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为广州发展带来乘数效应
admin
2005-04-05
来源:景观中国网
问:场馆布局分散还是集中 答:分散拉动市内交通发展 俞军将广州“两心四城”发展地区空间格局称为“分散连环型”结构,认为在国际上也是少见的。他称赞这种多中
问:场馆布局分散还是集中
答:分散拉动市内交通发展
俞军将广州“两心四城”发展地区空间格局称为“分散连环型”结构,认为在国际上也是少见的。他称赞这种多中心空间格局有相当弹性,可以带动每个区域的发展,但是区域之间及其周边地区交通网络应当严格科学考证,制定发展规划。
他说,慕尼黑借2006年足球世界杯主赛场之机,发展周边区域新城中心的扩建与新建区域的交通系统,建成欧洲最大的停车建筑,开掘现有主停车建筑的潜力,减轻私家轿车进入旧城中心带来的交通压力。建议广州重点发展公共交通及相应配套的大型公共停车场,成为网点系统;停车场最好也不是单功能的,可以有购物、休闲等配套设施。
陈建华也赞成场馆应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因此亚运场馆不宜过分集中,应该与广州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战略一致。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主的组团式分散建设,既可巩固两次东进的成果,推动天河新城中心的形成,又可推动广州新城的开发建设,同时在各区内培养区域增长极。
问:场馆建设注意哪些问题
答:最好保证周边环境纯净
张在元指出,亚运场馆建设要避免两大误区。误区一:办亚运,就要“摧枯拉朽”式地建新馆。广州充分利用老馆,十分符合广州实际。亚运场馆建设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这在我国还是一条非常新的路子,可以学习雅典在改造和保护旧馆方面的有益经验。误区二:场馆旁建商圈,通过大型运动会来发展经济。如果在网球场旁弄个嘈杂的商场或建个卡拉OK厅,运动的时候肯定感觉不好。商业与运动的功能分区要清楚。
俞军强调广州亚运场馆不能仅是一个体育场馆的“空壳”,要不断丰富功能使用。比如,白云体育中心结合白云山自然风景区建设成公园,并使其成为区域性的社区中心。张楠认为可利用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营造场馆,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特意将场馆建设在一个废弃的工业用地上,把曾是以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为主的工业用地变成了森林和绿地。
曾捷说,亚运场馆的建设,总体框架可由规划局和专家一起定,具体实施则可由市民来参与。比如场馆里可以建雕塑或娱乐设施,发动市民尤其是大学生投稿,把中奖者的名字刻在雕塑上面,既能得到好创意,又可节约资金。
问:亚运会后怎样利用场馆
答:打造市民中心文娱中心
俞军告诉记者,慕尼黑1972年的奥运设施经过30多年来的运作和发展,每年大约有50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参观游览,成为世界奥运历史上唯一一个在赛后仍保持极高使用率并不断增加新的文化功能内涵的奥运文化城。他建议,广州亚运是亚洲体育中心,更是广州市民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今后应举行各种民间体育活动、文艺演出活动等。
江峥、张生等指出,1964年以来,世界体育经济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经济现象:“后奥运现象”———大规模的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带动国家和地区经济飞速增长,奥运会开完以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急剧下降,造成经济滑坡。后奥运现象实际是城市投资(政府投资)过于集中,难以持续,使城市经济失去了持续的发展动力。所以,亚运场馆建设需要注重城市长远的经济效果。场馆选址应与广州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场馆建设完成后,周边应有适量的土地储备引导民间投资持续跟进,控制场馆的建设规模。
问:场馆设计的意义在哪里
答:名家联袂有显著影响力
王建国认为,在不失城市规划设计基本框架和理念基础上的世界名家加盟可为城市建设发展造势。波茨坦广场和柏林使馆区的重建规划和设计吸引了一批建筑大师,他们在同一座城市里的“联袂出演”本身就称得上是建筑发展历史上的一次事件,产生的社会影响力非常显著。
他说,另一案例更能戏剧性的说明这个问题,盖里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落成后第一年就吸引了136万人参观,其中85%来自城市以外的地区和国家,而84%的人仅仅是为了看这个博物馆而来到毕尔巴鄂,由该博物馆所带来的相关年收入占到毕尔巴鄂全市的20%以上。盖里这位著名建筑师以及由他所设计的这幢建筑,创造了单幢建筑影响整体城市发展的神话。(记者倪明、刘宏宇)
专家简介
王建国: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代表作:中国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规划设计、广州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等。
张在元:1984年~1988年武汉大学建筑系主任;2001年至今任喜马拉雅空间设计总建筑师。代表作:日本长野奥林匹克人形博物馆;中国广州生物岛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等。
曾捷:广州美国GLC设计顾问公司董事、总设计师。代表作:美国芝加哥和西雅图GAP的旗舰店;阿联酋迪拜城CityCenter;广州正佳广场(室内、园景、灯光)等。
金广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常务副院长。代表作:深圳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大庆市CBD城市设计研究等。
俞军:联邦德国慕尼黑亚尔派国际建筑设计总公司董事、总建筑师、总规划师。代表作:慕尼黑2006年世界杯足球主赛场总体室内理念及详细设计等。
陶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代表作:珠海机场旅客航站楼、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新闻中心、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等。
崔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任总建筑师、副院长。代表作:阿房宫凯悦酒店、清华科技创新中心、首都博物馆等。
韩冬青: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代表作: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大厦、南京新街口核心地区城市设计研究等。
陈建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江峥: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广东省政府特约研究员。
