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英国专家:北京场馆建设值得伦敦借鉴

admin 2005-04-28 来源:景观中国网
  詹姆斯·布利,英国皇家特许工料测量师、伦敦2012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基础设施主管,大型体育场馆总体规划、选址、财务预算分析及运营等方面的专家,他在日前访问北京后,对北京
  詹姆斯·布利,英国皇家特许工料测量师、伦敦2012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基础设施主管,大型体育场馆总体规划、选址、财务预算分析及运营等方面的专家,他在日前访问北京后,对北京奥运会的场馆设计大加赞赏,称其既现代又充分考虑了安全性。 

  以能满足需求为标准

  布利在过去10年里,参与了欧洲多个场馆的建设项目,其中包括里斯本球场和伦敦的温布利球场。

  布利认为,奥运会是展示建筑艺术的绝佳机会,比赛场馆应当成为奥运会的一个标志,所以在设计上一定要新颖、现代,但漂亮的外观不能以牺牲场馆的安全性为代价。

  建造场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观众融入到体育比赛中,更真切地感受到奥运会的氛围,因此设计者在最初一定要考虑好场馆的主要用途。“如果只为了举办足球比赛,却建了一个带跑道的体育场,就会加大观众和运动员之间的距离。”

  对于北京奥运场馆的“瘦身”,布利表示高度赞同。他表示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

  布利介绍说,伦敦在考虑主体育场的规模时充分考虑到了赛后的实际需求。目前英国现有或正在改建的大型体育场已有多个,包括能容纳90000人的温布利球场,因此另外建设一个容纳80000人体育场很可能成为大而无用的“白象”工程。

  所以,他对北京对奥运场馆的调整表示认同,只要能满足需要,能不建的就不建,能做临时建筑就不做固定建筑,这样也减轻了赛后利用的压力。

  场馆周边要多聚集“人气”

  将比赛场馆改造成商业、文化设施是奥运会主办城市避免奥运会结束后场馆闲置的一剂良方,但布利却表示,奥运会主办者仅仅考虑到比赛场馆的赛后用途还不够,还应当对场馆的所在区域有一个整体发展规划,应当在比赛场馆周边多聚集“人气”。

  布利说,尽管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在最初设计比赛场馆时考虑到了赛后将它们改建为商业或文娱公共设施,但由于一些场馆位于比较偏远的郊区,周围人烟稀少,设计者缺乏对这些地区整体发展的考虑,所以悉尼和雅典的场馆在奥运会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闲置。

  但北京在这方面就考虑得比较周全,设计得非常好。他认为,北京奥运公园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域消费能力强,周围多为高档住宅区和科教文化区,能够保证充足的中高档健身娱乐消费。国家体育场作为国内最大的室内运动场所,赛后将仍以赛事为主导,餐饮、娱乐、市民活动为辅助,立足于高档消费群体。所以应该是“对奥林匹克公园及其周围地区的未来发展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考虑。”

  布利强调说,只有保证了该地区的“人气”旺盛,才能保证奥运会后比赛场馆的长期可持续性利用。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