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主体 城市是载体 城市建设要以人为重
近几年,城市排行榜花样繁多,城市发展报告争相出炉。“最具竞争力”、“最适宜居住”、“最适合投资”等一批“城市之最”,彰显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成就。这些进步,为的都是城里人。当越来越多的城市戴上光环的时候,城市的街头巷尾,广场车站,很多细微之处,从设计到管理的人性化细节,更是彰显城市魅力的地方。一个城市的“内功”如何,恰恰体现在人性化的细节之中。
城市出品热抢皇马球票 万年花城
绿化太少,公厕难找,盲道被占,人行道太窄,无障碍不够……是很多城市的老大难问题,尽管出台了不少便民措施,但抱怨之声仍然不绝于耳。以公厕难找为例,问题的背后,有城市规划中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有建设表面文章过多的问题,有公厕管理脏乱差的问题,但也有人性化与现代城市管理相博弈的问题。
包括公厕、绿地、无障碍通道在内的人性化公共设施,不会直接给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因此,这些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首先涉及了城市规划者和城市管理者的发展理念。现在常常有一种倾向,建一座大桥、修一条大路、造一排高楼,许多人都有热情,可是,如果要建一所公厕、修一条盲道或一条无障碍通道,可能参与的人就要少得多。这里面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一个意识和理念的问题。城市的人性化,往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找突破。
某些西方国家城市出于城市安全或节约成本的需要,地铁内不设固定公厕;但也有不少城市,比如汉城,地铁内就有宽敞的免费公厕,且免费提供手纸。城市建设的细节问题,往往是一道多项选择题,面对效益、速度、安全、方便、舒适等多个评价要素时,着眼于人的需要作选择,可能更能体现对人的尊重。
上海定位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种进程在不断加快。快速便捷的地铁列车,宽敞明亮的候车站台,免费发放的地铁报纸,都是以人为本、注重细节的表现。逐渐改进的地铁公厕,也恰恰体现了城市人性化细节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
不少到上海旅游、出差的人评说:上海是国内比较精致的城市,等公共汽车分站队、座队,马路两边都“透绿”,各个区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体育馆……城市的细节,往往给人最深的感受,远比高楼大厦来得实在。精致,是很高的评价,说明这是一个重细节、有内容的城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地铁里的“如厕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如何让大流量的旅客“方便”得更好,是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