华林:HLD建筑与城市设计(国际)事务所首席设计师。代表作:深圳罗湖体育馆、浙大科技园(杭州)等。
吕斌:中国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
答:分散拉动市内交通发展
俞军将广州“两心四城”发展地区空间格局称为“分散连环型”结构,认为在国际上也是少见的。他称赞这种多中心空间格局有相当弹性,可以带动每个区域的发展,但是区域之间及其周边地区交通网络应当严格科学考证,制定发展规划。
他说,慕尼黑借2006年足球世界杯主赛场之机,发展周边区域新城中心的扩建与新建区域的交通系统,建成欧洲最大的停车建筑,开掘现有主停车建筑的潜力,减轻私家轿车进入旧城中心带来的交通压力。建议广州重点发展公共交通及相应配套的大型公共停车场,成为网点系统;停车场最好也不是单功能的,可以有购物、休闲等配套设施。
陈建华也赞成场馆应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因此亚运场馆不宜过分集中,应该与广州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战略一致。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主的组团式分散建设,既可巩固两次东进的成果,推动天河新城中心的形成,又可推动广州新城的开发建设,同时在各区内培养区域增长极。
问:场馆建设注意哪些问题
答:最好保证周边环境纯净
张在元指出,亚运场馆建设要避免两大误区。误区一:办亚运,就要“摧枯拉朽”式地建新馆。广州充分利用老馆,十分符合广州实际。亚运场馆建设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这在我国还是一条非常新的路子,可以学习雅典在改造和保护旧馆方面的有益经验。误区二:场馆旁建商圈,通过大型运动会来发展经济。如果在网球场旁弄个嘈杂的商场或建个卡拉OK厅,运动的时候肯定感觉不好。商业与运动的功能分区要清楚。
俞军强调广州亚运场馆不能仅是一个体育场馆的“空壳”,要不断丰富功能使用。比如,白云体育中心结合白云山自然风景区建设成公园,并使其成为区域性的社区中心。张楠认为可利用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营造场馆,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特意将场馆建设在一个废弃的工业用地上,把曾是以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为主的工业用地变成了森林和绿地。
曾捷说,亚运场馆的建设,总体框架可由规划局和专家一起定,具体实施则可由市民来参与。比如场馆里可以建雕塑或娱乐设施,发动市民尤其是大学生投稿,把中奖者的名字刻在雕塑上面,既能得到好创意,又可节约资金。
问:亚运会后怎样利用场馆
答:打造市民中心文娱中心
俞军告诉记者,慕尼黑1972年的奥运设施经过30多年来的运作和发展,每年大约有50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参观游览,成为世界奥运历史上唯一一个在赛后仍保持极高使用率并不断增加新的文化功能内涵的奥运文化城。他建议,广州亚运是亚洲体育中心,更是广州市民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今后应举行各种民间体育活动、文艺演出活动等。
江峥、张生等指出,1964年以来,世界体育经济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经济现象:“后奥运现象”———大规模的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带动国家和地区经济飞速增长,奥运会开完以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急剧下降,造成经济滑坡。后奥运现象实际是城市投资(政府投资)过于集中,难以持续,使城市经济失去了持续的发展动力。所以,亚运场馆建设需要注重城市长远的经济效果。场馆选址应与广州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场馆建设完成后,周边应有适量的土地储备引导民间投资持续跟进,控制场馆的建设规模。
问:场馆设计的意义在哪里
答:名家联袂有显著影响力
王建国认为,在不失城市规划设计基本框架和理念基础上的世界名家加盟可为城市建设发展造势。波茨坦广场和柏林使馆区的重建规划和设计吸引了一批建筑大师,他们在同一座城市里的“联袂出演”本身就称得上是建筑发展历史上的一次事件,产生的社会影响力非常显著。
他说,另一案例更能戏剧性的说明这个问题,盖里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落成后第一年就吸引了136万人参观,其中85%来自城市以外的地区和国家,而84%的人仅仅是为了看这个博物馆而来到毕尔巴鄂,由该博物馆所带来的相关年收入占到毕尔巴鄂全市的20%以上。盖里这位著名建筑师以及由他所设计的这幢建筑,创造了单幢建筑影响整体城市发展的神话。(记者倪明、刘宏宇)
专家简介
王建国: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代表作:中国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规划设计、广州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等。
张在元:1984年~1988年武汉大学建筑系主任;2001年至今任喜马拉雅空间设计总建筑师。代表作:日本长野奥林匹克人形博物馆;中国广州生物岛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等。
曾捷:广州美国GLC设计顾问公司董事、总设计师。代表作:美国芝加哥和西雅图GAP的旗舰店;阿联酋迪拜城CityCenter;广州正佳广场(室内、园景、灯光)等。
金广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常务副院长。代表作:深圳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大庆市CBD城市设计研究等。
俞军:联邦德国慕尼黑亚尔派国际建筑设计总公司董事、总建筑师、总规划师。代表作:慕尼黑2006年世界杯足球主赛场总体室内理念及详细设计等。
陶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代表作:珠海机场旅客航站楼、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新闻中心、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等。
崔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任总建筑师、副院长。代表作:阿房宫凯悦酒店、清华科技创新中心、首都博物馆等。
韩冬青: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代表作: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大厦、南京新街口核心地区城市设计研究等。
陈建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江峥: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广东省政府特约研究员。
华林:HLD建筑与城市设计(国际)事务所首席设计师。代表作:深圳罗湖体育馆、浙大科技园(杭州)等。
吕斌:中国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