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请市民监护
admin
2004-11-24
来源:景观中国网
昨日上午,长沙市召开以“城市建设与名城保护”为讨论主题的市民论坛,12名市民代表就如何加强对历史名城的保护、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历史名城保护刻
昨日上午,长沙市召开以“城市建设与名城保护”为讨论主题的市民论坛,12名市民代表就如何加强对历史名城的保护、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历史名城保护刻不容缓。”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建辉为发言的12名市民代表颁发《特邀历史名城监护员》荣誉证书时表示,“请大家就历史名城保护问题进行广泛监督。”
应加大投入保护历史遗迹
“长沙的城市发展规划对文化和文物事业的考虑甚少,新兴住宅生活小区中对公共文物设施的破坏严重,与长沙历史名城保护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湖南省世界语主席刘铁山感慨地说,长沙许多著名历史遗迹例如定王台、鸳鸯井、化龙池等因历史原因毁损严重,目前已是有名无实。“确保必要的投入是文化和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刘建议,公益性文化和文物事业应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这既是政府的责任所在,也是公共财政的发展方向。
充分开发“长沙老街游”
“长沙的老街区、老房子、老麻石巷以及传统的民俗风情很有特色,为什么不能将这些‘王牌’打出来,充分开发‘民俗风情长沙老街游’呢?”多年从事城市纪实摄影,用镜头无数次见证过母亲城市沧桑美丽的摄影家罗斯旦深有感触地说,北京的老胡同和四合院、上海的城隍庙、南京夫子庙以及西安古城墙等颇具魅力的旅游热点,均是通过恢复与开发历史街区凸现城市个性。长沙,与其几十年后再制作“长沙老街微缩景观”,不如现在立即着手从事老街风俗的保护与开发,让“长沙老街游”也响遍五湖四海。
罗斯旦有一个美丽的设想——以火宫殿为龙头,南至西湖路,东临黄兴南路步行街,西至沿江大道,包括半湘街、永远界、坡子街、玉和里等60多条街巷在内的区域,临街尽是青瓦木壁的茶楼酒肆,路面皆为麻石或卵石铺就,臭豆腐、糖油粑粑、葱油粑粑的香味四处弥散,形成沿街吆喝的风味小吃街。同时在街巷之中,举办长沙传统手工艺品的土法生产展览,如弹棉花、补锅、打铁、染布等。罗甚至想到,在现有文庙坪石牌坊遗址上恢复文庙,将其作为南边老街旅游区出入口。
建设“古笈字画一条街”
天心区居民、民革委员尹学建提议,长沙可在大古道巷建设“古笈字画一条街”。尹学建分析,大古道巷地处长沙市商业中心区,作为黄兴路步行街的重要连通支巷,商业码头价值自不待言。同时它又是一条具有文化遗存的历史老街,清代长沙著名的徐永盛古玩店位于巷内,目前有一些工艺制作、古玩杂件和书画装裱及剪纸手艺人在此谋生。再则,大古道巷自身特有的街巷空间结构最有利于爱好者观赏、交流和把玩,此巷全长330米,路宽3.8米,略有起伏而蜿蜒。巷子两厢屋间距约6米,主要是一至二层的旧民宅。在此建立古笈字画一条街,设立文物字画鉴赏讲座和拍卖场所等,必将形成紧密而浓郁的文化氛围,成为一处可媲美于北京琉璃厂、天津杨柳青的著名文化市场,从而提升城市品位。
发行长沙“名片”
“邮票是地域的名片,我们的政府何不发行一套长沙的‘名片’,向外推介长沙历史文化名城?”昨日民革党员、天心区政协委员易进在论坛中兴致勃勃地建议长沙发行一套邮票,他说第一套可设计4枚,分别是麓山霜叶、古阁临风、渔舟唱晚、江天暮雪。易进认为,保护历史名城,首先应保卫历史名城这个庄严的名称。长沙的山、水、洲、城拥有全球绝无仅有的美丽,今后长沙的开发建设要在历史名城的旗帜下,在专家的监督和论证下进行,不要干毁了文物建文物,扯了眉毛画眉毛的事情。
规划委员会要广开言路
作为长沙规划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的刘叔华痛心地谈到,长沙曾经历过多次文物劫难,第一次是在1910年的抢米风波中,由于排斥外来文化,市民将许多教堂、医院、学校等近现代国外风格建筑毁坏;第二次是在文夕大火中,长沙无数旧建筑付之一炬;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文化劫难。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些破坏性城市建设,拆除毁坏了包括中山纪念堂在内的大批优秀建筑。
面对无法挽回的损失,刘叔华认为,今后城市不应再破坏性地对旧城实施改造,政府如欲提升旧城区内居民的生活环境,就应去另辟他处,再建新城。
刘叔华有一个设想,今后长沙可按照国际惯例,成立公务员占少数(30%以下),普通市民和专家占多数席位的规划委员会或者名城保护委员会,凡涉及历史名城保护和城市建设的重大事项,应召开规划委员会,广开言路。
明年全面修复名城古迹
谢建辉对市民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历史名城保护刻不容缓:首先应依法进行保护,从法律角度保障名城保护有法可依,党委和政府应行使公权力,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办法。今年上半年出台的《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就是一条高压线,今后进行的任何城市建设不能触犯、违背它。其次是依规进行保护,在规划上下功夫,修改和调整城市的整体规划,把历史名城保护作为专业规划纳入长沙市的整体规划当中。第三是突出历史名城的保护重点,长沙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重点,包括1个历史文化街区、6个历史风貌区、11条历史街巷、23栋近现代保护建筑、7个历史文化村镇、96处历史遗迹。从明年开始,这些名城古迹将全面动工进行恢复和修建,在这些区域内的所有开发建设一律停止。
谢建辉谈到,长沙将同时启动对非物质性遗产的保护工程,如对古地名、典故、诗词等精神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例如长沙古城有着丰富的千年古井文化,如九井十三桥、四大名井等。最近长沙将就古井文化出一本书,介绍其历史渊源与典故。同时将可恢复原貌的古井悉数恢复,能在古井所在地建成博物馆的便动工修建。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