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规划修编揭秘:23位专家领衔200多学者参与
资料图:北京城现状的“浓缩”模型
-70多个国家级或市级科研机构支持配合
-在总规修编过程中,专家论证会至少有150次
-通过电话、网络、电视、调查和公示等途径收到市民建议近3000条
科学发展观提出新要求
1993年,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当日历翻到2003年,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态势良好,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但是,城市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为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对北京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思路迫切需要调整和创新。于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应运而生。
构建和谐社会指导修编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总规划师、总规修编办主任谈绪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往编制总体规划多是以推进经济发展为目标,这次修编指导思想变了,市委、市政府根据科学发展观,确定了以发展和谐社会为目标,基于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规模,努力争取整体的优化与和谐。”
建立“三三四”工作机制
以往的总规编制通常只是政府一家来做,而这次修编工作采取了开放式的编制方式。
据谈绪祥介绍,本次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政府组织、依法办事、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模式,建立了“三三四”的工作机制,即三家编制单位、三级例会制度、四种参与方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三家编制单位既分工又合作,形成综合方案。
修编工作由23位专家领衔,200多名学者参与专题研究,70多个国家级或市级科研机构支持配合。历时近一年的修编可以说是“征用”了大量社会精英。在总规修编过程中,专家论证会至少有150次。另外,通过电话、网络、电视、调查和公示等途径收到市民建议近3000条。
北京要建成宜居城市
《总体规划》明确了北京发展目标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谈绪祥说:“对首都来说最重要的特色是政治和文化,经济是必然的,也是作为城市的一般性的特质,北京要是经济中心,上海、广州也是,没有必要过多地去表达经济中心的位置。对北京而言,最具特征的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经过大量研究,专家认为‘经济中心’的提法无法表达出北京的特色,甚至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
北京带动京津冀地区发展
修编办专题部部长刘欣葵介绍说,北京所在的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将为北京城市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支持,尤其京津城镇发展走廊是未来京津冀区域城镇协调发展最重要的地区,是确定北京未来城市发展主导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积极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加强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镇空间与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北京作为京津冀地区核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文/本报记者 崔鲸涛
北京城市小史
-金中都时期
北京在金朝初具城市规模。公元1153年,金迁都于此,改称中都,进行了大规模扩建。金中都仿照北宋汴京之规制,在辽南京城基础上扩建。
-元大都时期
元朝初期,忽必烈决定废弃旧城另建新城。新大都城的建立为今日的北京城奠定了基础。北京四合院建设始于元大都时期。
-明清时期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改称北平,后又改称北京。
明朝初年,元大都大规模改建。首先减缩了北边的城墙,其后又拓展了南边的城墙;另外还在元朝宫城的旧址上,稍向南移,兴建了紫禁城。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北京城,清政府仅在西郊兴建一批皇家园林。这种城市格局一直延续到北京解放前夕。
-“摊大饼”时期
1950年到1954年期间,北京市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参考伦敦和莫斯科规划的思路。主要以旧城为中心向四郊发展,中心城市是600平方公里、可以容纳600万人的一张“大饼”。当时,在交通路线和空间分布上,已经基本规划出了一环、二环、三环和四环,道路则是环线和放射线结合。
-“分散集团”时期
1958出台的方案压缩了中心城市的规模,人口规模从600万减少到350万,把中心城市这张“大饼”的模式改变为“分散集团式”,在扩大市域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了卫星城市的数量。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原则上批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市区“分散集团”式的模式演变成中心地区280多平方公里的一个大集团和外围10个边缘集团组成的市区。
-确定“两轴—两带—多中心”
2004年,在《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的“两轴—两带—多中心”市域空间发展战略构想的基础上,城市总规修编开始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