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北京市长王岐山和他的北京难题

admin 2004-09-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沙尘暴、水短缺、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滥拆古城……借2008年奥运会东风,北京在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对市长王岐山来说,前头还有一道道的门槛等着他
  沙尘暴、水短缺、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滥拆古城……借2008年奥运会东风,北京在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对市长王岐山来说,前头还有一道道的门槛等着他跨过   需要提醒王岐山和他领导的北京市政府注意的是,除了城市发展外,如何适应国际趋势,打造一个民意畅达、政府有限的民主社会,让市民不惟享有便捷舒适的物质环境,同时享有舒心顺气的精神环境,应该是北京建设的应有之义(本刊记者 吴虹飞 采访整理)   谁是北京城的主人   陈丹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奥运这么一个嘉年华的盛会,全世界都要来北京开大PARTY,是北京的超级大面子。现在北京的发展已经是十分快,然而奥运只是一个保护胡同已经十分勉强。从1996年以来,进度是平均每年拆毁600条胡同。如果能保留几条胡同,作为观光的景点,已经很不错了。目前北京只对有限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像故宫、颐和园、天坛等进行保护。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由头”,“由头”还是会过去的。北京将如何继续发展,大家如何过日子,这个问题还是要发还给我们。   北京在城市景观和城市形态上,已经没有资格再称自己是古城。我们无法再谈保护古城:保护什么?还有多少东西可以去保护?而且它目前发展的形态相当古怪。   谁在改造这个城市,谁有这个权力?一个是政府官员,一个是开发商。民众从来都是缺席的,民众也不是胡同真正的主人。   怎一个“拆”字了得   王军(新华社记者,《城记》一书作者)   如果城市发展仍是“拆”字当头,继续将旧城区内的四合院平房变成楼房——在毁掉老北京的同时,新北京也毁掉了。   1993年总体规划中疏散人口的计划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10多年发展下来,在城市的西北及北部,以中关村、回龙观、天通苑为代表的各项建设如火如荼,但交通及环境面对极大压力;疏散旧城人口的计划也不如人意,实际情况是越疏越密;把望京建成一个商贸性新城的设想也未实现,实际建成的是一个可容30万人口的“卧”城,致使巨量人口每天进出城上下班,道路设施不堪重负,同样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其他边缘小区上面……   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也并不复杂。10多年来对旧城一直执行着拆除改造的政策,成片推倒四合院平房区建设高层建筑的大规模房地产开发模式延续至今。   “以拆促迁”迁走的是旧城内的贫困人口,这些人被迁到郊区后在生活与就业方面又面临巨大压力。而新涌入旧城的人口数量,又随着旧城内建筑密度的增高而持续攀升。社会动迁矛盾日益尖锐,还直接恶化了城市功能,使中心区的“铁饼”越来越沉。   可见,疏散旧城人口不是一个“拆”字就能奏效的,目前的情形是旧城区内的房子越拆越密,社会矛盾越拆越多,旧城内现遗存的古老街区已经不多,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试点工作尚不成熟,学术界仍存在极大争议。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停下来作一番考量,探寻一种更加安全和有效的途径呢?哪怕是对那些已被划入危改范围的胡同、四合院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呢?   然而,危改步伐又被再次加快了,市政府在今年列出的56件实事中包括“进一步加大非文保区危旧房改造力度,全市动迁居民2万户,拆迁危房25万平方米”。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初衷当然是好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危改工作仍是沿用旧有的房地产开发模式,而不是依靠居民自助的力量,其造成的后果势必又与总体规划所追求的目标大相牴牾。   保护北京内城   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   我不赞成把旧城作为改造的目标,例如每年要拆掉多少房子和胡同,明明它的社会财富还有很高的价值,甚至还有传承历史文化和保存文脉的功能。因为新的东西而拆除旧的,是不明智之举。因为新的可以不停创作,过去的东西却不可再生。   北京作为古都,文化要素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公众和媒体应该呼吁保护内城。也要给开发商指出,哪里更适合开发。比如巴黎,在老城里不要建高楼,在老城外建一个现代化的新城,从这里可以看到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这个角度讲,东方广场为什么不可以建在望京?   北京也可以通过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来缓解城市保护的压力。   大气污染,挑战和机遇   郝吉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北京是世界闻名的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这与其全国政治、文化、科技中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极不相称。   北京的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现在加起来超过1600万。举办奥运,北京市面临着挑战,但也是难得的机遇。在挑战和机遇面前,北京是赢家。   北京市目前的环境污染控制,取得的进展比预期的要快。   在国际上相比,北京市对汽车污染控制,也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到2005、2006年,北京市对机动车排放的控制经历了10年,而这个历程在欧洲和美国用了近30年。   在交通体系中,北京市提出公交优先的原则,道路系统也在改善。北京五环本来是收费的高速路,但是为了减少城里行车的压力,现在该路段已经改为不收费了。   申奥成功之后,北京对能源结构和能源有效利用做了许多工作。三环路之内每小时产生20吨蒸汽的锅炉都改成使用天然气。北京市的大电厂都在使用高效除尘和脱硫等先进控制技术。从去年开始,北京市西城区平房供暖成功地实行以电代煤。   工业布局方面:把城区里的重工业,逐渐搬到远郊区,包括首钢。初步设想2010年左右,首钢中与钢铁生产有关的企业都转移到北京之外。   目前北京市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的天数,占到了全年的61.5%,比1998年增加了30%左右。在SO2、氮氧化物方面的控制基本达到了国家标准。目前还未能达标的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这是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的最大障碍。去年北京市科委投入1200多万元来研究2008年北京空气质量达标的战略。   但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每年达15%以上。预计2008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会达到325万辆左右,道路的增加速率则在4%左右。北京的拥堵状况很严重,行车缓慢也会引起更多的污染。   二是城市建设很快,施工工地很多,据说目前有一万多个,造成的扬尘颗粒物是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源之一。   三是能源结构问题。北京市的能源结构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善,引入了陕北的天然气资源,但煤炭的用量依然居高不下。   北京的生态条件不理想,很干燥,扬尘比南方严重。北京市地形是三面环山,不利于大气扩散。从控制颗粒物污染的角度说,8、9月份是北京市空气质量最好的时段,所以奥运期间,估计问题不大。   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的研究要和中央及北京市政府的决策结合,并同国际社会合作,包括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等。2008年绿色奥运是可以实现的,北京决不会令世界失望。   公民环境意识尚待提高   聂永丰(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固废所所长,教授)   在2000年,北京2008奥运申办报告承诺,2008年前北京市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50%,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30%。   但是北京市从行政区域来说是什么概念?是只包含北京城区,还是包含远郊区?从城区角度来说,垃圾收集率很高,但是如果包含了城乡结合部,处理率就低了。   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城市化的地区,他们的垃圾成分灰土比较多,分布又比较分散,而且很多垃圾的问题没有人去管。   我们还不能够完全把国外的混合收集全盘照搬。中国的传统的生活习惯还是不一样,产生厨房废物比较多,可堆腐物含量高,超过50%。   现在很多小区在做垃圾分类的试点,应该怎么分?不是为了摆个样子,而是为了真正解决问题。   北京还有到处飞扬的塑料袋(白色污染),因为市民还是愿意用很多的超薄塑料袋,商家也愿意给顾客用这样的塑料袋。这不是政府口头下个命令就能解决的,还要靠全民的自觉的参与。每个人都应该为了“绿色奥运”提高自身的环境意识。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