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缺乏规划延续性 问诊广州城市病

admin 2004-08-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自本栏目推出《“城市病”偷袭中国》系列专题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读者纷纷表达了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的“城市病”现象急剧加深与扩展的共同担忧
自本栏目推出《“城市病”偷袭中国》系列专题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读者纷纷表达了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的“城市病”现象急剧加深与扩展的共同担忧。   近日,本报记者又专门对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广州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门的采访调查,结果同样令人担忧。   近年来,广州取得的建设成就有目共睹,广州新机场、科学城、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专家同时指出,广州有着与北京上海不尽相同的“城市病”,广州城市定位不清,规划建设一会东扩,一会南拓,缺乏延续性;城市先有建设,后补规划;地面公路拥堵,地下铁路未满;地铁的“门面”作用大于实际用途等现象,都是广州“城市病”特有的一些症状。   城市规划不断变脸   在记者就广州的城市发展规划进行采访时,迷惑开始了。   记者曾在上海街头随机采访过一些普通市民,问他们是否了解上海城市的发展方向。得到的回答是惊人的一致:“我们上海发展方向是要成为金融中心,你们广州是做贸易的。”普通上海市民对自己城市所期望的发展方向居然能如此清晰,而在广州的采访中,类似的情形却没有出现。   广州,不容易说得清它的发展思路。这个城市以后要搞成什么样子,广州的市民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就连城市规划局的人也没把握说得清楚。   “广州的城市建设思路缺乏连惯性,不同届的领导对广州的发展思路是不同的,整个城市的规划与发展都缺乏延续性。”广东省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的副所长成建三说,“早些年,广州市要向东扩,于是大力发展天河区,要构建广州火车东站为核心的新的城市中心,建起了连结广州火车东站的地下铁路。但还没有完成城市的东扩,城市发展的重点转成了南拓。整个城市规划上的不连惯性使得这个城市产生了许多问题。”   成功的城市规划,都要向市民交待清楚,听取市民的意见,得到市民的理解和支持,这一思路才有可能成功,而广州却似乎做得不够。   “龙头走在龙尾后”   对于广州的城市规划建设,不但市民有意见,连城市规划局对这城市的规划都有一肚子的不满。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国强曾针对这个问题指出,广州城市规划滞后建设步伐,缺乏前瞻性意义,相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来说,规划是“龙头”,但广州目前的情况却是“龙头走在龙尾之后”。   据市规划局局长潘安介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在1996年底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上报国务院审批。199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将该规划批交建设部研办,经过层层审查后,1999年广州市规划局对该规划进行了调整修改。建设部于2000年10月完成审查工作并将有关材料及《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报国务院待批。潘安说,2000年6月也就是在待批过程中,由于广州的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化,花都、番禺撤市划入广州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原上报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暂缓审批,待调整后重新报批。   2002年1月广州市规划局开始对《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进行调整,并于2003年3月完成《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2010年》初稿。其送审稿在去年10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今年1月,市政府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送审稿)报送市人大常委会。   因此,有人大常委会委员指出,如果按照《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的报送审批进度,那么《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2010年》能够在2007年、2008年获批就已经算很顺利的了。届时,离规划的最后一年2010年仅剩下两年的时间,失去了规划本该有的前瞻性,又如何能凸显这个规划的“龙头”意义呢?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廖树芳表示,由于番禺、花都并入广州市,因此现有的规划有了番禺组团和花都组团。但是以增城和从化的发展势头来看,两市以后也很有可能并入广州。一经批准,这将意味着广州的城市总体规划又要进行修改,若按照目前的程序层层审批,广州的城市规划也将再次滞后于城市的发展。   专家们指出,广州市的发展要避免引发“城市病”,就必须建立“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塞车又见恶化苗头   出租车司机是对交通状况反应最为敏感的群体,据他们反应,今年广州的塞车现象眼看有改善的苗头,但如今“又堵上了”。   