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专家提出“泾渭水系” 西安大都市圈生态廊道构想

admin 2005-05-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西安交大建筑学系张定青副教授、周若祁教授日前提出“以‘泾渭水系’建构西安大都市圈生态廊道”的构想,建议以“泾渭水系”建构西安大都市圈生态廊道,协调都市圈城镇发展
  西安交大建筑学系张定青副教授、周若祁教授日前提出“以‘泾渭水系’建构西安大都市圈生态廊道”的构想,建议以“泾渭水系”建构西安大都市圈生态廊道,协调都市圈城镇发展。 

  泾渭水系支脉纵横是关中地区城镇地理环境一大特色,滋养了其流域众多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上古都长安北有泾、渭,南有橘、镐(注:此两字应为“三点水”旁),东有灞、海西有沣、涝,“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素有“八水帝王都”、“八水绕长安”的称誉。泾渭水系历史上作为“立城之本”,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曾建都于此。西安成为有3000年建城史和1100年建都史的世界历史名城,与这一自然地理特色密不可分。 

  但由于历史与气候变迁,特别是当代城镇的盲目扩展和不合理的规划,干扰、破坏了河流的整体系统和自然演进过程,昔日水草丰美的胜景逐渐消失,如今“八水”水系枯竭、河道萎缩、水质恶化、河岸荒芜,多种鸟类及动物绝迹,植被退化,自然景观的文化品位与价值大大降低。最为严重的是,河流调蓄能力大减,平时干旱,暴雨成灾,近年渭河流域水患频繁、洪涝灾害严重与此不无关系。 

  专家认为,在自然演化状态下,河流是一个由水体、河床、河漫滩、自然堤、河谷阶地、湿地、植被及野生动物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要素间相互关联,协同作用,维持生态稳定,形成动态平衡。沿岸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向泾渭水系侵蚀,大部分泛洪滩区和湿地被侵占改造,由大面积人工化不透水表面所替代;城市开发建设中常将次要支流水系填埋,或以涵管形式埋入地下变成暗渠;城市防洪建设多在河岸边修筑堤坝使之渠道化,并以混凝土衬砌。这些措施不仅使自然河道维持地下水补给与排泄、洪水控制、水体自净、控制沉积和侵蚀等重要生态功能丧失,而且使鱼类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受损。作为生态敏感区的河流水系,担负着地区生态安全的功能,泾渭水系自然生境的退化不仅加剧了流域地区生态的脆弱性,也成为制约本地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针对以上情况,专家提出建设泾渭水系生态廊道的构想:在大都市圈加紧建设的背景下,必须将城镇发展格局建立在恢复和重建泾渭水系生态环境基础之上,通过河流综合整治、生态恢复与重建,建构由河流水系、沿河绿带及生态用地复合系统构成的生态廊道,发挥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休闲功能及景观与环境教育功能;通过“泾渭水系”生态廊道,将城市公园、苗圃、农田、自然保护地等纳入绿色网络,使水系廊道围绕、穿越城市,形成承载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骨架和展示城市文脉的风景线;在此基础上,统一协调都市圈各城镇建设,调整城市用地,积极引导城镇规划与建设,促进自然生态与城镇人居的协调发展。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