五小”门店13019个;改造旱厕272座,升级改造原有水冲式公厕127座,新建公厕104座,全市453座公厕免费向社会开放;建成了王新庄污水处理厂及五龙口污水处理厂、郑州市综合垃圾处理厂一期工程;铁路沿线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共清运垃圾35万立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7万平方米;对141个城村和23条城乡结合部道路进行了综合整治;3年共关、停、并、转污染企业719个。
  ——街景市容更漂亮
  “低矮的小房子不见了,沿街单位楼院装饰一新,街道越变越漂亮了!”在紫荆山路,不少外地人对越变越靓的街景发出了由衷的赞叹。3年来,郑州市共对133条主要道路进行了拆迁、整治、粉饰、绿化、硬化,拆除各类违章建筑400万平方米,整治门头、牌匾、违章广告125万平方米,粉饰、清洗建筑立面790万平方米,绿化、硬化道路200万平方米,更新公交停车亭2190个、垃圾箱6746个;对全市停缓建的51项工程进行整治,已复工31项;对11座立交桥、968幢高层建筑和重要建筑、6个公园内大型娱乐设施、5个大型广场及15条精品街上491座沿街楼体实施了夜景照明工程。对716条道路路灯实行了改造或新建;完成了机场高速等10个主要出入市口的整治,新增绿地52万平方米。
  ——游园赏绿更方便
  出行300至500米就能见到游园绿地,这是在3年前想都不敢想的目标,如今却正在渐渐变成现实。3年来,郑州市对熊儿河、东风渠、金水河进行了护砌、截污、绿化,穿城而过的3条河两侧新增绿化面积110万平方米,河道中注入了清澈的中水,形成了融地方特色区、历史文化区、园林观赏区为一体的风景、娱乐、休闲廊道;新建公园、游园156个,增加绿地面积647万平方米,让更多的郑州人享受到了绿在身边的生活。
  ——商城遗址得到保护
  历史掩盖了的3600年的古老文化正在一步步地被挖掘。自2003年以来,郑州市依据《郑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郑州市商城保护规划》,对商城遗址城隍庙、文庙进行了修复,商城文化苑、夕阳楼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郑东新区魅力初展
  宽畅的大道,耸立的高楼,整洁的环境,历时三年的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区——郑东新区已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三年的时间,郑东新区已成为郑州市对外形象的一个标识,招商引资的一个品牌,城市建设的一个典范。据统计,全国共有118个市级以上城市到郑东新区参观考察,仅2005年就来了1306批共33700多人次。郑州市“三年出形象”的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