今年广州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广州超过三成市民不满道路建设滞后。   专家指出,路网难以形成、交通堵塞,其实质是城市规划、土地批出失误的问题,从而引发的“城市病”。   早几年,由于大量的建立交桥,广州市的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在又难走了。到天河区很难走,一个站的路,下班高峰期,车子开了47分钟。”一位老的士司机说。   在交通方面,广州的一大怪事是,路面上总是交通堵塞,但地铁客流量却远远不满。   成建三说,由于当年城市规划时发展思路是东扩,第一条地铁线路就通过新建的火车东站。而不是按国际惯例,最早建起的地铁是为了解决城市中交通流量最大的城区人口的流通。因此也没形成修一条线路,客满一条线路,有效地疏导客流的效益。广州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建起后,客流量一直不满。   一般来说,地铁要修到200到300公里以上,地铁网络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减轻城市交通负担。而目前的问题是:一方面修建的线路不适合疏散最大流量的市区客流;另一方面,城市扩张太快,而且发展方向不断变化,使得地铁线路要拓展的地方更宽。地铁形不成网络,就无法取得较好的效益。   对地铁线路的选择,有专家表示不理解,一二号线没有起到有效地疏导客流的效益,而正在建设中的地铁三四号线要通过大学城,他们提出,大学城为什么要修建两条地铁,大学生并不是需要较高消费的地铁的主要消费者,这会不会成为一种浪费?   “地铁是动脉而非装饰!”   地铁对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广州市地上交通状况很有必要,但如果以地铁来提高城市品位的因素大于其交通的实际功能,那这样的地铁有必要吗?城市该为这样的“品位”而背上沉重负担吗?政府能负担得起吗?所以,有专家指出,“地铁是城市交通动脉,而非城市的首饰!”   由于地铁选线路的问题,地铁客流量不大,将直接地影响其以后的运营收回成本。还可能使得地铁的再建设资金成为问题。   据市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整个地铁建设(包括建成和未建成的)共有超过76亿元的债务。其中,一号线投资112亿元,由于当时的政府财力不足,投入资金以银行贷款为主,至今仍有58亿元(外币已折算为人民币)的债务,且一号线的银行贷款利息比较高。   据业内人士说,现在地铁一号线一直是在亏损,如果一直亏本经营,一方面借银行的利息高,要还债,不但要承担债务,而且要承担维修运营费用。这对一个城市来说负担太重了。而据了解,香港地铁是修一段就获得一段的赢利,再把钱投入到下一段中,这样就可以有钱不断地进行城市建设。   广州市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到2010年地铁八号线建成,广州地铁的建设总资金需求是669亿元。从去年开始,市政府每年投入40亿元资金用于地铁建设。这40亿元中,有35亿元是预算外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年的土地出让金,其余5亿元则为预算内资金,由财政拨款。至于地铁建设其他的资金,则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但专家指出,广州市财政力量不足以支付如此庞大的地铁建设费。   前一段有媒体报道说,广州的地铁建成后将比香港的地铁还长,有专家指出,这按照广州的实力是不自量力,而且广州在交通问题一直是见招拆招,无法形成前瞻性的有效方案。   美丽珠江成私人景观   在广州老城区,开发商进入广州旧城重建是越拆越建、越建越密,部分狭窄的小巷前面耸立起新起的高楼,背光的巷子终日不见阳光。   广州城市另一个高楼林立的地方是珠江南岸。江边的“一线江景”项目连成一线,在空间上形成一堵超高建筑的屏障,在“高墙”后面无法看到珠江的景色,在珠江边上也看不到两岸的城市面貌。珠江已经成为江景单位业主的私人风景。   城市规划专家认为,珠江两岸的高楼密集,没有预留足够的公共绿地,影响了城市的景观。这在世界其他的城市发展中已经走过的弯路,广州依然没能避免。   广州除了高楼集中的老城区和珠江两岸,许多新的开发区域都面临着建筑过密的问题。有的地方,虽然单小区环境的营造很漂亮,但由于缺乏总体的协调规划,整个区域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都有畸高的危险。   房地产专家指出,政府的规划存有一些问题,在市政规划中,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是两大主体,开发商是追求利润的,必然带有一定的短期行为。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限制,开发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断地拔高容积率,他们建设完走了,却留下由高楼所引发的“城市病” 由城市中所有的人来承受:路网难以形成、交通拥堵、人口过度集中、环境遭到破坏等。   臭河涌:广州痼疾   广州本来有非常美丽的河涌,231条,全长913公里的河涌汇入珠江,是大自然赐与广州的一份环境厚礼。但如今这一环境优势成为了广州城市的环境死角与累赘。   据广州市市政园林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市的生活污水、其他水的渗透量和小工业污水,每天共有约180万吨,这些污水基本上是通过河涌流入珠江的,河涌成为广州最大的排污口,不少河涌的水可以用“墨汁”来形容,臭味让人难以忍受。   令人欣喜的是,广州市已定下治理河涌的措施:2007年广州市老八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的目标,到今年已完成了建成四大污水处理系统的4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张广宁市长提出,广州建设污水处理工程要把水变成“财”——231条共913公里的河涌都要变成清水涌。将来总有那么一天,游客可以在广州的河涌里荡着小舟,欣赏两岸的南国风情。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