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深圳建设越来越没趣 城市开发需多一点感性

admin 2005-10-28 来源:景观中国网
  “深圳越来越没趣。”这是香港一家媒体最近对深圳的评价。   我能联想和反思的是深圳的城市开发问题。细究起来,媒体的评价似乎不无道理。   比如罗湖,作为深圳最老的商

  “深圳越来越没趣。”这是香港一家媒体最近对深圳的评价。

  我能联想和反思的是深圳的城市开发问题。细究起来,媒体的评价似乎不无道理。

  比如罗湖,作为深圳最老的商业中心,近年来似乎只在建设卖场和改造商场。但改造的结果是,便利化、景观化、个性化的街区却没有形成,卖场的档次与公共场所的风格也不能形成呼应。比如东门,花了那么多钱改造的“步行街”快成“跳楼甩卖一条街”了,这不是东门最初在深圳的地位,它在边缘化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而CBD,则似乎是高楼比赛运动。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圳最近发布的《宝安龙岗各组团分区规划草案》似乎也有些缺憾。我们能感受到的指导思想核心依然是工业、产业。可是,人的城市活动呢,人的城市体验呢?总体上它还是一个GDP主导下的城市规划纲要。比如观澜,在我看来尤为可惜,在深圳现有的街道中,观澜是深圳工业化程度最低的一个区域,那里生态基础优良,有观澜高尔夫球场。据说,在美国顶级财富人士中,如果你问深圳在哪里,摇头的人很多,可你要说起观澜高尔夫球场,相当多的人都知道这个世界最大的高尔夫球场。这个世界第一,深圳没能好好利用。我们试着做一个猜想,如果把这儿建成深圳的圣安德鲁斯(英国高尔夫小镇),岂不比所谓的现在意义上的“招商引资”来得更有意义?

  如此种种,我很担心,在产业政策主导下的城市规划,在技术思维主导下的城市营运,最终会使深圳变成一个个生硬的物理界面和浮躁的工业载体。

  上海的街道是由历史累积而成的,南京路也好,淮海路和外滩也罢,尽管历经多轮的规划与改造,它们其实已经是一个“当代品”了。但无论哪一轮的变局,总有一个永恒未变的核心思想在主导,那就是“大都市风情”。没有历史的深圳,是否可以直接在别人的历史之上创造街道历史呢?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很显然,城市不仅仅是由现代建筑和现代工业组成的,国际化既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造几栋高房子、多生产几台PC就成就了的,我们还需要更“软”一点的东西,那就是大都市风情。

  城市是一个产品,它需要精心的设计,它需要营销的理论。当然,规划和建造也不仅仅是官员、规划师、建筑师的事情,它应该让广大市民、人文学者、独立艺术家、营销大师等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我想说的是:城市和建筑的规划者、建造者们,你能给深圳更多一点的感性吗?

  (作者高海燕系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地产与城市营运研究中心主任)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