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疏远历史、身份模糊与全球化冲动

admin 2004-10-25 来源:景观中国网
我们赶上了一个变化剧烈的时代,这个时代繁华而又繁乱,纷争迭起,歧义多出,上海外滩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及其引起的争议,即为一例。  上海外滩建筑群由海关大楼、和平饭店
我们赶上了一个变化剧烈的时代,这个时代繁华而又繁乱,纷争迭起,歧义多出,上海外滩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及其引起的争议,即为一例。   上海外滩建筑群由海关大楼、和平饭店、原汇丰银行大楼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等风格迥异的大厦组成,它们被公认为建筑艺术精品,一直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不久前,新华社发布消息:外滩建筑群即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上海正就此事与国家文物局联系。   《中国青年报》写到:"外滩建筑群形成于上世纪初至30年代,是西方殖民者留下的’杰作’,将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是自揭伤疤,而伤疤是不值得炫耀的。"《工人日报》尖锐地说:"殖民历史培植殖民文化,历史过去了,文化还残存。看看外滩建筑,想想当年’华人与狗’的历史,为之申遗实在没有意义。"上海出版的《解放日报》为外滩申遗作激情辩护,称批评者为"虚伪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爱国主义",并诘问--"外滩建筑群申遗到底惹了谁?"   本文作者无意介入这些多少带有一些意气在内的纷争,我想探寻的是上海此举的文化-城市心理上的涵义。作为中国最大和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对其它城市一直抱有"一览众山小"的优越感,近些年来更是改革开放阔步迈向现代化的"东方明珠",据有关资料,上海的城市发展水平、市民文化层次、平均收入以及其它指标,都位居全国前列。上海将外滩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看作是这座中国最开放的城市在加速融入国际社会,领先中国对上海早是既成事实,已不能给这座城市带来多少荣耀,它的目光瞄准了巴黎、伦敦、纽约,它期待着跻身国际大都市行列。作为实力和地位的展示,上海2001年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国家领导人会议,并已将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权拿在手中,它现在开始在自己身上悉心寻找和培养国际大都市的证明与感觉。当然,有一件要紧的事不能忽略,便是获得其它大都市的认可与同情。于是,从城市中发掘每个世界大都市都有的象征物和文化"同位素",就须尽快进入操作程序;于是,一些上海文化名人担当起了这种"寻根"重任;于是,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外滩建筑群,便作为"物证"也作为荣誉要去申遗。   只有从现代性意义上才能辨识这件事情。我们今天的时代被冠以"全球化"之名,有学者指出,全球化即"西方化"--更极端的说法是--全球化即"美国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近十几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成为许多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各国政府、文化界、工商界和媒体联合营造的舆论中,"西方"和"美国",代表着资源配置合理、技术含量高的经济运行形态及崇尚法治的政府管理模式,代表着竞争虽然激烈、但人人可以自由发挥的社会体制,代表着富裕、优雅、高尚、文明的生活方式,以致于在今天,谁不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谁就是落伍者,谁就是保守、古板、不开化,就要遭到奚落、鄙视甚至耻笑。这样一种"现代性"的宏大叙事及其氛围,对后发展国家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一些国家开始主动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或对自己的旧有生活方式抱轻蔑态度;有些国家启动市场经济体制,采用"休克疗法"废除国有制;许多国家的年轻人从发型、服饰到行为,处处模仿美、英明星,并把到美国留学和工作作为理想。当"美国"已经成为一种品牌和象征,当"西方"不仅无可置疑地代表着发达和繁荣,且同样不容置疑地代表着文化品位与情趣高雅,当"全球化"不再是遥远的梦,而是近在身边的事实的时候,上海,这个一直是中国最发达最繁荣也最有文化品位的城市,事实上处于一种"失重"和"失语"的状态,它不可能不感慨万端。它会自惭,它会抱怨,它不服气,它想竞争,它要追赶,它自尊而又胆怯,它既觉着强大又自我怀疑,它要搜寻旧迹遗址证明自己不弱于对手,对手有的它也有。而一座城市有时就像一个人,感慨万端之下,总会有所行动的。   所以,上海"申遗",就不仅仅是在"申遗",它是在申请加入世界大都市行列。这本是一件壮举,甚或有某种英雄主义色彩,可略一思忖,这件事又让人觉得别扭,觉着上海人做事不够理直气壮,在豪迈的同时又攀附着、讨好着,甚至有某种屈辱。毕竟,上海外滩是在上世纪30年代前中国遭受西方列强欺辱时建起来的,它们洗脱不掉地带着那个年代的历史印记,《工人日报》和《中国青年报》有些话可能是说重了,但将外滩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上海人首先要跨过"历史"这道关口,其次还要从心理上说服自己。设身处地替上海人想一想,除了疏远和离弃过去,背过身去不看历史,实在没有别的办法。   仔细分析,疏远历史其实是与上海人的"身份模糊"联系在一起的。长期"领先中国"的优势和作为最开放的沿海大都市,将上海实际上置于"中国-西方"的"双重身份"中,久而久之,特别是在"全球化浪潮"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下,这座城市渐渐失去了确切的身份认知,上海只能与更富裕、更发达、更繁荣的西方大都市相比较,上海人眼中也只能看重巴黎、伦敦、纽约的情调(包括这些城市的建筑),也只能在这种比较、钦慕和向往中确认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感。这种"身份模糊",使有些上海人发生了意识错位,使他们有意疏远历史,淡忘屈辱记忆,他们要甩掉"沉重的历史包袱",昂首走向全球化,一心一意去做国际大都市。上海外滩申遗,极富象征意义地表达了这些人的心理与愿望。   疏远历史和身份模糊,均是全球化的副产品,是这个变化剧烈的时代在人意识和心理上的折射。身份模糊让上海人有意疏远历史,疏远历史使上海人的身份认知更加模糊,两者互为因果。可是,历史并不像一个已让人厌烦的情人,狠狠心便可以抛弃,历史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城市中,像刺刀一样扎在我们的心头;而身份模糊,已经使上海人的意识发生了偏差,并可能导致在城市发展方向上作出不当选择(上海被炒的畸高的房产价格,也许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今天,全球化当然是大势所趋,可全球化并非"世界大同",其实质是经济、政治等各种利益竞争的加剧和扩大化。全球化迫使竞争主体认同和遵循一些普世价值的同时,也要求它们对自己的身份、文化和历史有明确的认知与认同,只有尊重自己的文化和铭记自己历史的城市,才能对自己的身份有准确的定位和认知,也才能获得竞争对手的尊重。很难想象,一个割断自己与历史的联系、身份确认不当的城市,能赢得对手的敬意。所以,历史(包括那些屈辱记忆)不可轻忘,身份认知需要准确,已经参与到世界城市竞争中的大上海,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