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牺牲环境关键在于政府
admin
2002-06-07
来源:景观中国网
关注6·5环境日
归根结底,我认为在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政府决策必须真正实现与专家意见和民意的充分结合。只有这样,“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才能由空
关注6·5环境日
归根结底,我认为在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政府决策必须真正实现与专家意见和民意的充分结合。只有这样,“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才能由空中的画饼变成地上的现实。
3月8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罗毕宣布,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由中国深圳举办。昨天,在深圳举行的世界环境日国际纪念大会上,深圳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2002年“全球环境500佳”称号,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深圳赢得了又一张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名片”。深圳市政府功不可没。
在为深圳欣喜的同时,谈起环境,我的心情总是格外地沉重。我常常在想一个貌似怪诞其实真实的问题:我们今天和古人相比,真的一定比他们幸福吗?今天的人们,还有多少人能够和苏东坡一样享受“明月清风不用一钱买”的旷远宁静?还有多少人能够拥有李太白“明月清风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浪漫豪情?举国上下,城市乡村,多少政府机构和民众,正在不惜代价“买”环境;与此同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又有多少环境遭到无情破坏?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今天,这已经成为人人耳熟能详的常识。但是,这样的常识、这样的口号,如何变成常规有效的制度约束和具体行动?显然,这中间还有很漫长很曲折的路要走。君不见,我们众多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在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进退两难;君不见,不少地方正在风景名胜区大建楼堂馆所;君不见,在开工厂和保护农田之间,个别地方民众和地方政府、投资商之间形成尖锐矛盾;君不见,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大量的“垃圾工业”和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得不偿失……前不久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公布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数据: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由环境恶化直接损失了1/3的国土面积!如果要分析原因,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开发、农村人口无法向城市转移造成土地负荷过大等等就是主因。二十多年来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付出的环境代价也非常惊人,首先是工业“三废”排放造成的污染;其次是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最后是由于能源结构导致的温室气体增加,气候变暖等。仅大气污染一项每年就造成约30万人死亡;每年大气和水污染的损失估计相当于GDP的3%—8%,中国经济每年增长7%或8%,而环境污染的成本占3%、4%或5%,环境代价何其高!
也许,今后的中国应该不再那么关注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而更加关心增长的质量,关心这种增长在环境方面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纪念活动就是要唤起市民关注环保的热情,要发动大家来参与环保,因为环保不只是政府的事情。”深圳有关官员如是说。这无疑是正确的。不过,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还是在政府及其官员身上,因为绝大多数时候,民众对眼前的环境污染、自然和人文环境被破坏感同身受痛心疾首,却往往无能为力。对于任期有限的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来说,他们往往更看重自己任职期内的政绩;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但对于铁打营盘中的地方百姓来说,环境可能就是他们的生命(至少是长期的生活质量),也是他们子孙后代的财产。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将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遗产,他们不可能不关心。
昨天,深圳市市长于幼军特别指出,深圳环保取得一定成绩的经验之一,就依法强化环境监督和管理机制,深圳在审批投资项目时坚持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已达十年之久。这一点是值得推广的。
归根结底,我认为在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政府决策必须真正实现与专家意见和民意的充分结合。只有这样,“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才能由空中的画饼变成地上的现实。
归根结底,我认为在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政府决策必须真正实现与专家意见和民意的充分结合。只有这样,“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才能由空中的画饼变成地上的现实。
3月8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罗毕宣布,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由中国深圳举办。昨天,在深圳举行的世界环境日国际纪念大会上,深圳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2002年“全球环境500佳”称号,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深圳赢得了又一张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名片”。深圳市政府功不可没。
在为深圳欣喜的同时,谈起环境,我的心情总是格外地沉重。我常常在想一个貌似怪诞其实真实的问题:我们今天和古人相比,真的一定比他们幸福吗?今天的人们,还有多少人能够和苏东坡一样享受“明月清风不用一钱买”的旷远宁静?还有多少人能够拥有李太白“明月清风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浪漫豪情?举国上下,城市乡村,多少政府机构和民众,正在不惜代价“买”环境;与此同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又有多少环境遭到无情破坏?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今天,这已经成为人人耳熟能详的常识。但是,这样的常识、这样的口号,如何变成常规有效的制度约束和具体行动?显然,这中间还有很漫长很曲折的路要走。君不见,我们众多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在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进退两难;君不见,不少地方正在风景名胜区大建楼堂馆所;君不见,在开工厂和保护农田之间,个别地方民众和地方政府、投资商之间形成尖锐矛盾;君不见,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大量的“垃圾工业”和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得不偿失……前不久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公布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数据: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由环境恶化直接损失了1/3的国土面积!如果要分析原因,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开发、农村人口无法向城市转移造成土地负荷过大等等就是主因。二十多年来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付出的环境代价也非常惊人,首先是工业“三废”排放造成的污染;其次是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最后是由于能源结构导致的温室气体增加,气候变暖等。仅大气污染一项每年就造成约30万人死亡;每年大气和水污染的损失估计相当于GDP的3%—8%,中国经济每年增长7%或8%,而环境污染的成本占3%、4%或5%,环境代价何其高!
也许,今后的中国应该不再那么关注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而更加关心增长的质量,关心这种增长在环境方面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纪念活动就是要唤起市民关注环保的热情,要发动大家来参与环保,因为环保不只是政府的事情。”深圳有关官员如是说。这无疑是正确的。不过,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还是在政府及其官员身上,因为绝大多数时候,民众对眼前的环境污染、自然和人文环境被破坏感同身受痛心疾首,却往往无能为力。对于任期有限的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来说,他们往往更看重自己任职期内的政绩;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但对于铁打营盘中的地方百姓来说,环境可能就是他们的生命(至少是长期的生活质量),也是他们子孙后代的财产。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将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遗产,他们不可能不关心。
昨天,深圳市市长于幼军特别指出,深圳环保取得一定成绩的经验之一,就依法强化环境监督和管理机制,深圳在审批投资项目时坚持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已达十年之久。这一点是值得推广的。
归根结底,我认为在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政府决策必须真正实现与专家意见和民意的充分结合。只有这样,“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才能由空中的画饼变成地上的现实。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